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508721035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沈阳市连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附和(h) 怂恿(sng) 禁锢(g) 翻来复去(f)B. 滑稽(j) 炫耀(xun) 殉职(xn) 大相径庭(jng)C. 棉延(min) 荫蔽(yn) 狭隘(i) 畏罪潜逃(qin)D. 庇护(b) 诅骂(zhu) 绫乱(lng) 参差不齐(c)【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 怂恿(sng)sng,翻来复去翻来覆去;C.棉延绵延;D.诅骂咒骂, 绫乱凌乱;故选B。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_

2、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前者有着_的意志,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而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_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要轻易回头!A. 所以 坚强 事倍功半 认准B. 但是 坚实 事倍功半 认识C. 所以 坚实 半途而废 认识D. 但是 坚强 半途而废 认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第一空后边的句子“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与前边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第二空,“坚强”意思是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坚实”意思是牢固结实;身体结实,有力,用“坚强”

3、符合语境,指意志坚定不动摇;第三空,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半途而废本义指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根据语境“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了”,用“半途而废”恰当,指后者没有坚持到底,与前者“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相对应,形成对比;第四空,认准意思是坚定地认为,认识意思是认得。根据语境“认准”合适,句意是坚定地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轻易回头。故选D。3. 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笔一画诉春秋,一撇一捺绣风华。汉字,历经几千年风雨涤荡,已经深深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不仅是记载、传承和保存悠久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4、文化纽带。汉字记录语言,蕴含文化,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A. 选段中加点词语“汉字”和“基因”都是名词。B. 选段中加点词语“蕴含”和“融合”都是动词。C. 选段画线句有语病,应将“记载”和“传承”调换位置。D. 选段中加点词“风用“本义是“风和雨”,在这个语境中比喻波折、艰难的困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应用。C.有误。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传承”和“保存”调换位置。故选C。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品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

5、“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是敬辞,“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是谦辞。“贵姓”“惠顾”是敬辞,“拙作”“寒舍”是谦辞。C.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赐给观音菩萨“金紧禁”三个箍:紧箍套在孙悟空头上;禁箍收了守山大神;金箍收了红孩儿。D. 1928年,鲁迅将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其中五猖会琐记藤野先生叙述了他远离故乡之后,到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名著内容识记。D.“其中五猖会琐记藤野先生叙述了他远离故乡之后,到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表述错误。朝花夕拾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叙述他从家乡

6、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五猖会叙述的是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故选D。名著阅读。(3分)5. 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很多与他青少年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人。请参照下面的示例,忆结合你平时的阅读,挑选一个人物简要介绍。示例: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他是一个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人。A.阿长 B.衍太太 C.范爱农【答案】示例一:A.阿长是鲁迅的保姆,她是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人。示例二:B.衍太太是跟鲁迅住在一门里的邻居,她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人。示例三:C.范爱农是鲁迅在东京认识的一位穷困潦倒的朋友,他

7、是一个勤奋正直、孤标傲世的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识记。阿长(长妈妈):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中就有提到。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热情纯朴、勤劳善良、愚昧麻木、粗俗无知,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衍太太: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形象。因此作者非常厌恶她,在

8、文中多次批判她的虚伪和丑陋;范爱农:在范爱农中出现,鲁迅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绍兴后,受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与迫害,几乎无地自容。民国初年,鲁迅做绍兴的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时,请他当学鉴。鲁迅辞职后,他被后来的校长辞退,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浮水的能手,所以鲁迅一直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总体看来,范爱农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生性耿直,对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极为不满,希望革命能够成功,革命失败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

9、对他满是惋惜;据此分析,任选一个人物进行作答即可。6. 古诗文默写。(1)静以修身,_。(诸葛亮诫子书)(2)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4)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5)学习中,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用孔子的话说应该是:“_,_”。【答案】 . 俭以养德 . 夜阑卧听风吹雨 . 归雁洛阳边 . 水何澹澹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

10、应注意“俭、阑、雁、澹、罔、殆”等字的写法。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二、古诗文阅读(17分)7. 下列各项中对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A. 天净沙秋思以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一个漂泊者的凄楚愁苦之情。B. 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情,在前面“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C. 秋词(其一)赞美了秋天的美好,表现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胸襟,也表现了诗人虽

11、遭受打击而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D. 天净沙秋思和秋词(其一)情感不同主要是因为一首写于常年漂泊之时,一首写于志得意满之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D.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任司马。秋词(其一)就是在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尽管遭受打击,但诗人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通过赞美秋天来表达内心的豪情与乐观精神。选项中“写于志得意满之时”表述不准确。故选D。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共,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12、“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颜回攫甑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注释】攫(ju):用手抓取。甑(zng):古代炊具。陈蔡:春秋时陈国和蔡国。藜(l):野草,这里指野菜。羹:汤。爨(cun):

13、烧火煮饭。选间,一会儿。佯:假装。向:之前。炱(ti):煤灰。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及其家穿井 将复何及B. 有闻而传之者 传不习乎C. 得而爨之 切问而近思D. 回攫而饭之 饭疏食饮水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10.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画两处停顿。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11. 阅读【甲】文,从宋君的角度,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阅读【乙】文,从孔子的角度,你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答案】8. D 9. (1)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2)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10.

14、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 11.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能凭一些表面现象主观臆断;眼前未必为真实,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看得更全面、更深入。【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待,等到/动词,来得及,赶得上;B动词,相告、传播/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D都是“名词作动词,吃”的意思;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1)求:寻求;第一个“闻”:消息,传闻;若此:像这样,如此;不若,不如;第二个“闻”:听说。句意: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2)记:记住。之:代词,后文说的道理。知:了解。固:本来。易:容易。句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啊。【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句子的意思是“孔子 (周游列国) 到陈国和蔡国之间,连野菜汤都喝不上,七天都吃不上米饭”。“陈蔡之间”为“孔子”的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