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史文章汇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717298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文学史文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文学史文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文学史文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文学史文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文学史文章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文学史文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学史文章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收录格式为:年代/著者/题目/期/页码自然科学史研究中有关天文学史的文章(1982-2003 年)2004年2003年王玉民:古代目视天象记录中的尺寸之研究.1.42陶培培: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V回回历法研究2117石云里、王淼:邢云路测算回归年长度问题之研究.2.1282002年曲安京:中国古代日食食差算法的原理.2.97 白光琦:颛顼历三事考.2.179 杨小明:黄百家与日月五星左、右旋之争.3.222古克礼:关于对一行等人工作的认识.3.283 读者来信李 勇:西周既望历日与建正范围研究.4.289安大玉:明末平仪(Planispheric Astrolabe)在中国的传播.4.299

2、潘鼐:评V明清测天仪器之欧化4370 书评2001年曲安京等: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九服晷影算法.44宁晓玉:晓庵新法中的常数系统.53武家璧:曾侯乙墓漆箱房星图考.90关立行等:春秋时期鲁国历法考.163 胡静宜:略论宋代天文人才的培养与任用.170 徐凤先:帝辛周祭系统的可能年代.238 陈美东: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252 庄天山:试论方志记载的彗星的声 266 曲安京等:消息定数探析.302 胡铁珠:大衍历交食计算精度.312 李勇:试论月龄历谱的数理结构及编排规则.320 李迪:关于元大都高表结构的一种推测.3622000年吴守贤:夏仲康日食年代确定的研究史略 2.114 陈美东

3、:鲁国历谱及春秋的西周历法.2.124 孙小淳:关于汉代的黄道坐标测量及其天文学意义.2.143胡铁珠: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3.234 关增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251 大桥由纪夫(日):没日起源考.3.364 李银姬(韩):西周天象与绝对年代.3.274Christopher Cullen (英):Weeing the Appearances: Ecliptic and Equator in the Eastern Han天文学报所载古天文学论文刘朝阳,1953: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史研究的矛盾形势和今后出路.1(30)刘宝林,1953: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月食推算表.集

4、 1(43)席泽宗,1954:从中国历史文献的记录来讨论超新星的爆发与射电源的关系.2(177)席泽宗,1955:古新星新表.3(183)钱宝琮,1956:授时历法略论.4(193)席泽宗,1956:僧一行观测恒星的工作.4(212)刘仙洲,1956:中国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4(219)曾次亮,1956:评刘朝阳先生”中国古代.和今后出路”.4(235)张钰哲,1956:睿玑玉衡的一个解释(文摘).4(257) 唐如川,1957:对陈遵妫先生的商榷.5(292) 席泽宗, 1960:盖天说和浑天说.8(80)李鉴澄, 1962:论后汉四分历的晷景,太阳去极和昼夜漏刻三种记录.10(46)刘宝林

5、, 1 963: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3000 年月食推算表.11(168) 刘宝林, 1953: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月食推算表.集 1(43)席泽宗-薄树人, 1965:中朝日三国古新星记录及在射电天文中的意义.13(1)庄天山, 1966:中国古代流星雨记录.14(37)张培瑜, 1975:甲骨文日月食纪事整理研究.16(210)陕台天文史组, 197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天文大地测量及其意义.17(209) 云台黑子记录整理小组, 1976:中国历代太阳黑子记录整理和活动周期的探讨.17(217)厉国青等, 1977:元朝的纬度测量.18(129)王德昌, 1977: 105

6、4 年天关客星的历史记载.18(248)李天赐, 1977:汉和平元年黑子记录日期考订.18(273)张钰哲, 1978:哈雷彗星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19(109)李启斌, 1978:天鹅座 X-11408 年超新星遗迹.19(210) 徐振韬, 1979:周易丰卦和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20(416)江 涛, 1980:论我国史籍中记录下半夜观测时所用的日期.21(323) 帕伦博等,1980:使用威斯特波克射电望远镜对古代东方“客星”射电遗迹的探测.21(334)徐志锐,1980:周易丰卦不是太阳黑子记录.21(340) 潘鼐等,1981:宋皇祐星表一部中世纪最早的中国恒星表.

7、22(107)丁有济,1982:古代太阳周期.23(287) 陈美东,1982:郭守敬晷影测量.23(299) 王立兴,1982:民间24 制与天象记录.23(409)庄天山,1983:关于日夜出.24(293)王胜利,1984:28 宿四象与四季无关.25(304) 刘次沅,1986:由南北朝以前月掩恒星观测得到的地球自转长期加速.27(69)刘次沅,1986:由月球掩犯记录得到的50 颗黄道星的东晋南北朝时期星名.27(276) 刘次沅,1987: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中的尺寸丈单位含义初探.28(397)江晓原,1987;天文学史上的水晶球体系.28(403)庄天山,1988;中国所见的De

8、Cheseaux彗星.29(199)江晓原, 1988:从太阳运动理论看巴比伦与中国天文学之关系.29(272)郭盛炽, 1989:北宋恒星观测精度刍议.30(208)赵定理,1989: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剖析.30(217)张培瑜, 1989:孔子生卒的中历和公历日期.30(409)江晓原, 1990:巴比伦与古代中国的行星运动理论.31(342)郭盛炽, 1991:周髀算经中天文学思想评述.32(208)李 勇, 1991:从左传所言星土事看中国古代星占术.32(215)曲安京, 1991:东汉至刘宋时期历法上元积年计算.32(436)曲安京, 1992:东汉至刘宋时期历法五星会合周期数源.

