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考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70065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模拟考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期中语文模拟考一 、文言文(一)、默写1. 洛阳城里见秋风, 。复恐匆匆说不尽, 。2. 两处春光同日尽, 。3. 儿童急走追黄蝶, 。4. 草满池塘水满陂, 。 ,短笛无腔信口吹。5.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 , 。6.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7.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二)、课内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2、入门不顾。、 文中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2) 友人惭,下车引之。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元方入门不顾。 _。、对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你有怎样的看法?_(三)、课外文言文鹬蚌相争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注释方:正 曝:晒太阳 喙:鸟嘴 即有:就有1、解释下列加点字箝其喙 ( ) 今日不雨 ( )2、解释句子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这则寓言所阐述的道理是: 。二现代文

3、阅读一、祖父和我片段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有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可是太阳一来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

4、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1、这几段引文中许多句子使用了修辞,请分别找出一句比喻句和拟人句。抄写时一定要认真,字迹端正。(2分)比喻句: 拟人句: 2 画线的三句话充分表现了园子中万事万物的 “ ” 特征(请引用课文里的句子)(1分)3 第一段中反复强调“愿意-就-”,这能够充分表现出园子中万事万物的 特征,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4最后一段表现了“我” 的心理状态,在全文中起到 的作用。二、 语言的魔力在繁华地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头发斑白,家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

5、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出枯瘦而颤抖的手,发出凄惨的声音,向行人乞求,而是身边挂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一行字。不用说,他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夫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他面前那块牌上写的字后,都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产生怜悯之心。相反也只是轻轻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这一天,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你的收入怎么样?”“哎!”那盲老人叹息着回答说,“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现出非常悲伤的神情。让彼浩勒听了,拿出笔悄悄地在那行字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这几个字,就匆匆地

6、离去了。等到晚上,他又经过这里,最到了那个盲老人,问他下午收入情况,那盲老人高兴地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也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的语言啊!这句话的魔力在于它有非常浓厚了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有谁不去赞美它呢?有谁不去追逐它的脚步呢?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鸟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都是虚设的,在创面前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悲惨啊!当人们想到这个生命即将结束有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过,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经诗人让彼浩勒修改过的一句话竟有那么大的魔力,我们要写好一篇文章,不是也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浓厚的感情色彩吗?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短文中具体描写“无动于衷”的词句是_。“良辰美景”的意思是_。这篇短文中“良辰美景”指_ _和_ _。2、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按要求改写句子。人们怎能不对他产生一点同情之心呢?(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_ _他是因为生活所迫,才初次这样做。(用“如果就”把句子换一种说。)_ _3、把短文中的故事用几句话写下来。_4 让彼浩勒能够帮助老人除了因为他具有 的品质,还因为他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_三、作文(40分)我的好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