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99613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有哪些?根据民法通则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民法的挑战书对象是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工贸结合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第一,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又包括人身关系。第二,我国民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第三,我国民法挑战书的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确立了我国民法的私法属性。民法通则第2条关于民法的规定,指明了民法的调整对象,即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这里,平等主体、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即成为民法调整对象的三个要素。一、平等主体:(一)民法通则关于“平等主体”的规定,首先确认了公

2、民与法人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的、平等的法律地位。(二)这一规定又是民法通则对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属性的基本定位。它从本质上划分了两种生活关系,即市民生活关系和国家生活关系,而把民法定位在市民生活关系的调整上。(三)这一规定也从主体方面划分了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即这种关系属于上述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非其他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全部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更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其他社会关系。二、财产关系:(一)财产关系是以财产为媒介发生的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

3、,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二)民法并不调整全部的财产关系,而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即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的归属和财产的移转所产生的经济关系。(三)财产关系的特征是:1、这种财产关系主要是商品经济关系、市场经济关系。2、这种财产关系的主体处于平等地位。3、这种财产关系是等价有偿的。三、人身关系:(一)人身关系是指与特定人的人身不可分离而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关系、身份关系。1、人格,是自然人和法人主体性要素的总称。主体性要素,即人之所以作为人的要素或者条件。自然人的人格要素包括生命、身体、健康这类物质要素和姓名、肖像、自由、名誉等精神要

4、素;法人的人格要素体现为名称、自由、名誉、荣誉等精神性要素。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人格利益即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是维持人的生存及能力所必需的权利。人格关系的内容可归结为人格尊重、人格权不得抛弃、不得转让和不得非法剥夺。2、身份关系是指因血缘、婚姻等平等身份关系而发生的扶养、抚养、赡养、法定监护、法定继承等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身份权关系,如亲权、亲属权、监护权、继承权等。另外,因著作权、发明权、专利权而发生的社会关系,既包括人身关系,也包括财产关系,在这里财产关系是与人身关系紧密联系着的,比如享有专利权的人可以通过制造、使用或销售专利产品而获得经济利益。由此可见,我国民法通则是把调整人身关系放在与调整财产关系同等重要的地位。除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之外,民法还调整知识产权关系,即以智慧财产为客体的民事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人身财产关系的两位一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