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8873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 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都是近数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过去人们研究探讨问题,常常会把人和物、人和环境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觉得人就是人,物就是物,环境也就是环境,或者是单纯地以人去适应物和环境对人们提出规定。而现代室内环境设计日益注重人与物和环境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根据的协调。因此,室内环境设计除了仍然十分注重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已予以高度注重,并开始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核心词: 室内装修 人体工程学 环境心理学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的含义和发展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2、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人体工程学来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状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近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措施,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量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解决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

3、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立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注重“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日本千叶大学小原专家觉得: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多种特性。“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系统,此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积极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措施,研究人体构造功能、

4、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规定,获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的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服。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互相关系。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基本数据和计测手段一、人体基本数据人体基本数据重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即有关人体构造、人体尺度以及人体的动作域等的有关数据。1、人体构造与人体工程学关系最紧密的是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部分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使人体各部分完毕一系列的运动。骨骼由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分构成,脊柱可完毕多种运动,是人体的支柱,关节起骨间连接且能活动的作用,肌肉中的骨骼肌受神经系统指挥收缩或舒张,使人

5、体各部分协调动作。2、人体尺度人体尺度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数据之一。3、人体动作域人们在室内多种工作和生活活动范畴的大小,即动作域,它是拟定室内空间尺度的重要根据因素之一。以多种计测措施测定的人体动作域,也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基本数据。如果说人体尺度是静态的、相对固定的数据,人体动作域的尺度则为动态的,其动态尺度与活动情景状态有关。室内设计时人体尺度具体数据尺寸的选用,应考虑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以及对大多数人的合适尺寸,并强调其中以安全为前提。例如:对门洞高度、楼梯通行净高、栏杆扶手高度等,应取男性人体高度的上限,并合适加以人体动态时的余量进行设计;对踏步高度、

6、上搁板或挂钩高度等,应按女性人体的平均高度进行设计。二、人体生理计测根据人体在进行多种活动时,有关生理状态变化的状况,通过计测手段,予以客观的、科学的测定,以分析人在活动时的能量和负荷大小。人体生理计测措施重要有:1、肌电图措施把人体活动时肌肉张缩的状态以电流图记录,从而可以定量地拟定人体该项活动强度和负荷。2、能量代谢率措施由于人体活动消耗能量而相应引起的耗氧量值,与其平时耗氧量相比,以此测定活动状态的强度,能量代谢率的计算式,以及不同活动的能量代谢率(RMR)。其计算式如下:运动时氧耗量-安静时氧耗量能量代谢率(RMR)基本代谢率耗量3、精神反射电流措施对人体因活动而排出的汗液量作电流测定

7、,从而定量地理解外界精神因素的强度,据此拟定人体活动时的负荷大小。三、人体心理计测心理计测采用的有精神物理学测量法及尺度法等。1、精神物理学测量法用物理学的措施,测定人体神经的最小刺激量,以及感觉刺激量的最小差别。2、尺度法以顺序在心理学中划分量度,例如在始终线上划分线段,依顺序标定评语可由专家或一般人,相应地对美丑、新旧、优劣进行评测。第三节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由于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体工程学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认真开发,目前已有开展的应用方面如下:一、拟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重要根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

8、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拟定空间范畴。二、拟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畴的重要根据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重要根据;同步,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边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规定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室内空间越小,停留时间越长,对这方面内容测试的规定也越高,例如车厢、船舱、机舱等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设计。三、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室内物理环境重要有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重力环境、辐射环境等,室内设计时有了上述规定的科学的参数后,在设计时就有也许有对的的决策。 1 2 下一页 NextPage 人体工程学、环境心

9、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四、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根据人眼的视力、视野、光觉、色觉是视觉的要素,人体工程学通过计测得到的数据,对室内光照设计、室内色彩设计、视觉最佳区域等提供了科学的根据。第四节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在论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边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环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自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构造,可以觉得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发明了简洁、

10、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结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性”的学科。有关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环境心理学一书中译文前言内的话很能阐明某些问题:“不少建筑师很自信,觉得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但她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注重。环境心理学则是以心理学的措施对环境进行探讨”,即是在人与环境之间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心理特性

11、来考虑研究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如何发明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更为深刻的结识。一、含义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互相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如何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保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都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环境心理学非常注重生活于人工环境中人们的心理倾向,把选择环境与创立环境相结合,着重研究下列问题:1、环境和行为的关系;2、如何进行环境的认知;3、环境和空间的运用;4、如何感知和评价环境;5、在已有环

12、境中人的行为和感觉。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解决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二、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别,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似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映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本。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状况: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领域性原是动物在环境中为获得食物、繁衍生息等的一种适应生存的行为方式。人与动物毕竟在语言体现、理性思考、意志决策与社会性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但人在室内环境中的生活、生产活动,也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阻碍。不同的

13、活动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畴与领域,人们不但愿容易地被外来的人与物所打破。室内环境中个人空间常需与人际交流、接触时所需的距离统盘考虑。人际接触事实上根据不同的接触对象和在不同的场合,在距离上各有差别。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本,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限度、行为特性拟定人际距离,即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每类距离中,根据不同的行为性质再分为接近相与远方相。例如在密切距离中,密切、对对方有可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固然对于不同民族、宗教信奉、性别、职业和文化限度等因素,人际距离也会有所不同。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如果说领

14、域性重要在于空间范畴,则私密性更波及在相应空间范畴内涉及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规定。私密性在居住类室内空间中规定更为突出。平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测到,集体宿舍里先进入宿舍的人,如果容许自己挑选床位,她们总乐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也许是由于生活、就寝时相对地较少受干扰。同样状况也见之于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相对地人们最不乐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立,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规定。3、依托的安全感生活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从心理感受来说,并不是越开阔、越广阔越好,人们一般在大型室内空间中更乐意有所“依

15、托”物体。在火车站和地铁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最容易上车的地方,而是乐意待在柱子边,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站台上的柱子附近,合适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在柱边人们感到有了“依托”,更具安全感。4、从众与趋光心理从某些公共场合内发生的非常事故中观测到,紧急状况时人们往往会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种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不管其去向与否是安全疏散口。当火警或烟雾开始弥漫时,人们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少信赖,往往是更为直觉地跟着领头的几种人跑动,以致成为整个人群的流向。上述状况即属从众心理。同步,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紧急状况时语言诉引导

16、会优于文字的引导。上述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发明公共场合室内环境时,一方面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标志与文字的引导固然也很重要,但从紧急状况时的心理与行为来看,对空间、照明、音响等需予以高度注重。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性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出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她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较好的论述,她觉得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三、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面极广,暂且列举下述几点: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性例如现代大型商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