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70771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考点一:常见的酸和碱1.根据下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HC l分子在运动 C.Y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Y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5.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少量水蒸

2、气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A. 浓硫酸 B. 石灰石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固体 6.只用H、C、Cl、O、S、Ca、N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式。(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2)胃液中的酸是_;(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5)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的碱是_;(6)敞口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上形成的白色物质是_。7.通过第十单元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稀硫酸除去将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酸的加入方式应“少量多次”因为如果不小心将硫酸加为过量,还会发生的反应(写化

3、学方程式)_。(2)用盐酸可以将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但所用盐酸不能过量,否则,铝壶将被腐蚀,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考点二:中和反应1.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如图,如图所加试剂分别是()A.稀NaOH溶液、石蕊溶液、稀盐酸B.稀盐酸、石蕊溶液、稀NaOH溶液C.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D.稀盐酸、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2.某工厂拟选用下列物质处理含硫酸的废水。现花最少的钱中和等量的废

4、水应选择 ( )ANaCl BCaCO3 CCa(OH)2 DNaOH 3.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B、H2O C、NaOH D、CaCO34.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5.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6.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_ _,再用标准比

5、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7.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

6、浊的现象。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B装置的作用是_。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_,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2)如果去掉B装置,将A与C直接相连,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8.探究(一)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

7、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某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同学们认为: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小组内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猜想1:该溶液全部变质,溶质为_ _;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为_ 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_ 。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

8、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1)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实验结束后,根据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9、_(3)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精确到0.00001)(4)在上述操作步骤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探究(三)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猜想与假设】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1)实验

10、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 (填“成立”或“不成立”)。(2)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3)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反思与评价】(4)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 %。9.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段加入,溶液液的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回答:(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_。(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备战2020九年级化学考点复习演练专题二十二:酸和碱

11、参考答案考点一:常见的酸和碱1.根据下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HC l分子在运动 C.Y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Y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D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答案】A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答案】A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答案】C5.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少量水蒸

12、气杂质,要除去其中的水蒸气,可将混合气体通入( )A. 浓硫酸 B. 石灰石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A6.只用H、C、Cl、O、S、Ca、N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式。(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2)胃液中的酸是_;(3)汽车用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5)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的碱是_;(6)敞口放置的石灰水瓶壁上形成的白色物质是_。【答案】(1)CaO (2)HCl (3)H2SO4 (4)Ca(OH)2 (5)NaOH (6)CaCO37.通过第十单元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稀硫酸除去将铁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