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69130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考政治“图表”类题解题指导近年的高考,两个论述题中必定有一个图表题,所限定的知识要求一般都是经济常识的内容,所以特别要注意这一题型。一、试题特点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问题2、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材料一般由“表题,2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3、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第(1)问是: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二、解题思路与

2、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1、三读:读图表。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内容。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读注文。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文还对答题思路有提示作用。读设问。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

3、应联想到改革开放,1997年就联想到党的十五大。2002年应联系到党的十六大。)2、三比纵向比较。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横向比较。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经过细心的比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3、三到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由现象到本质。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

4、基础上,揭示出本质。由理论到实践。政治高考不仅仅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更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典型例题讲解(广东卷)(18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l:2001年-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材料2:2001年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 年份 200122001年 200222002年 200322003年 200422004年 200522005年广东省 人均GDP(美元)1660.221812.092081.382382.952882.0 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

5、问题:(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1可以看出,广东省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5年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慢于2001-2003年。材料2可以看出,广东省人均GDP稳步增长,说明广东省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材料3可以看出,广东省单位GDP能耗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广东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降低能耗。(2)材料l、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随着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在增加,但单位能耗在逐步下降,说明我省经济发展向低能耗转型。(3)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四、训练与讲评1、材料一:2005年至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单位)年份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2005年38.237.724.12006年38.742.O19.32007年39.440.919.72008年1-9月44.566.511(1)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2)2008年11 月份我国出口下降2.2%,创1999 年5月以来的新低;进口下降17.9%,创1995年1 月以来的新低。(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对

7、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什么影响(1)2005年至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大,但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投资贡献率过大;2008年19月出口贡献率下降较快,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显现,我国进出口双双转为负增长;进口增速下降得更快,说明我国国内需求大幅收缩,经济已严重下滑。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2)影响是:消费不足,会削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使投资增长不能得到最终消费的支持;大量投资将形成产能过剩,居民收入增长困难;净出口贡献率低,使得促内需保增长压力增大。2、30改革开放,30年风雨兼程,变化万千,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一: 改革开放

8、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GDP总量人 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3645亿元381元343元113.6元210.6亿元2007年24.95万亿元2460美元13786元4140元172534亿元注:在过去的29年中,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9.8%表二: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年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198829.820912.513.8199328.428707.715.7199820.836118.118.4200316.452573.621.3200812.56854

9、9.426.9(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表一、表二的经济信息。 (1)表一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人民收入显著提高表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和农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从1988年到2008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增加,对农业的物资投入不断加大,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反映出农村中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说明农村中的二、三产业不断发展。3、材料一 某市2004-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年

10、1-10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6860/8.5%7703/13.4%8472/9.0%9422/7.7%10317/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2366/4.2%2476/4.8%2622/4.3%2936/6.8%3303/12.5%注:从2004年起,某市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材料二 某市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社会事业村民对村委会的满意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产品加工率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患病就医率30%20%6年10%5%60%51%(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

11、?(1)材料一说明2004年以来,某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由于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某市的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基础差、村委会建设有待提高。4、表1:2004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1036672354146416024071921表2: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年份1978年1990年

12、1996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基尼系数0.180.340.4240.4650.4750.47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和材料一是什么联系?表1反映出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且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总体收入也存在一定差距。表2反映出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连年增加,说明我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表1、表2和材料一是一种因果联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

13、和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党和政府要运用材料一的措施加以调控5、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现收集了广西经济的一些基本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1-10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指 标1-10 月同比增加%广西生产总值(前三季度,亿元)4701.5113.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486.62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918.752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元)1059816.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前三季度,元)307315.8材料二:前三季度,全区进出口总额102.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7%。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31.3

14、4亿美元,增长63.6%。其中,对东盟出口额21.14亿美元,增长93.6%;自东盟进口额10.20亿美元,增长23.8%。(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反映了广西经济发展较好生产总值持续增加。投资、消费与出口共同拉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但农民收增长幅度小于城镇居民,且收入差距大。出口大于进口,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说明广西经济在对外贸易当中处于有利地位。6、材料一:表一:1978年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1978年3645.23812007年249529.951000表二:1989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年份1989年2001年2003年2007年城市1374元6860元8500元13786元农村602元2366元2622元4140元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表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如何解决表二中所反映的问题?(1)表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迅速。表二反映了1989-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收入差距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