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691816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人之初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识字2 8.人之初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 会写“之、相”等7个字。 过程与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课文。通过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懊悔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识字兴趣,培养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纯熟背诵,认识13个生字,正确美观书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

2、话的理解,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懊悔的。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课前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3.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可以上网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课件讲解这个故事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 2.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就出自于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三字经。 3.板书课题,师范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4.认读生字“之”、“初”。 二、诵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画出本文生字,把不会读的字圈起来,再或问

3、同学。 2.老师示范读,学生听,注意听清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采用喜欢的方式诵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1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 2老师指名读,随时正音。 3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 4.出示第一节生字,学生认读第一小节生字卡。采取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要求人人过关。 5.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1听三字经的朗读课件 2学生试读,读出节奏、韵律。 3老师指名读,师生共评。 三、再读课文,引发质疑 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节,指导背诵。 2.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学生在理解过程中,不断质疑,

4、逐步解决问题,体会原文的含义。粗浅理解意思即可 四、指导背诵 老师做背诵要求,各分小组进展分组检查背诵第一段,要求人人过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本节课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指名背诵第一节。引出新课。 二、再读课文,引发质疑 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节,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圈出生字,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 4.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 5.认读生字“幼”“玉”“器”“义”。 6.考虑:通过读这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在质疑中理解第二节含义。 7.边读边品,再读经文。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卡:之、相、

5、近、习、远、玉、义。 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之”的书写,“远”“近”可以通过比拟书写,“习”“相”“玉”“义”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旁指导书写。 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4.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回家背给老人听。 2.标准书写本文生字。 五、板书设计 8.人之初 仁慈 好教育 好好学习 课后反思: 人之初,本性都是仁慈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假如受到不良影响,无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还是老师给予得较多,把自己的感受过多地加给学生。其实,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更多的讨论交流的时机。老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