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9909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ISO/TS16949体系审核检查表审核日期:审核组长: 审核成员: 审核部门/代表审核员审核组长审核日期序号内容提 问审 核 方 法审 核 记 录01市场调研(5。4。1)1。是否定期对潜在、现有目标市场进行调研?1.询问主管市场领导是否进行调研或是否有计划调研;1、目前有计划做市场调查2。市场调研结果是否提交领导层决策?1.询问并查看领导层对调研结果的决策措施;2。决策措施是否明确公司目标市场定位;3。决策措施是否转化为公司三五年和/或年度工作计划。1、 目前公司已制定年度经营计划;2、 已编制5年的长期经营计划3。市场调研是否涉及汽车行业发展动态以及

2、竞争对手的分析?1。查调研报告看是否有汽车行业年度、3-5年发展动态;2.看调研报告是否有公司所在行业发展动态;3.看调研报告是否有竞争对手在质量、成本、服务、技术、管理、份额等方面分析结果.1、 客户满意度调查资料上有:竞争对手的分析;成本质量等调查分析02顾客沟通(7。2。3)1.是否明确与顾客沟通的方式、方法并满足顾客的要求?1.问如下信息由哪些职能部门与顾客沟通:a.产品信息;b.询报价、合同或订单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2.查看当顾客有特定信息沟通要求时,在数据、语言及格式等方面是如何满足客户要求。品质方面由品保部进行沟通,交期、数量、订单由业务部负责沟通。沟通

3、满足客户要求。03工作计划(5.4.1)1.是否制订包含短期(12年)和长期(35年)规划的受控的全面的工作计划?1。查看是否有公司(厂)级三、五年规划;2.查看是否有年度工作规划(包括公司(厂)级及部门级);3。工作计划(三五年、年度及部门)是否受控。有年度计划和三,五年计划已受控,但属于机密文件2.制定计划时是否考虑了市场调研的结果?1.查看市场调研报告的结果如何与工作计划接口.3。是否对工作计划执行进度进行跟踪,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1.查看工作计划执行结果数据;2.查看工作计划跟踪情况。04方针目标(5.35。4。1)1.是否制定质量方针并确保:a:与公司(厂)的宗旨相适应?b:对满足要

4、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在公司(厂)内得到沟通和理解?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1。问如何考虑方针与宗旨的适应性;2.书面的质量方针是否有解释说明。1. 品质目标和方针是根据公司的总的经营理念制定的,品质目标是根据品质方针进行展开的。2. 书面的品质目标是根据品质目标进行展开的,3. 品质目标形成了相关的框架。4. 得到了全员的理解和沟通.且定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审(管理评审次/年)04方针目标(5.35。4。1)2。是否已制定质量目标,并展开到各职能和层次?1。查看是否有年度厂级及各部门、各车间、班次、工序、仓库质量目标。各部门都制

5、定了部门的分目标3.是否规定方针、目标贯彻、测量方法?1。查看是否有书面规定方针、目标贯彻、测量方法。品质有相关的计算公式, 4。工作计划中是否包含质量目标?1.对照年度公司及目标工作计划,前者是否包含后者。年度经营计划中包含了品质目标5.目标是否涉及产品和顾客期望?1.查看是否含有与产品有关的目标如:合格率及与顾客有关的如:质量、交付、服务等.品质目标中包含了合格率及顾客的要求:满意度,合格率服务等05体系策划5。4。11。当发生以下情况时是否进行策划:a: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时?b:方针、目标发生变化时?c:重大组织机构调整时?d: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改进?1。查看策划步骤书面资料,并评估其活动

6、、措施、资源得到有效落实和支持。当发生此情况是我们组织管理评审(但目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具体见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06职责、权限和沟通5。51.是否对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加以规定和沟通?1。查看各岗位职责和权限是否有书面规定;2.随机问有关岗位人员是否知道职责和权限。职责权限有书面规定(品质手册)随机抽问都能说出其相关的职责2.当发生产品和过程不及格时,是否及时通报给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1。询问当发生不合格时处理时间、流程、评估其有效性和及时性。不合格处理的时间和流程合理,且有相关的责任者及时跟踪确认3。负责质量的人员是否有权停止生产以纠正质量问题?1。询问并查看有效

7、文件谁有权停止生产。已授权相关人员(见授权书)4.为确保产品质量,是否为所有班次的生产配备负责质量的人员或指定代理人员以确保产品质量?1。询问当二班、三班生产时谁负责质量:质检员?现场工艺?班组长或车间负责人?已具体指定相关负责品质问题处理的人员5.是否指定一名管理者作为管理代表,并规定其职责、权限?1.询问公司(厂)管理者代表职责、权限及如何完施;2.是否有书面授权书或任命书.(在文件中规定或授权书)已指定邓南昌为管理者代表,规定有相关的职责,有任命书6.是否指定人员在涉及质量要求方面代表顾客的要求,如选择特殊性、制定质量目标、有关的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和开发?1.询问各部门谁代表

