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7156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高中化学专题2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案苏教版选修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考报告】知识条目加试要求铝片(条)燃烧的方法b铝表面氧化膜的作用b自主学习 教材谓记*思考1.铝的结构与性质。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1) 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3周期川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2) 化学性质- #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3呢诫貞育的掘比囲 IM+tOj2ALO.2AI3啊化换-彌下,遷會的浓垃战或恠碓般塑 2AI + 2NaOF+ 6fO=2NaAI(OH)4 + 3H4高温2AI + Fe2Q=Al2Q+ 2Fe(铝热反应)(3) 制备一 诵电2AI 2Q(熔融)冰晶=4AI + 3Q f2.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2、(1) 氧化铝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化学性质*JjIj.If H门匝购AV +nHCI 2AlCI,+r;OV; 化ALL) 42NdOH4miO= 2NaLAI(OHK)(2) 氢氧化铝 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化学性质曲铀J川卩1磴曲AliOHkn .AI(OH) 3的电离H+AIKOH) AI(OH),+3OHIJJ酸式迫离碱式电离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丰3+a. AI(OH) 3+ 3H =AI + 3fO;b. AI(OH) 3+ OH=AI(OH斤;c. 2AI(OH) 3=AI2Q + 3fO。 制备I .

3、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 + 3NHH 2O=AI(OH)3 J + 3NH。n .NaAI(OH) 4溶液中通入足量 CO,离子方程式为 AI(OH)歹+ CQ=AI(OH)3 J + HCO。一3 +川.NaAI(OH) 4溶液与 AICI 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3AI(OH)卄 Al =4AI(OH)3 J。常见的铝盐 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明矶的化学式为 KAI(SO4)2 I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pH7(填“ ”或“=”)。明矶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Al3+ + 3H2O AI(OH) 3(胶体)+ 3H, AI

4、(OH) 3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名师点拨 考点理牺採究点拨一、铝的实验探究现象及解释实验探究项目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及解释铝能与氧气反应将铝片剪成长 58 cm,宽0.20.3 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 端缠绕一根火柴,用坩埚钳夹住 铝条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 待火柴快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 装有O2的集气瓶中(瓶内盛少量 水),观察现象1.与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I +点燃3Q=AI 2O32 将铝片放到酒精灯火焰上,铝难以燃烧,试分析原因:(1)氧气的浓度较小;(2)反应物的接 触面积小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1.取3片铝片,将其中两片铝片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破坏铝表面氧

5、化膜的方法有:用砂纸擦;用NaOH溶液浸泡;用稀酸浸泡2.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 mL 0.5 mol L 的 CuSO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及其他可能发生的现象现象:铝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沉积;产生气泡,并逐渐加快,铝片上下 翻滚;继而产生蓝色沉淀;混合液温度升高。请用相关方程式解释上 述现象。2丰3丰 2Al + 3Cu =2Al + 3Cu13 1 2Al + 6H =2Al + 3H4 Cu2 + + 2H2OCu(OH)2 + 2H+3.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 20 mL 0.5 mol L 的 CuSQ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现象现象:无明显现象解释:氧化膜的存在阻碍了铝与

6、盐溶液的反应4.取上一步中的铝片,用水冲洗一 1后,放入盛有 3 mL 6.0 mol LNaOH溶液的试管中,12 min后取出铝片,洗净,放入 20 mL0.5mol L _1硫酸铜溶液中现象:现象同步骤 2解释: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破坏5.将另一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现象:无明显现象盛有3 mL浓硝酸的试管中,观察 现象。1 min后取出铝片,用水洗 净,再放入 20 mL 0.5 m olL_1CuSO溶液的试管中解释:铝在浓硝酸中钝化, 表面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铝配合物的生成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 mL1.0mol LAICI 3溶液2.在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6.0molNaO

