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726692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听了各单位的发言,我深受启发。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对促进就业信息化工作,意义重大。我省“求职难、招工难”问题主要在于就业结构性矛盾,是供求矛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全省每年有_X多万人进入市场求职,在经济发展势头比较好的情况下,各级就业部门每年努力做好服务,求职成功人数虽然可达到_万人左右,但每年年底登记失业人员仍然维持在_万人左右。就业结构性矛盾既取决于个人技能素质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求,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企业需要人才而不得,另一方面群众寻求工作也不知在哪里,要化解这个难题,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公共

2、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在此,我谈几点想法:一、在思想上,要解决“三个缺失”的问题不缺思考,缺思路。今年,翟天山厅长提出要以就业信息化推进人社信息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翟厅长明确指出,要把信息化摆在优先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把信息化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刚才很多同志谈到,就业信息化做了这么多年,起步早,行动缓,效果差,当然同志们做的工作是应该肯定的。金保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金保工程主要体现在社保,社保又主要体现在养老,近几年才向医疗等方面推进,所以就业信息化建设要加快步伐。从信息化这个角度讲,以往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面向系统内部经办人员,而没有面向群众,只能算是计算

3、机化,还谈不上信息化。我们在信息化上已经不缺思考,不缺思想,但缺思路,现在思路找回来了。不缺技术,缺认识。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手段已经不再是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关键是缺乏认识,我们到底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要不要用它?我们是不是还坚守我们的有形市场?这个信息技术对就业到底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要求?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还要进一步学习和认识。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多年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形成了我们的品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处在该转型转向的时间节点,面临着有形市场要向无形市场转变,即使有一段的过渡时期,也应该是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4、并重,逐步从前台转向后台。将来,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更多的是在后台操作,进行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发布和信息维护。我们的服务手段不再是简单的群众填表,工作人员手工录入的面对面服务,而是“背靠背”的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的立体化服务。不缺资金,缺实干。就业信息化不缺资金,鄂财社规_号文,就已经给就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和环境,但是前几年我们没有好好利用,反而是社保信息化走在了前头。今年开始,省政府X年拿出X个亿,对各市、州、县及乡镇(街道)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和设施设备建设项目给予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充分显示了省政府对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我们要上下同心、认识一致,抓紧

5、时间,加大力度,把这个项目实施好,把就业信息化工作干好、干实、干出成效。对此,省厅将组织开展项目评估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地方,将在明年就业资金分配时予以相应扣减。二、在方向上,要坚定“三个一”的目标我们要坚定“三个一”的目标,就是要“一卡通行、一库尽收、一网到底”,以人为本。“一卡通行”,就是要实现全体参保人员人手一卡,社保卡应用覆盖所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领域,持卡人凭卡在全省范围内跨地区、跨业务通行。“一库尽收”,就是要建成全省集中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库,统一上收和管理所有基础数据、核心业务数据、监管决策数据,全面支持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和监管决策。“一网到底”,就是要建成纵向到底、横向

6、到边、覆盖所有同人单位、机构和人群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在全省范围内互联互通和无障碍传递,确保服务对象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让信息化惠及广大老百姓,对人社工作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三、在实现路径上,要把握“五个两”一是要发挥“两个积极性”。即发挥“省厅积极性”和“各地积极性”。省厅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标准规范,搞好规划布局,同时要充分听取各地意见,强化全省“一盘棋”的理念。各地既要考虑本地实际,更要遵循全省统一规划、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以及数据向省级集中的要求。各地在搞本地化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全省总体架构,多与省厅沟通,做好衔接,绝不能形成信息孤岛。同时,乡镇平台建设是

7、各县(市)项目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各县(市)在制定本地建设规划时,要统筹规划乡镇平台信息化建设。二是要防止“两个倾向”。要防止“单兵突进”和“单项突进”的倾向。各市州要统筹规划,不仅要考虑就业部门,也要考虑其他部门;既要加强省本级信息化建设,也要加强对所辖县(市、区)的指导,做到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形成全市“一盘棋”,绝不能分散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效应。不能只单项投入,这样资源无法整合,不能互用,不能互通,这也不是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三是要整合“两个资源”。要促进就业部门和信息部门的深度融合,既要整合资金,也要整合信息技术和业务工作,这是相互促

8、进的。就业部门和信息部门要密切配合,把钱用好,把活干好,把事做实。四是要解决“两个不”的问题。要解决“不会用、不敢用”信息系统的问题。信息化对就业工作起到了支撑、引领和检验的作用,不会用信息系统,就要加强学习,加强培训;不敢用信息系统,就需要我们反思。这里有几组数据,一是前三季度就业系统显示新增_X万人就业,而报表统计有_.X万人;二是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系统显示.X万人、补贴金额是X.X亿,报表显示X.X万人、补贴金额是XX亿,系统数据和报表统计数据差距巨大。系统数据是数字概念,报表统计数据是政策概念。XX万与.X万相差X万人,这就需要我们敢于用信息系统来检验,这X万人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为此

9、,对使用省系统还不充分、不理想的地方,要认真分析原因,仔细研究业务经办习惯性和系统规范性之间的不一致,通过规范业务工作来提高系统使用程度;对至今还没使用省系统的个别地方,要和当地信息部门好好沟通,一定要在今年内过渡到省系统。五是要达到“两个目的”。即让“人民群众”和“就业系统干部职工”都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服务好这两个群体。就业部门的服务对象是人,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人民群众的口碑就是衡量信息化建设成效的标准。当前,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办事的方便性和快捷性。比如,通过湖北省公共招聘网手机客户端,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投简历,找工作,而不再需要路途劳顿地跑现场招聘会,

10、通过网上办事平台就可以查询最新的就业政策等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而对于就业系统干部职工,则迫切需要解决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问题。四、在成果运用上,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分配。要逐步实现在系统中提取数据,进行就业资金分配,与各地实际工作成果挂钩。下一步,省厅将研究建立系统应用绩效考核与就业资金分配挂钩的机制,奖罚分明。二是工作考核。今年省政府在工作考核中纳入了社保和就业,也要通过系统来提取数据进行考核检验。三是决策分析。这个决策系统还在建设中,系统中有了数据,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只要数据库建立起来了,这个资源就会用之不尽,取之不尽,仅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11、而把数字变成数据是一大跨越,把数据变成信息又是一大跨越,把信息变成资源更是一大跨越,最后要把资源变成财富。对于信息化我是充满信心的,只要上下齐心,就能最终实现。五、在保障措施上,要推进“四个再造”信息化是一个革命性、颠覆性、开创性的系统再造,过去的流程我们都熟悉了,但是随着信息化的浪潮,对于信息化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来业务部门涉及的流程,现在很可能要重新设计,这就是流程再造、系统再造、队伍再造、组织再造的问题。关于这“四个再造”,在多个场合我反复讲,这里就不重复了。总之,我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我们要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满怀信心、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就业信息化工作,为就业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