9、33(109)江晓原, 1992:中国古籍中天狼星颜色之记载.33(408)张培瑜, 1993:中国古代月食记录的认证和精度研究.34(63)吴守贤等, 1993:由中国古代月掩犯记录得到的地球自转长期变化.34(80)钮卫星, 1994:罗睺、计都天文含义考源 35(33)张培瑜等, 1995:八世纪前中国纪时日食观测和地球转速变化.36(314)何玉囡, 1995:傣历算法分析.36(321)刘次沅,1996: 史记-历术甲子篇探讨.37(105)卢仙文等,1999:古代彗星的认证与年代学.40(312)刘次沅等,1998:带食而出的天光变化.39(278)李 勇,2001:用天文方法建立

10、商后期甲骨文年代序列的新途径.42(215)李 勇,2002:用月龄历谱求解西周既望历日及其年代.43(333)吴光节等,2003:我国古代记录的特殊流星现象与现代印证.44(156)王玉民,2003: 中国古代流星记录的亮度归算 44(416)2005 年整理本所出版史料中,有关天文学史之文章,从创刊(1980年)至 2001 年。收录格式为:篇名/著者/年代/期/页码史料中有关天文学史文章回忆旧中国天文学会陈展云19803 85-95我国第一座天文馆的建造李元19802 88-98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超新星梁锐19802 115研究月球岩石样品的科学意义王道德19803 82-83天文学的起源

11、鹿羊19802 65-71陈遵妫回忆录 陈遵妫19811 50-54纪念我国天文历法学家郭守敬诞辰750 周年薄树人19813 11-17戴文赛教授和南京大学天文系 曲钦岳等 1982从三辰公晷仪到玑衡抚辰仪 白尚恕等 1982 2 85-90约翰?赫歇尔的谈天-记我国翻译出版的第一部近代天文学著作 叶晓青 1983 185-87约翰赫歇尔的谈天中国近代天文事业创始人高鲁陈遵妫 1983 366-701926 年上海徐家汇经度测定试验沈祖耀 1983 271-74北京第一座“天文馆”设在圆明园1984 3 102南通军山天文台始末张明昌1984 4 71-78青岛观象台的 86 年邵元疆等19

12、84 4 90-96徐家汇天文台的建立和发展(18721950) 阎林山等1984 2 65-72考察古阳城测景台观星台的回忆李鉴澄1984 1 65-66现代中国天文学大事记(19151982)1984 3 103-109灵台仪象志评介刘金沂1984 4 101-107石氏星经的观测年代(日)薮内清 1984 3 14-18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1984 3 31诗经中的日月蚀1984 2 92中国古代天文记录的应用1984 3 97王锡阐及其晓庵新法 江晓原1986 6 48-51我国观测慧星最早 1986 2 64我国对哈雷慧星的历史记载 张培瑜1986 6 3-15北极阁观象台 陈德群 1

13、987 1 40-42对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筹建及建设紫金山天文台的回忆 陈遵妫 1988 3 75-78汪忍波獐皮书中的僳僳太极图 陈久金等 1988 3 79-86中国天文学会简述吴美霞1989 3 66-79高鲁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陈 鹰 1989 2 28-32回人马依泽对宋初天文学的贡献 陈久金等 1989 2 3-11李维宝等 1990 4 12-19江晓原 1990 4 91-92滇南十月历文献天文历法史的发掘和研究关于望远镜的一条史料中国人借助望远镜绘制的第一幅月面图石云里19914 88-92著名天文学史家席泽宗江晓原19931 64-73清代科学家蒋煜及其创制的浑天议和万

14、年表王秉钧19931 29-33关于 1572 年超新星的一条新史料乔晓华19932 87-89泉州发现明天文图达知19943 91-92宋濂楚客对中的月食知识和地形观吴一琦19941 19-21回历寰宇述要研究李晓岑19943 3-10旁罗”考华同旭1990 3 88-89山戊等北方民族天文学知识的萌芽,蔡尼玛,1995, 1, 3历史上的中国天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金虎俊, 1995, 4, 3 简述江南制造局天文台 李 迪 1995454汤若望进呈顺治皇帝地平日晷 顾 宁 1995172天文大成管窥辑要中的黄赤道差与白道交周算法 曲安京 1995384中国历史上的天象记录在现代科学上的价值 李迪 邓可卉 1997 2 -3毕奥对中国天象记录的研究及其对西方天文学的贡献 韩琦 段异兵 19971 80王锡阐年谱 薛 斌 1997428西安碑林的唐月令刻石及其天象记录 刘次沅 1997 188清代钦天监暨时宪科职官年表 屈春海 19973 45经天该的一个日本抄本 石云里 1997 3 84199823中国古代历法、天文仪器、天文机构对日本的影响 姚传森孙小淳 胡铁珠 段异兵 1998 3 45李东升 1998 477鲁大龙 1998 387石云里 1998 3 69薄树人先生与中国天文学史研究 明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