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730318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鸿门宴同步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鸿门宴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啜(chu)泣 慑(sh)服 恬(tin)淡 无声无臭(xi)B供(gng)应 瞥(pi)见 蓓蕾(li) 游目骋(chng)怀C杳(yo)然 砧(zhn)板 笑靥(y) 倜傥(dng)风流D吮(shn)吸 畏葸(s) 哺(b)育 戎马倥偬(z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陨石 恣意胡为 卑恭屈膝 湮没不闻B屏弃 委靡不振 巍然屹立 清彻见底C攻讦 惮精竭虑 声闻遐迩 风雨如晦D剽悍 擢发难数 动辄得咎 自顾不暇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从南方到北京求学,毕业后能在北京工作_好,回家乡

2、也不错。现在,国际形势很复杂,我们_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些为好。放眼地图,如织的铁路线与公路线将大大小小的城市_起来。市教委制定的新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从本学期起开始_。A.固然宁可贯穿施行B.虽然宁肯贯串施行C.固然宁肯贯穿实行D.虽然宁可贯串实行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新任主编显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对刊物未来的发展没有任何预想。B.明摆着是歪理邪说,本应不以为然才是,却有那么多人相信,真令人想不通。C.协会的一些好事者本打算策划泰森再打一场,然而随后发生的变故使这一计划成了纸上谈兵。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心中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

3、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越来越多的废旧轮胎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引发火灾,业内称之为“黑色污染。”B“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这句话,是嘲讽那些不知读书为何用的“书虫”呢?还是以戏谑的口吻赞赏“读书当观其大略”的要诀?C每个人都需要来自爱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源泉;但仅有爱的力量是不全面的,仅有它可能把人们引入歧途。D巴黎第七大学的尚德兰,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过张伟,李锐,王蒙的小说和北岛,杨炼,顾城的诗歌。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焦急地等待着,铃声突然响起,他冲上去拿起了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男

4、子的声音说:“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B、临床试验证明,采用草药防治多种疾病的效果良好,这使那些对怀疑用草药防治疾病是否有效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C、冷战之后,部分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距离为何难以逾越?这是当今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D、求同和封闭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语文阅读教学依然是一种注经解经式的教学。二、语段精读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张良出,要项伯C良乃人,具告沛公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料大王士卒足以

5、当大王乎C吾得兄事之D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9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约为婚姻(这里指结为儿女亲家)B备他盗之出入(指防止农民起义军进进出出)与非常(指意外的变故)也。C沛公居出东(指崤山以东)时D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指中原地区)抗衡10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所以遣将守关者”不同的一项是 ( )A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C此国之所以不昌也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1翻译下列句子(1)君安与项伯有故(2)沛公奉卮酒为寿(3)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4)籍吏民,封府库1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项伯回到军

6、营,把刘邦的话如数告诉项羽,并趁机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答应了,刘邦也如愿了。B、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C、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D、项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机密泄露给了张良,这里,项伯本是为个人情谊,结果却坏了项羽的大事。三、拓展延伸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

7、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

8、书郎。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岈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南齐书虞愿传节选)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13下列句中加点

9、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议共欺为第三品 物议:众人的评论B抗每饶借之 饶借:谦让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D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将还:将要送还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虽数忤旨,而蒙赏赐 不敢言而敢怒B袁粲在坐,为之失色 且为之奈何?C清廉太守乃得见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D以母老解职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1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A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B愿徐去无异容 愿更令远,乃不复归C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 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D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 见其

10、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B虞愿虽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但却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对皇帝爱好围棋一事他敢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的称道;但他并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D 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尽管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清廉的本色。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8分)(1) 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3分)译文:_(2) 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3分)译文:_(3) 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2分)译文:_18下面一则广播新闻的导语不精练,附加成分较多,淹没了主题。请根据广播新闻导语要短,必须紧紧围绕事件的主题,提炼其中新闻事件特点,改写这段导语。(不超过50字)当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从“死亡的禁区”凿通之后,一些外国专家曾下过这样的断言:这条铁路即使修成也经不住大自然摧毁,不出十年将从地球上抹去。然而,成昆线三万多名铁路员工用治山治水的累累成果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昨天(6月30日)成都铁路局西冒分局在四川省凉山

12、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举行了成昆铁路通车二十周年庆祝活动。改写:19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概括出两点结论。(不超过40字)(4分)我国轿车供求状况:年份2001200220202020(预计)2020(预计)轿车需求量(万辆)72105138266346轿车产量(万辆)70106192349471(1)(2)参考答案1A(B蕾li C傥tng D葸x)2D(A恭一躬 B彻一澈 C惮一弹)3.A(“ “固然”、“虽然”都是连词。“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 虽然”只能用于表示前后意思不矛盾。本句应该用“固然”。“宁可”只单说选取的

13、一面,后常加“的好”、 “为好”。“宁肯”表示取舍,所选择的做法主要取决于人的意愿。“贯串”从头到尾地穿过,自始至终地体现,对象多是抽象事物。“ 贯穿”穿过、连通,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城市”)。“施行”实施(法令、规章、制度等)侧重于执行。 “实行”用实际行动来实现,侧重于实现,是使思想上的东西变成现实。)4.B(A.“从长计议”是“慢慢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不是“作长远打算”。C.“纸上谈兵”形容理论空洞,脱离实际,或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表示计划落空。D.“相提并论”指把根本不相同的两种事物或两个人放在一起议论,并不强调时间上的差别。应用“同日而语”,它往往用于时间上的差别。B.“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本句使用恰当。)5 (A、句号移到引号外。 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并列人名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6 D (A“传来的声音”与“说”句式杂糅。B、滥用介词,把“对”删去。C、“逾越”与“距离”动宾搭配不当。)7、C ( A“倍”通“背”B“要”通“邀”C“蚤”通:早) 8 B( 没有名词作状语。 )9、B(“出入”在这里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