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73488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解立体几何高考题立体几何重点、热点:求线段的长度、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夹角、求两异面直线的夹角、求二面角、证明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等常用公式:1、求线段的长度:2、求P点到平面的距离:,(N为垂足,M为斜足,为平面的法向量)3、求直线l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的法向量)4、求两异面直线AB与CD的夹角: 5、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6、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射影面积法)7、求法向量:找;求:设 为平面内的任意两个向量,为的法向量,则由方程组,可求得法向量高中新教材9(B)引入了空间向量坐标运算这一内容,使得空间立体几何的平行

2、垂直角距离等问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进行大量繁琐的定性分析,只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定量分析,使问题得到了大大的简化。而用向量坐标运算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一直接建系。当图形中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时,可以利用这三条直线直接建系。例1. (2002年全国高考题)如图,正方形ABCDABEF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ABEF互相垂直。点M在AC上移动,点N在BF上移动,若CM=BN=a()。 (1)求MN的长; (2)当a为何值时,MN的长最小;(3)当MN最小时,求面MNA与面MN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解:(1)以B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ABEBC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

3、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xyz,由CM=BN=a,M(,0,),N(,0) =(0,) =()(2)由(1)=所以,当a=时,=,即MN分别移动到ACBF的中点时,MN的长最小,最小值为。(3)取MN的中点P,连结APBP,因为AM=AN,BM=BN,所以APMN,BPMN,APB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MN的长最小时M(,0,),N(,0) 由中点坐标公式P(,),又A(1,0,0),B(0,0,0) =(,-,-),=(-,-,-) cosAPB=- 面MNA与面MNB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arccos例2.(1991年全国高考题)如图,已知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

4、面ABCD,且GC=2,求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由题意 C(0,0,0),G(0,0,2),E(2,4,0),F(4,2,0),B(0,4,0) =(2,4,-2),=(4,2,-2),=(2,0,0)设平面EFG的法向量为=(x,y,z),则,得,令z=1,得x=,y=,即=(,1),在方向上的射影的长度为d =例3. (2000年二省一市高考题) 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CA=CB=1,BCA=900,棱A A1=2,MN分别是A1B1A1 A的中点。(1)求的长; (2) 求cos;(3)求证:A1BC1M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

5、角坐标系C-xyz,则C(0,0,0),B(0,1,0), N(1,0,1),A1(1,0,2),B1(0,1,2),C1(0,0,2),M(,2)(1)=(1,-1,1), 故=;(2)=(0,1,2),=(1,-1,2) cos= (3)=(-1, 1,-2),=(,0) = -1+1+(-2)0=0 A1BC1M二利用图形中的对称关系建系。有些图形虽然没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但是图形中有一定的对称关系(如:正三棱锥正四棱锥正六棱锥等),我们可以利用图形的对称性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来解题。例4. (2001年二省一市高考题)如图,以底面边长为2a的正四棱锥V-ABCD底面中心O为

6、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OxBC,OyAB,E为VC的中点,高OV为h 。(1)求cos; (2)记面BCV为,面DVC为,若BED是二面角-VC-的平面角,求BED 。解:(1)由题意B(a,a,0),D(-a,-a,0),E(-,) =(-,-,),=(,) cos= =(2) V(0,0,h),C(-a,a,0) =(-a,a,- h)又 BED是二面角-VC-的平面角 ,即 =-= a2-=0, a2=代入 cos=-即BED=-arccos 三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建系。有些图形没有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但是有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我们可以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7、,作出互相垂直且相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例5. (2000年全国高考题) 如图,正三棱柱ABC- A1B1C1的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a 。(1)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ABA1C1的坐标;(2) 求 AC1与侧面AB B1A1所成的角。解:(1)如图,以点A为坐标原点,以AB所在直线为y轴,以AA1所在直线为z轴,以经过原点且与ABB1A1垂直的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A(0,0,0),B(0,a,0),A1(0,0,a),C1(-,a)(2)取A1B1的中点M,于是有M(0,a),连AMMC1有 =(-,0,0),且=(0,a,0),=(0,

8、0,a)由于=0,=0,故MC1平面AB B1A1 。 A C1与AM所成的角就是AC1与侧面AB B1A1所成的角。 =(-,a),=(0,a), =0+2a2 =, =a ,= cos= 与所成的角,即AC1与侧面AB B1A1所成的角为30o 。例6. (2002年上海高考题) 如图,三棱柱OAB- O1A1B1,平面OBB1O1平面OAB,O1OB=600, AOB=900,且OB= OO1=2,OA=。 求:(1)二面角O1ABO的大小; (2)异面直线A1B与A O1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解:(1)如图,取OB的中点D,连接O1D,则O1DOB 平面OBB1O1平

9、面OAB, O1D面OAB,过D作AB的垂线,垂足为E,连结O1E, 则O1EOB,DEO1为二面角O1AB-O的平面角。由题设得O1D=sinOBA= DE=DBsinOBA= 在RtO1DE中,tanDE O1= DE O1=arctan,即二面角O1ABO的大小为arctan。(2)以O为原点,分别以OAOB所在直线为xy轴,过点O且与平面AOB垂直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0,0,0),O1(0,1,),A(,0,0), A1(,1,), B(0,2,0),则=(-,1,-),=(,-1,-)cos,=-故异面直线A1B与A O1所成角的大小arccos。姓 名: 张传法 地 址: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一中 (276017)E-mail : (注:本文发表于数学通讯2004年第6期)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1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