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703322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论证人工顶管专项方案设计修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工程概况- 2 -1.1工程简介- 2 -1.2编制依据- 2 -1.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2 -二、施工准备和组织- 2 -2.1施工组织机构- 2 -2.2施工准备- 3 -三、施工整体规划- 4 -四、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4 -4.1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4 -4.2人工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结构设计- 5 -4.3工作井验算- 6 -4.4接收井验算- 9 -4.5顶管工作井内设备安装- 10 -4.6顶进施工中的重点工序- 10 -4.7检查井的施工- 11 -五、沉降观测措施- 11 -6.1沉降观测布置- 11 -6.2沉降观测措施- 12 -六、质量控制措施- 12

2、-七、安全文明措施- 13 -10.1顶管工程安全措施- 13 -10.2 深基坑安全措施- 14 -10.3 环保与文明施工- 16 -八、应急预案- 16 -11.1应急反应组织机构框架图- 17 -11.2组织机构人员、联系- 17 -11.3主要危险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18 -11.4应急措施- 19 -附件一、管道位置及穿越土层- 21 -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某市经开区某路(蓬莱路-莲花路)南侧污水距道路中心线29米,全线管道埋深为5.194m9.388m。本工程管道全长3002.5米,检查井42座,采用顶管法双向顶进施工,管材使用DN800、DN1000、DN1200F型三级

3、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工作井设置为NW2#、4#、6#、8#、10#、12#、14#、16#、18#、20#、22#、24#、25#、26#、28#、30#、32#、34#,其余为接收井。1.2编制依据1、某市某路排水工程图施工图;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XGB 50268-2008;3、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4、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1996;5、工程地质资料1.3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本工程位于某市肥西县中派镇,沿途穿越农田、道路、村庄。管道主要穿越层粘土,部分穿越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具弱膨胀潜势,局部为中膨胀土,具体井位情况见后附表。二

4、、施工准备和组织2.1施工组织机构为确保工程优质、高速,低耗完成,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其他主要管理人员参加的管理班子,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具体人员分配情况如下。施工组织机构图项目经理:赵梦晨项目副经理:殷广武技术负责人:袁贵松安全员吴德强质量员资料员测量员材料员试验员施工员施工作业队2.2施工准备组织人员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与质量、安全交底工作。组织有关人员研究图纸和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图纸和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现场坐标、高程测量,并将测量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核查,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以便对整个标段实行同精度控制,确保工程质量;按图纸

5、设计及进度要求编制材料运输计划,组织材料设备进场。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配置机械设备;确定管线X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修建临时设施,场内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具体情况进行修筑。临时施工道路位于道路南侧,距道路中心线35米,不影响顶管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加强道路管理和维护,以保证施工道路畅通。安装临时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三、施工整体规划施工工艺比较顶管施工主要有人工顶管和机械顶管两种主要方式,人工顶管灵活性较强,场地适应性强,对地下管线无损伤,较适应短距离顶进,不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地区;机械顶管施工速度快,对施工场地

6、要求高,长距离直线段施工优势明显,地下水丰富地区优势明显。由于本工程沿线地下埋设省级燃气管道,项目部经过现场调查结合工程实际决定采用人工顶管施工,为保证工期,安排4台设备同时顶进。四、人工顶管施工方案4.1人工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桁架安装千斤顶顶进出土准备人工顶进偏差测量管内出土顶进纠偏轴线控制管道顶进接 口砼管进场验收管道拼接施工准备管道顶进结束顶进设备安装施工准备测量放样 轨道安全后背安装千斤顶安装4.2人工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结构设计根据现场测量和图纸计算,人工顶管的工作井和接收井的深度在11米以内,为保证安全,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前先挖去2m深左右土方,开挖X围为直径2h(h为开挖后井的实际深

7、度)的平台,这样各井位深度均9m,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系数。根据要求工作井及接收井采用圆形砖砌倒挂井加混凝土内衬工艺。工作井采用内径4500mm圆形砖砌倒挂法施工,砖砌结束后从设计底板位置向上沿井壁四周设3.5m高,20cm厚钢筋混凝土内衬加固。工作井首先采用240mm墙施工,1.5m以下采用370mm墙进行施工,顶部向下每2m设置一道圈梁,圈梁布置为8150, 814,混凝土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内衬墙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布置,钢筋为14200;墙身每隔2m用50的PVC管梅花型布置排水孔,底板采用14200单层钢筋网片施工。4.3工作井验算工作井最小内径AL1+L2+L3+L4+L5=2.0+

