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病应急预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730324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原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原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原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原病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原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病应急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原病预防及后勤保障应急案根据 5 月 18 日格拉建设工程指挥部电视会议精神,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高原反应,保障施工人员健康与生命安全,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对可能发生的高原反应制定应急案及措施。1、编制目的我部处位于省青藏高原三江源核心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大气含氧量比平原低 40%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原缺氧对人员造成伤害,特制订本应急预案。2、成立高原反应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平华常务副组长:祁克义中仝副组长:建华大海先锋 康强强学军组员:邓开鹏治国康立虎 和平柏春 丁

2、占军 余华毛勇瑞生祥银宗文来 高文龙 功长 启林戴元孝3、进入高原前期准备工作(一)做好工作人员遴选工作。工作人员进入高原地区开展工作前,应进行健康体检,经体检合格后可进入高原地区,有以下重疾病或症状者原则上不宜从事高原工作: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或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慢性肺功能不全;癫痫及重神经衰弱 ; 重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 上呼吸道感染;重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z.(二)配备必要的用品和急救药品。携带足量抗高原反应相关的药品和医疗器材,如高原康胶囊、红景天胶囊、西洋参丸、氧气瓶(袋) 、制氧机、简易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检测仪等;工作人员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三

3、)开展预防性服药工作。进入高海拔地区前 2 小时开始服用高原康胶囊, 1-2 粒/ 次, 2 次/日,通常服用 3 天;亦可辅助服用红景天胶囊等抗高原反应的药物,以降低高原病发病机率。(四)加大培训力度,做好各面应对高原病的准备。与医疗卫生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训练、 高原常识和高原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好赴灾区工作人员进入高原地区的知识技能储备和心理准备。3、认真落实急性高原病的预防措施(一)认真体检,格执行劳动保护规定。指导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健康检查,进行高原从业健康知识培训。 要格执行高原作业劳动时间,定期轮换等劳动保护规定。配备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和防病药品,在生产、生活场所

4、设置供氧条件,对身体不适应高原环境的工作人员要妥善安置。(二)制定相应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地、间歇性作业,避免长时间、剧烈作业。高原劳动能力的卫生学限度分别为: 3000-4000 米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 6 小时;4000 米以上连续工作时间应小于 4 小时,4000米以上劳动期不超过 6 个月;工作 1 年以上,应到低海拔地区休息 2-3z.个月。工作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防止疲劳。(三)其他一般性措施。注意饮水,补充营养,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体力负荷过重,注意适宜的生活、娱乐、体育锻炼式 , 克服急躁情绪。切忌饮食过饱 ,睡觉时最好采用高枕、侧卧式。(四)注意识别高原反应

5、。一旦出现自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吸氧、休息,如症状不能自行缓解,需及时进行医疗救助。 急性高原反应包括: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眩晕、鼻出血、手足发麻、手足抽搐、关节痛等。4、及时进行急性高原病诊断和治疗急性高原病分为急性高原反应(急性轻症高原病) 、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 3 个类型。急性高原反应可在进入高原数小时即出现症状,而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一般在进入高原 24 小时后发病。(一)急性高原反应(即急性轻症高原病)。抵达高原,出现头痛,并具有如下四项中至少一项症状则可诊断为急性高原反应: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疲劳或者虚弱;头晕或眩晕;

6、难以入睡。症状轻者不需要治疗,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症状明显者吸氧和适当休息,可口服高原康胶囊,1-2 粒/ 次,2 次/ 日,通常服用 3 天。地塞米松应急治疗急性高原反应有一定效果,首次剂量为 8mg,以后每次4mg ,6 小时 1 次,连续使用 3 天。症状重者,建议进一步检查。z.(二)高原肺水肿。抵达高原,出现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高原肺水肿:1.出现以下至少两项症状者:静息时呼吸困难、咳嗽、虚弱或活动能力减低、胸部有紧缩感或充胀感;2.出现以下至少两项体征者:至少在一侧肺野可闻罗音或喘鸣音、中枢性紫绀、呼吸急促、心动过速。(三)高原脑水肿。抵达高原,患有急性高原病者,呈现出精神改变并

