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70050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7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含解析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十七)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河北邢台月考)1979年,安徽省来安县粮食增产4.4%,其中包产到户的队增产37%,包干到组的队增产12.5%,包产到组的队增产3.4%,仍然以队为基础,搞“大呼隆”的队减产6.7%。这说明()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B改革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D基层乡镇政府设置开始革新B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显示包产到户的队粮食增产幅度最大,搞“大呼隆”的队却在减产,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

2、包责任制中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发展方式,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基层乡镇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2(2019四川泸州联考)1979年起,政府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油料等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涨幅为35%,同时还对超过政府征购部分的粮食和油料加价50%。这一举措()A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C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D宣告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A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此时尚未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中

3、体现的是政府提价而非市场定价,故D项错误。3(2018河南联考)1979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个报告中写道:“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这一提议()A有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B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旨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反映了当时劳动力市场的活跃C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信息的主旨是放松对劳动力市场的管控,允许劳动力按照市场需要灵活就业,这一提议有助于解放劳动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故选C项;这一提议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关系不大,A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于中共十

4、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可看出,当时对劳动力流动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劳动力市场还谈不上活跃,D项错误。4(2019重庆模拟)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A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A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对个体户放宽了政策限制,这有利于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解放个体劳动者,活跃商品市场,A项正确。5(2018福

5、建福州二模)1988年前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冯仑、潘石屹等6个年轻人凑足了3万块钱,在海南开始了创业,后发展壮大为国内著名的现代化实业集团万通集团。万通创业主要得益于()A海南特殊的地理优势 B城市国有制企业改革的推进C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1988年海南成为国家经济特区,因此万通创业得益于海南特殊的经济政策,而非特殊的地理优势,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万通集团是私营企业并非国有企业,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十万人才下海南万通集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故C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确立,故D项

6、错误。6(2018河南名校联考测试)20世纪80年代初,当绝大部分中国人尚不知股票为何物时,深圳已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宝安股票”(1983年7月8日)。这说明当时深圳()A最先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国资本C尝试与世界经济模式接轨D正式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C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首先发行股票,体现了其融入世界、与世界经济模式接轨的考量,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打破,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开始大规模引进外国资本”,故B项错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对外开放政策,故D项错误。7(2019

7、河北武邑中学四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C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A根据材料中“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迈进,A项表述符合题意;B、C、D三项表述与材料内容关系不大,均排除。8(2018安徽安庆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

8、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C本题考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据材料信息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材料中价格双轨现象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劳动分配制度的变革,故A项错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职能权限逐步减少,故B项错误;价格双轨制不能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9(2019湖南新化一中月考)有学者在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是主体期

9、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正是获利期望无法在现实的制度安排中实现,才导致了新制度的形成。”该学者意在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导致农村土地关系的两权分离B确立了农户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C是国家法令引起的强制性变迁D是农民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D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农民自发的变革行为导致的,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村土地关系的两权分离和农户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故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自发行为导致的,而非国家法令引起的,故C项错误。10(2019河南安阳调研)下图是19882006年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

10、DP的比重情况。图中的信息反映了我国()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B积极引进与吸收外国的资本C对外开放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D沿海地区开放程度不断下降C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据图片信息可知,沿海地区受到对外开放的影响较大,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占的GDP比重远高于内陆地区,这说明对外开放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故C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对外开放,而非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错误;图片信息体现不出对外国资本的“积极引进与吸收”,故B项错误;图片中的曲线只是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重情况,不能说明沿海地区开放程度下降,故D项错误。11(2018山东实验中学诊断)下表

11、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脉络。据此可知,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时间重要会议主要内容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实现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市场到有市场的转变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7年中共十三大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A.计划与市场始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B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始终是党的基本原则之一C不断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D及时调整经济改革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D本题考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A项错在“始终”,改革开放初期计划仍占绝对地位;B项本身错误;新时期的社会

12、主义建设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读表格反映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知,这是基于国情的自我探索与调整,而不是一味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调整和探索,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体制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要及时调整改革目标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正确。12(2019河南豫西名校联考)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作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A

13、是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B本题考查我国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三权分置”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故B项正确;“三权分置”仍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不是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故A项错误;“三权分置”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继承与发展,故C项错误;“三权分置”仍然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河北保定高三摸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8

14、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材料二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中国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

15、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材料三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及错误之处。材料一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11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8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6分)解析:第(1)问,第一、二小问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即人民公社体制)的错误在于,平均主义扼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小问“影响”,从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否定人民公社体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分析。第(2)问,材料二中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