7、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溶解离子反应方程式:Al + 4OH=AI(OH)43.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2 mL 10%NHF 溶液,再滴力口 1 mL3.0 mol L1氨水,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 实验现象现象:无明显现象解释:生成了 aif6,溶液中无Al3+培养明矶晶体1.向250 mL烧杯中加入120 mL 比室温高1020 C的水,分批加 入明矶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至 晶体不再溶解为止。待溶液自然 冷却到比室温高 35 C时,将溶 液倒入另一只烧杯中,用硬纸板 盖好,静置过夜现象:烧杯中有白色晶体析出原因:饱和溶液在冷却时析出晶体2.从烧杯中选取2

8、粒形状规则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3.把步骤1中配制的明矶溶液倒 入另一只烧杯中,注意不要将已 结晶出来的明矶倒出,再向溶液 中加入适量明矶,加热使其成为 比室温高1020 C的饱和溶液。 待溶液开始自然冷却时,将小晶现象:取出小晶体,发现晶体变大原因:饱和溶液在冷却时成为过饱和溶液,有溶质在小晶体上结晶体悬挂在烧杯的中央,用硬纸板 盖好烧杯,静置过夜4.每天把用细线系着的明矶晶体取出,重复步骤3的操作现象:晶体逐渐长大原因:不断有明矶晶体析出, 并在小晶体上结晶点拨二、铝热反应实验1 基本原理(1) 基本原理:铝是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将其中的

9、金属置换出来。(2) 铝热反应: 铝热剂:铝粉与金属氧化物 (如Fe2Q、62Q、V2O5等)组成的混合物。 铝热反应:铝热剂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 铝热法: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制备金属的方法。 铝热反应的应用:A. 焊接钢轨;B.冶炼难熔金属(如Fe、Cr、V、Mn等)。2.实验记录与结论(1)实验准备: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在其中一只纸漏斗的底部剪一个小孔,用水润湿,再与另一个纸漏斗套在一起,有孔的纸漏斗置于内层(使纸漏斗每边都有 4层),架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其下方放置盛有细沙的蒸发皿或铁盘。 实验现象:当反应被引发后,反应剧烈进行,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和美丽的焰火;从漏斗底

10、部流出火红的液滴,在坩埚内的沙中冷却为黑色固体,该固体可被磁铁吸引。(3) 实验结论:铝在高温下能将氧化铁中的铁置换出来,并放出大量的热。高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1 + Fe2C3=Fe+ Al 2O。(4) 注意事项: 该实验中镁条的作用是通过其燃烧放出的热量引发铝热反应;氯酸钾的作用是作氧化剂,使伸入混合物内部的镁条继续燃烧。 因铝热反应非常剧烈,操作时应注意防止烫伤,最好带上石棉手套和防护眼罩,并移开附 近的易燃物。典例剖析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小片久置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 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

11、液 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1) 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A. 铝与C反应,铝与SO不反应B. 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C. 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D. 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E. 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2) 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 。(3) 放出的气体是 ,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4) 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

12、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A. 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B. 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D. 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选项铝电极电解质负极反应正极反应A负极NaOH2A1 6e+ 8OH=2AI(OH)46H?O+ 6e =6OH + 3H4B负极稀盐酸3+2Al 6e =2Al6H+ 6e=3HfC正极浓硝酸Mg 2e=Mg+2NO + 4H+ + 2e=2NOf + 2

13、H2O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有关。解析 同浓度的氯化铜溶液和硫酸铜溶液,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前者能与铝反应而后者不能,说明是阴离子的影响。在硫酸铜溶液与铝片反应的试管里加入少量氯化铜溶液,若反应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2)由暗红色可判断是铜单质。 (3)产生大量气泡,温度迅速上升,气体具有可燃性,可知铝与 反应生成H2。(4)由(1)中选项D可知,使铝能与铜 反应的关键是去除氧化膜。(5)在碱性溶液中,铝的活动性强于镁, 铝作负极。在酸性溶液中, 镁的活动性强于铝,镁作负极。由于铝与浓硝酸钝化,在浓硝酸中,镁作负极。答案(1)D (2)

14、Cu (3)H2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4)A、B (5)A 电解质性质跟踪训练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的CuCl2溶液中逐渐变为无色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设其空气中主要成分为Cs(OH)2CO(1) 按反应类型各写出一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2)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