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84976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丙烯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决】聚丙烯(PP)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一、欠注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D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应适当调整。(2) 注塑机的注射能力小丁塑件重量。应换用较大规格的注塑机。(3) 流道和浇口截面太小。应适当加大。(4) 模腔内熔料的流动距离太长或有薄壁部分。应设置冷料穴。(5) 模具排气不良,模腔内的残留空气导致欠注。应改善模具的排气系统。(6) 原料的流动性能太差。应换用流动性能较好的树脂。(7) 料筒温度太低,注射压力不足或补料的注射时间太短也会引起欠注。应相应提高有关工艺参数的控制量。二、溢料飞边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合模力不足。应换用规格较大的注塑机。(2) 模具的销孔或导销磨损严重。

2、应采用机加工方法进行修复。(3) 模具的合模面上有异物杂质。应进行活除。(4) 成型模温或注射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三、表面气孑L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厚壁塑件的模具流道及浇口尺寸较小时容易产生表面气孔。应适当放大流道和浇口尺寸。(2) 塑件壁太厚。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壁厚部分。(3) 成型温度太高或注射压力太低都会导致塑件表面产生气孔。应适当降低成型温度,提高注射压力。四、流料痕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熔料及模温太低。应适当得高料筒和模具温度。(2) 注射速度太慢。应适当加快注射速度。(3) 喷嘴孔径太小。应换用孔径较大的喷嘴。(4) 模具内未设置冷料穴。应增设冷料穴。五、银条丝故障

3、分析及排除方法:(1) 成型原料中水分及易挥发物含量太高。应对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2) 模具排气不良。应增加排气孔,改善模具的排气性能。(3) 喷嘴与模具接触不良。应调整两者的位置及几何尺寸。(4) 银条丝总是在一定的部位出现时,应检查对应的模腔表面是否有表面伤痕。如有表面伤痕的复映现象,应采取机加工方法去除模腔表面伤痕。(5) 不同品种的树脂混合时,会产生银条痕。应防止异种树脂混用。六、熔接痕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熔料及模具温度太低。应提高料筒及模具温度。(2) 浇口位置设置不合理。应改变浇口位置。原料中易挥发物含量太高或模具排气不良。应除去原料内的易挥发物质及改善模具的排气系统。(

4、3) 注射速度太慢。应适当加快。(4) 模具内未设置冷料穴。应增设冷料穴。(5) 模腔表面有异物杂质。应进行活洁处理。(6) 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应改善浇注系统的充模性能,使熔料在模腔中流动顺畅。七、黑条及烧焦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注塑机规格太大。应换用规格较小的注塑机。(2) 树脂的流动性能较差。应使用适量的外部润滑剂。(3) 注射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4) 模具排气不良。应改善模具的排气系统,增加乔气孔或采用镶嵌结构,以及适当降低合模力。(5) 浇口位置设置不合理。应改变浇口位置,使模腔内的熔料均匀流动。八、气泡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浇口及流道尺寸太小。应适当加大。(2) 注

5、射压力太低。应适当提高。(3) 原料内水分含量太高。应对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4) 塑件的壁厚变化太大。应合理设计塑件的形体结构,避免壁厚急变。九、龟裂及白化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熔料及模具温度太低。应提高料筒及模具温度。(2) 模具的浇注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应改善模具流道及浇口结构,使熔料在充模时不产生紊流。(3) 冷却时间太短。应适当延长冷却时间。(4) 脱模的顶出装置设计不合理。最好采用气动脱模装置。(5) 注射速度和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十、弯曲变形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模具温度太高或冷却不足。应适当降低模具温度或延长冷却时间,对丁细长塑件可采取胎具固定后冷却的方法。(2)

6、 冷却不均匀。应改善模具的冷却系统,保证塑件冷却均匀。(3) 浇口选型不合理。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浇口形式。一般情况下,可米用多点式浇口。(4) 模具偏芯。应进行检查和校正。十一、脱模不良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注射速度和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2) 模具型腔表面光洁度太差。应通过研磨及电镀等方法提高其表面光洁度。模具温度及冷却条件控制不当。当塑件在模芯处粘模时,应提高模具温度和缩短冷却时间;如果塑件在型腔表面处粘模时,应降低模具温度和延长冷却时问。(3) 脱模机构的顶出面积太小。应加大顶出面积。十二、收缩变形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保压不足。应适当延长补料的注射时间。(2) 注射压力不足。应适当提高。(3) 模具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4) 浇口截面积太小。应适当加大。(5) 加工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料筒温度。十三、真空孔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1) 保压不足。应适当延长补料的注射时间。(2) 模具温度太低,料筒温度太高。应适当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料筒温度(3) 注射压力不足。应适当提高。(4) 原料的流动性能太好。应换用熔体指数较低的树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