7、/ 或有共济失调;虽无急性高原病, 但同时产生精神改变和共济失调者, 也应诊断为高原脑水肿。诊断后应立即转至低海拔地区救治。采取一般治疗、吸氧及药物治疗。(1)一般治疗: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降低氧耗。保持室空气流通,注意保温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水电解质平衡。(2)吸氧:一般采用低浓度、低流量鼻管持续给氧,氧流量2-4L/分。(3)药物治疗: 20% 甘露醇 125-250mL 快速静脉滴注,每6-8 小时 1 次。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呋塞米 20-80mg ,增强脱水效果。每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20mg ,以减轻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及炎性反应。可静

8、脉滴注脑细胞活化剂、纳洛酮以促使患者清醒。5、建立健全急性高原病病人及时转运机制z.(一)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建立与格尔木专业医疗机构健康监护的工作机制, 与格尔木剑桥医院签订了医疗保障合同, 建立分部医疗机构与后医疗机构的高原病病人对口转运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急性高原病病人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及时转运。(二)进行高原反应监测及评估,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每日定时对工作人员进行高原反应监测和评估,确定工作人员身体状态。有下列主要临床表现者,应及时报告并撤回至低海拔地区:(1)血压:7 天连续 3 天,每天两次血压测定,收缩压高于 160mmHg或舒压高于 100mmHg 。(2)心脏相关检查

9、: 心电图提示心电轴右偏大于110;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室壁增厚;心电图ST-T 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3 天复检未能恢复正常。心率超过120 次/ 分或低于 50 次/ 分超过 3 天,或心率 140 次/ 分超过 1 天。(3)呼吸系统:静息时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胸闷或胸痛等,肺部湿性罗音。 血氧饱和度 70% 。胸部 X 线征象显示肺部片状或云絮状浸润性阴影。(4)患有其他高原作业禁忌的。(三)明确转运标准。分部医疗机构对符合下述条件的, 及时向格尔木对口医疗机构进行转运。(1) 对确诊为重度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患者就地z.及时处理,尽早转至低

10、海拔地区救治。(2) 对中度急性高原反应患者, 要及时收治至驻地最近的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就地治疗或转至低海拔地区治疗。(3) 对急性轻症高原病者,要立即停止体力劳动,就地休息,及时服用药物,并根据病情随时就诊、随时转运。4、转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 转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转运应急小组人员:治国和平佰春文来丁占军高文龙余华功长 戴元孝职责:转运应急小组做好患者心理辅导工作;做好车辆调配工作,做好患者治疗药品的保障工作4.2 应急转运式如发生重度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患者急需转运的,可采用汽车转用, 如遇大雪或青藏公路交通堵塞无法及时转运的,可联系格拉建设指挥部及驻青藏铁路公司调度

11、台驻台联络员, 请求铁路运输支援转运。5、强化督导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1.加强高原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检查制度,制订检查工作标准、明确检查容,定期组织检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组织开展高原病防治工作,配备必要防护用品,定期组织健康检查,对有高原病禁忌的要及时调离,对职业性高原病患者及时安排诊治。6、预案管理与更新本预案由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进行管理,预案实施后,视情况对预案进z.行合理的修改更新,使之更符合应急救援实际。本预案由指挥部组织实施,自发布之日起实行。7、附:应急联系一览表各分部驻地负责人及医生应急联系式z.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青藏铁路格拉扩能工程指挥部应急联系一览表。姓名姓名姓名平华康立虎学军1祁克义佰春戴元孝建华毛勇瑞乌建峰中仝文来邓开鹏大海丁占军生祥先锋高文龙康强强银宗治国余华和平功长格尔木市常用见下。医疗急救:120报警 :110火警:119交通报警:122格尔市剑桥医院 :0格拉扩能建设指挥部调度:0驻台联络员启林:z.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青藏铁路格拉扩能工程指挥部各分部人员驻地及负责人序所属工驻地名称人员数量负责人联系驻分部医生及号区1玉珠峰330佰春2昆仑山61益创一工区贵清3清水桥40董殿军4南山口9牛自虎5可可西里103马忠胜6五道梁34丁占军7曲吾95毛小荣二工区中贤8秀水河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