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700529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填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上)复习知识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写读书做记号的方法有: 。1老师,您好!这是一首 ,赞美了 ,抒发了 思想感情。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 . 2“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从 和 两方面突出强调了教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社会、人类作贡献。“心血”“辛劳”两个词也可以体会到 的精神。3“昨天”“今天”“理想”这是两个比喻句中的词语,诗句中“昨天”指 。“今天”指 ;“理想” 。“春蚕”:比喻 ;“理想的丝线”:比喻 ; “甘露”:比喻 ;“茁壮的新苗”“幸福开放的鲜花”:比喻 。4、赞美老师的成语: 、 、 。5、 赞美老师的名言: (两句) 6但愿

2、人长久的题目中:“但”的意思是 。“愿”是 的意思。“长久”的意思是 。苏轼由中秋圆月想起( )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 ”)的人生哲理,用(“ ”)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课文中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是先“ ”,接着“ ”,后来“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可以用课文中的“ !”来解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用课文中的“ ”来解释。词中的“此事”指的是“ ”;“婵娟”原指 ,词中指 。这些词句表达了词人 的宽大胸怀。8望洞庭是 代诗人 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 的美景,表达了诗 的美好感情。诗的前两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

3、 。“和”: 。“镜”: ,比喻 。“未”: 。“镜未磨”:形象地表现 。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后两句是: ,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 。诗中描写了 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分别把 比作 ;后两句把 比作了 ,把 比作了 。9、峨嵋山月歌是 代诗人 初离四川时写的。诗人在( )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描写 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 的感情。影 : “流”: 发” “夜发”: 。“向”: “思”: “下”: 写两句和月亮有关的诗 10.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压的是 韵,这首诗描写 , 抒发了作者 之情。11、照样子写词。ABCC式:白发苍苍、 、 、 四字并列:阴晴圆缺、 、 、 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 、 、 带有“人”字的成语:一鸣惊人 、 、 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亲密无间、 、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