8、顾客负责质量,并查看相关书面规定。已指定余彬为顾客代表,在生产过程中代表可户的要求期望7.为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如何在公司(厂)内进行沟通?1。询问如何进行跨部门的信息沟通:会议、报表传递、公告栏、局域网、电话、传真、email等.沟通方式:会议,联络票,邮件07管理评审5.61.是否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评审体系?1.查看是否有书面的评审计划(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每年一次,有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2。是否对体系所有内容进行评审,特别是以下内容: a:方针、目标? b:经营计划? c:顾客满意程度?d:不良质量成本?1.查看评审的有关资料,看是否覆盖所有要求;2。查看评审的有关资料,逐条对照查找有关评审结

9、果;3.查看不良质量成本统计分析结果及其趋势和相关措施对策。管理评审对体系所有内容进行评审。07管理评审5.6e:内外部审核结果? f:顾客反馈? g: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符合性? h: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i:以效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j:可能影响体系的变更? k:改进的建议? l:产品和过程开发进度? m:在顾客及使用现场失效分析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影响?3.管理评审输出是否包含以下方面的措施?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1。查看评审后的措施及其落实情况。完全按照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执行。08顾客满意度8。2.11.是否定期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

10、查,调查是否客观有效?1。查看满意度调查方法,结果;2。查看调查是否包括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每半年进行一次顾客满意度调查。2.对顾客满意和不满意的趋势是否形成文件,并有相应的客观资料支持?1.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处理是否包含改进措施。每次调查客户满意度后作成报告,对不满意部分(2次)进行改进,记录齐全。09持续改进8.5.11.是否对产品、工艺、工作、计划、目标、方针进行改进?1。查看方针、目标、改进证据;2。查看管理体系改进证据;3。查看日常工作改进证据;4。查看产品、工艺改进证据。设定品质目标对照表,各部门通过品质月报体现持续改进,相关记录齐全。品保对检测时间进行了改进,书面记录有2。是否使

11、用合适的改进方法?1。查看改进技术培训和实施记录:a:FMEA、RPN的值减少;b:SPC;c:Ppk、Cpk等。改进方法合理,FMEA,SPC,CPK均能灵活运用,相关记录齐全3.持续改进是否有优先计划?1。查持续改进计划、持续改进优先计划。有持续改进计划,制定了优先降底计划10人力资源6。21.是否根据各岗位的资格要求: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配置合适人员?1。查是否有各岗位任职资格规定;2。抽查现岗位人员是否满足资质要求。有相关规定(岗位能力要求.)经抽查现岗位人员符合资质要求2。是否按要求进行培训?1。查看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调查,计划,记录详细3。对培训有效性是否进

12、行评估?1。查看是否采取如下一种或几种进行效果评估:a:前后对比测试;b:实际操作鉴定认可;进行了效果评估,进行考核,有相关考核记录实际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10人力资源6.2c:主管确认;d:评估实际实施结果.部门责任者及相关责任者进行了评估4.对新上岗和调整工作的人员(如顶岗)是否进行岗位培训?(包括合同工、职务代理人)1。查看: a:新岗位员工培训记录;b:临时工、职务代理人的培训记录.各培训记录有5。影响质量的人员有无被告知不合格品对客户造成的影响?1.查看有无这一方面培训内容.有相关的培训记录6.如何激励员工达到质量目标和进行持续改进?1。询问采取哪些措施。没有采取相关的激励措施7。是否

13、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1.查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调查表及调查结果符合要求11基础设施/工作环境6。36。41.是否拥有足够的车间、库房及工作场所?1.查物料在车间、库房存放空间是否足够。2.是否具有足够的设备工艺试验设备?1。查生产设施,设备、工装、夹具、量检具试验设备是否能满足要求.工艺流程评价分析表,人的作业相关要素评价分析表,设备与操作员配置表(符合要求)3。工厂的布局是否能确保物流最大化?1.查车间、库房、物流是否顺畅、空间利用是否充分。由于规划问题,不是很合理,但物流基本顺畅(符合要求)4。是否定期对空间利用和物流情况进行小组评价并由此采取相关措施?1.查车间定期评价结果。定期进行检查,

14、评估,符合要求5.当发生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时如何满足顾客的要求?1.查是否有应急计划;2。询问是否发生紧急情况实际处理过程是否与计划相符并能满足客户要求.应急计划有书面的文件。完全满足要求,符合客户的要求6。质量方针及在贯彻实施过程中是否考虑了产品安全性(加工、使用、贮存、搬运、处理)对员工、客户、使用者和环境等的影响,并由此采取的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影响?1。是否识别产品安全特性;(如:加工、使用、贮存、搬运、处理)2.查看FMEA分析结果;3.客户抱怨有关的安全问题。查看FMEA分析结果,高风险部分进行了改进,没有客户抱怨安全问题7.有无在内部推行与产品有关的安全意识培训?1.查看安全培训记录;2.询问员工安全件的标识、符号及当出现安全问题时对客户的影响。有安全培训记录,但消火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