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68618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大学生幸福观问题的研究组员:毛淑秀 赖雪 谢植娇 黄奇利 伊佳 孔德荣 黄宝龙 蓝宏远班级:物电系通信工程111班关键词:大学生 幸福观 研究 建议论文摘要: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而不同的人由于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对幸福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理解幸福的能力就具备了幸福观,不断充实正确的关于幸福的内涵的能力。幸福观是人们在追求幸福和享受中的观点和看法。一味地把幸福寄托在外在的物体上,幸福也就成了没有根性的浮萍。幸福观必须依赖于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一、幸福观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幸福,自古以来人们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也一直争论不休。

2、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论证的”、“颠扑不破的原则”。“在伦理学中,幸福是一个道德范畴,表示的是人们对生活的惬意的感受和肯定的评价。它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同一定的理想目标联系在一起,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感受或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满足。从心里学的角度来说,幸福是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理想目标得到实现时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理想等)、认识、情感和行为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另外,财富和幸福不是成正比

3、例的,有些时候幸福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能用金钱买到的只是一些实际存在的东西,但是幸福这种心理状态是买不到的。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对待金钱 “金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几乎人人离不开金钱。而“金钱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和态度。金钱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金钱并不等于幸福,因为人类不能没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空虚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对待金钱,关键是看到它巨大的作用和亮点,使之服务于我们,帮助与我们,使我们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目标。茶花女一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仆人,杜绝“

4、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之类的拜金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方”。 增强与周围同学互动,学会换位思考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与周围的世界紧密联系着。周围的环境影响着个人的生活。因此,个人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与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生活的关键。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相互理解,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开展幸福生活。三、 提高自身素质。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自省意识、缺乏同情心、缺乏责任感、自我中心。个人的自我意识对于其生活、学习等个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

5、,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学会了解自己,以及自我肯定与自我批评。大学生只有看清自己,摒除自身的缺陷,不断完善自己,才能看到社会、生活的美好,也因此真正的理解幸福, 为自己为他人的幸福生活营造氛围。四、 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高校应对大学生实施幸福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发现感受幸福;倡导幸福追求教育,帮助大学生创造享受幸福;加强幸福观念教育,指导大学生认知理解幸福。同时,家庭的辅助作用不能缺少。家庭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心理氛围等诸多方面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能给子女的幸福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五、 加强对和谐校园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

6、意识、协作精神和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利于使环境美升华为情感美,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大学生在友好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学习、生活,更能够地理解幸福,这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树立与成长有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下面是我们关于大学生幸福观认知现状的调查: 问题1:您认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100%的人认为拥有幸福的家庭是一生最大的幸福,54.5%的人认为事业有成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45.5%的人认为拥有很多知心朋友是人生最大的幸福,4.5%的人认为

7、为社会做贡献是人生最大的幸福,4.5%的人认为生活自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11.2%的人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有权有钱有地位,36.4%的人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由以上可以看出: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有权有钱有地位,也不是事业有成,而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家庭是让我们感觉到幸福的主要因素。问题2:如果说您对当前的大学生活感到不幸福,您认为主要原因是 ? 调查结果显示:54.5%的人认为缺乏生活目标是导致自己大学生活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23%的人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才导致感觉不幸福的,4.5 %的人认为期望值过高是导致自己大学生活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45.5%的人认为精神空虚是导致

8、自己大学生活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36.4%的人认为无成就感导致自己不幸福,10.1%的人认为学习压力大使得自己不幸福,11.2%认为钱不够花导致自己不幸福。针对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有明确目标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而且必须努力,否则就会感到很空虚.没有成就感,导致自己感觉自己不幸福。问题3:你觉得是幸福感营造和谐校园还是和谐校园营造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63.6%的人认为是幸福感营造了和谐校园,36.4%认为是和谐校园营造了幸福感。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是幸福感让我们觉得校园时和谐的,是幸福感给了我们和谐的感觉。问题4:你对于现在所在的学校及校园环境满意吗?调查结果显示:18.1

9、%的人感觉满意,27.3%的人感觉不满意,54.6%的人感觉一般。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还是缺乏校园幸福感的,他们对校园的条件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很满意的。调查结论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幸福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盲目的将事业与幸福等同。没有明确的实际目标,盲目的认为努力不够而造成内疚,形成不幸福感。在整个大学期间,错误的自卑与缺乏正确自我认识而造成生活空虚。 (2)过度看重金钱,父母对自己的期望过高,拜金主义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院大学生因家庭或自身的经济问题而形成一系列的不愉快感,使得他们的幸福感下降。 (3)就业问题与

10、所读大学的硬件与软件条件亦影响我院大学生幸福观。就业形势严峻与自身能力的实际是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结论 当代大学生们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这种“知道”不一定是是理解,而更多是体会,是情感性的“懂”而不是理性的“知”。他们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青春时期,肯定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动机。当然,对于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有他们自己的选择。所以,大学生认为什么是幸福、为什么要追求幸福以及如何实现幸福等就构成了他们幸福观的内涵。也就是说,他们的幸福观主要包括幸福目标、幸福动机以及幸福手段的选择等。大学生必须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幸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在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同时,它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作为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主要内容的效益、功利、自主等极有可能向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这类消极的价值观倾斜。所以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一种科学的主流幸福观的指引下,才不会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一个人的幸福观、价值观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人生观,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