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70460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恢复治理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范文范例 参考指导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一、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生态环境保护依据国家和省市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定,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环境管理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体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坚持突出污染防治,完善基础设施;明确目标任务,分步落实措施;坚持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彻底解决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本项目环保计划的总体目标如下:1、整个场地植被覆盖度不低于建设前的植被覆盖度;2、场地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3、扰动土地治理率98以上。二、保护重点对于大气、水、固废以及噪声的环境保护措施都是“三同时”工程,必

2、须同时设计、同时动工、同时投入使用。因此本次环境保护计划将重点对该项目场地的综合整治及生态恢复措施作出计划。三、生态恢复的范围和期限1、范围生态恢复的范围包括整个项目场地及临时用地、地面防排水防治区、供排水管线、施工便道、施工区、供电线路防治区以及运输道路等,并考虑对周边草地的保护。2、整合改造项目的生态恢复规划由于该项目的场地尚处于整合改造阶段,工业场地建设的同时就可以陆续对项目场地进行原貌恢复,实现“三同时”工程。自项目开工起,项目场地就应该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得以保护。四、整合改造项目生态保护及生态恢复的具体措施整合改造项目的环保计划主要分为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三

3、个阶段。对于进场道路、项目场地等,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恢复时间较长,应以生态建设为主,施工期应以生态保护为主。1、建设期环境保护对策1.1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1.1土壤与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施工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尽量缩小开采范围,各种现场活动应严格控制在项目区域内,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尽可能地不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和土壤,以免造成土壤与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而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受到威胁。对于植被生长较好的地段,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段设置工棚、料场、弃渣场等。对于临时占地和新开辟的临时便道等破坏区,施工结束后应按照国务院土地复垦规定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重建工作。凡受到施工车辆、机

4、械破坏的地方均要进行土地平整、耕翻疏松(要求深翻表土3040cm),并在适当季节进行植树、种草工作(根据不同地段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保持地表原有的稳定状态,其造林成活率要达到70%以上;植被总体恢复系数要达到95%以上。妥善处理建设期及运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生活垃圾等,要进行统一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弃置。开采结束后,要进行现场清理,采取恢复措施。1.1.2土壤侵蚀的防治对策措施在地面开采过程中,应避免在春季大风季节以及夏季暴雨时节进行作业。对于场地破坏区,施工完毕,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以防止发生新的土壤侵蚀。对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石,要合理布置弃渣

5、场。不得将废弃土石任意裸露弃置,以免遇强降雨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1.2噪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开采施工中的施工机械、以重型卡车、破石机为主的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场地附近五坝村,因此会对该村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为防止噪声扰民生,应在施工前架设隔音墙,将开采期的噪声影响缩减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管理,严格遵守GB12523-90关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工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夜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高噪声设备。如因连续作业确需在夜间施工的,应在开工前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以便取得谅解。 (2) 在

6、村庄附近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1.4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施工作业面和施工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形成的裸露地表、挖掘,运输,破石机破碎等扬尘;装载机及交通工具释放的尾气;为减小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必须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散装物料装卸应尽可能降低落差、轻装慢卸,车辆上应覆盖篷布;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每天洒水45次,并及时清扫道路,碾压或覆盖裸露地表。可使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散装易起尘物料应尽可能避免露天堆放,若露天堆放应加以覆盖。水泥搅拌场地,在场地选址时,

7、尽量远离居民区,并使其位于居民区下风向。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在建设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要求施工单位坚持对施工队伍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矿井建设期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显著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空气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1.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防治措施施工期间多余的弃土弃方用于铺垫工业场地和铺设道路。项目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少量建筑垃圾充填工业场地附近的山沟,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送到垃圾转运站统一处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运营期环境保护对策2.1生态环境保护对策2.1.1项目场地防治措施项目场地防治措

8、施主要通过采取绿化美化措施达到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在绿化布置时,遵循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工业场地场前区中心绿化为重点,并与其它建筑物空地绿化、场内行道树的布局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达到防治区域水土流失的目的。2.1.2雨水防治措施工业场地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雨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厂外边沟。2.2噪声污染防治对策2.2.1一般意义上的降噪措施及可行性评价降噪措施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或附有配套降噪措施的机电设备;平面布置利用建筑物和厂界四周防护林带来阻隔减弱声波的传播;对于属于空气动力产生噪声的设备,如各种风机等,应在设备的气流通道上加装

9、消声设备;在无法采取隔声、减振、阻尼等降噪措施的作业场所,根据需要设立隔声值班室。在该场所工作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等劳保产品。对拟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评价选用设备加工精度高、装配质量好、产生噪声低的设备是一种积极的噪声防治措施,效果良好;在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中,考虑利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来阻隔声波的传播是一种积极的噪声综合防治措施,可降低噪声1015dB(A),效果良好;2.4.2建设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合理组织,尽量减少临时施工用地,减小施工范围。(2)本工程场地平整及临时弃土弃渣将会破坏原地表植被,这些破坏是可恢复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植被将逐渐恢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场地的规

10、划,明确弃土弃渣点和施工范围,尽可能减少施工影响范围,施工结束后,要尽可能恢复临时占地的土地功能。五、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项目场地应成立专门的环境保护行动领导小组,由一名项目班组长专门负责环保行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对矿区已有得环境保护设备加以保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场地各个部门应对环境保护计划的顺利实施予以支持。2、资金保障项目应从每年的销售利润中设立环保专用资金,用于每年的土地复垦、水土保持以及各项环境保护处理措施的顺利进行。一定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行动中,禁止挪用环保专用资金。3、技术支持项目场地应定期派专门负责环境保护方面的人员外出学习,学习其他矿井的先进经验,保障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环境保护行动的顺利进行;项目场地还应经常邀请专业机构的技术人员为本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增加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便在生产中得以应用。4、宣传教育项目场地应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其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主动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 word格式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