8、1.5+0.3+0.4+0.3=4.5米L1-管道长度(米),2.0米L2-千斤顶长度(米),1.5米L3-管内出土操作时管尾预留空间(米)取0.3米L4-刚性顶铁厚度(米),0.4米L5-操作空间(米),0.3米则,取L=4.5米。基坑支护力学验算 t R tH受力分析计算简图砖砌井外侧土主动土压力:根据现场实测和设计图纸井位平均埋深8米,埋深最大9.388m,故本顶管工程土压力验算选最大值10米。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H=12m。层土的容重3=19.9KN/m3,6=17.1,w=10KN/m3,取t=0.37m。取层土底部砖砌井外侧受土压力:P=3h3 tg2(45。-/2)+(3- w)

9、(h3- h0)tg2(45。-/2)+(h3- h0)w=19.910.0tg2(45。- 17.1/2)+(19.9-10)(10.0-8)tg2(45。- 17.1/2)+(10.0-8)10=0.139N/mm2砖砌井所受环向应力:n=P(D+2t)/2t =0.139(4.5+20.37)/(20.37)=0.98N/2 f = 1.99 N/2(f由P1255页附表2-21查得)由以上验算知,环向应力n小于允许应力f,故满足要求。砖砌井所受径向应力:aP/2 =0.139/20.0695N/2fv = 0.18 N/2(fv由P1257页附表2-27查得)由以上验算知,环向应力a小

10、于允许应力fv,故满足要求。顶进力的验算本工程的顶进管管道位于粘土层,按粘性土的土质考虑,管外壁人工涂改性石蜡,管外径D=1440mm,最大顶进长度=96.089米。由土压力,轴向阻力计算顶进力1).控制土压力值P P=K0(静土压系数,按土质取0.55)(土容重)h(覆土深度5.194-9.388m)P=0.551.99.388= 9.81KPa 2).顶管机初始推力FO=PR2= 9.813.14(0.72)2 = 15.77t 3).一次顶进管子阻力PO=f(摩阻系数,按土质取0.5t/m2)DL(顶进长度) PO =0.53.141.4496.089 = 217.24t 4).一次顶进

11、总推力F1F1= FO + PO=15.77t+ 217.24t =233.01t 5).管材端面允许顶力 Fr=(C50混凝土抗压强度5000t/)*A=5000*(0.72-0.6)=2486.88t1200混凝土管能承受最大顶力为2486.88t,大于一次顶进总推力233.01t ,顶进长度96.089m满足要求。后背墙计算反力应为总推力F的1.21.6倍,以确保安全R=aB(rHKp/2+2CH + rhHKp)式中: R后座墙之反力;a系数(取1.52.5之间),计算保守取1.5; B后座墙的宽度(),取1.5米计算; r土的容重,取1.9t/m2计算; H后座墙的高度,取1.5米计

12、算; Kp被动区土压系数为tg2(450+f/2)=1.894; h地面到后座墙顶部土体的高度(取h7.5米); C土的内聚力,取70.9Kpa进行计算。R=910.591456.94t顶进总推力233.01t远小于后背墙的设计受力,后背墙满足施工顶力要求。4.4接收井验算接收井设计为内径2500mm的圆形砖砌倒挂井施工,自地面向下2m采用240mm墙,2m以下采用370mm墙,每隔2m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同工作井布置。底板采用14200单层钢筋网片。由于结构同工作井相同,尺寸变小,故验算省略。4.5顶管工作井内设备安装(1)导轨安装:严格控制导轨的中心位置和高程,确保顶入管节中心及高

13、程能符合设计要求。(2)下管、顶进、出土和挖土设备:采用吊车下管,用千斤顶、高压油泵作为顶进设备,用斗车、垂直牵引的卷扬机及桁架作为出土设备,用铁镐、铁锹进行开挖。(3)照明设备:井内使用电压不大于36V 的低压照明,管内潮湿处使用电压不得大于12V。(4)通风设备:人工挖土前和挖土过程中,采用鼓风机通过通风管进行送风。4.6顶进施工中的重点工序(1)测量将地面的管道中心桩引入工作井的侧壁上(两个点),作为顶管中心的测量基线。将地面上的临时水准点引入工作井底不易碰撞的地方,作为顶管高程测量的临时水准点。应每顶进2030cm,即对中心和高程测量一次;在正常顶进中,应每顶进50100cm 时,测量一次。根据工作井内测设的中心桩、挂中心线,利用中心尺,测量管前端的轴线中心偏差。使用水准仪和高程尺,测管前端内底高程,以控制顶进高程;同时,测管后端内底高程,以控制坡度。工作井内设置两个水准点,以便闭合之用,经常校核水准点,提高精度。一个管段顶完后,应对中心和高程再作一次竣工测量,一个接口测一点,有错口的测两点。(2)纠偏:当测量发现偏差在1020mm 时,采用超挖纠偏法,即在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施加顶力后,使偏差回归。当偏差大于20mm 时,采用千斤顶纠偏法,当超挖纠偏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