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8492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坑铁矿+450+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摘 要5ABSTRACT6第一章 总论71.1 矿山概况71.2 设计依据81.3 设计指导思想91.4 矿山建设主要方案101.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0第二章 矿山地质102.1 矿区地理与气候条件102.2 矿区地质构造102.3 矿脉分布、产状及规模102.4 矿区水文地质102.5 矿区工程地质10矿区环境地质10第三章 矿山年产量及服务年限103.1 矿山年产量103.2 矿山服务年限103.3 矿山工作制度10第四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104.1 矿体及其顶、底板岩石的稳固性104.2 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104.3 有害的物质成份分析104.4 矿床开采工业指标10第五

2、章 矿床开拓105.1 井田划分105.2 岩体移动范围105.3 阶段高度的确定105.4 矿床开拓方法选择105.5 阶段及矿块开采顺序10三级矿量10第六章 矿山井巷工程10矿山基本巷道工程10主要运输巷道断面的设计10井筒断面设计10溜井断面设计10第七章 采矿方法(专题部分)107.1 矿床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107.2 采矿方法选择107.3 采矿方法简述10第八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108.1 运输任务、方式及线路108.2 运输设备选型108.3 轨道结构与选型108.4 列车编组计算10第九章 矿井通风109.1 矿井通风概述109.2 矿井通风条件109.3 风量计算109.4

3、通风阻力计算109.5 通风制度109.6 通风设施109.7 通风设备选型10第十章 供风供水供电10矿井供风10矿山供水10矿山供配电10第十一章 矿井排水1011.1 矿井涌水量及其确定依据1011.2 排水系统及工程设施1011.3 排水设备选型10第十二章 矿山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0劳动安全10工业卫生1012.3 矿山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0采矿车间环境及保护1012.5 其它污染源及环境保护10第十三章 技术经济10投资概算10成本分析10第十四章 总图运输1014.1 矿山地理位置及总图布置1014.2 矿区运输10参考文献10致 谢10摘 要本设计为马坑铁矿+450+

4、200钼矿床的地下开采方案。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设计中段高度为50矿山日产原矿2000t,年产量50万t,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7a.采用上盘竖井开拓,采矿方法为浅孔留矿法;采用中央对角式统一通风系统;井下运输为电机车有轨运输。论文对矿井防排水系统和各工种人员和设备配置作了阐述,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下开采方案。关键词:马坑铁矿;地下开采;上盘竖井开拓;浅孔留矿法;中央对角式通风。ABSTRACTThis design integrates the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am of Anqing Copper Mine, Focusing on the min

5、ing program between +450and +200ers. The daily output ore of designing requirement is 2000 tons. This mine service term is estimated as about 17 years.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about geologic state of Anqing Copper Mine and by comparison with kinds of the requirement of exploiting, have con

6、firmed the scheme of opening up adopts shaft opening up-system behind the body, and decided to use vertical crater retreat stoping, alternate pillars and stops, and adopt centralized control extraction ventilation and track haulage transport system. Main drainage system, the gang for per shift and r

7、elevant machine has been figured out. The design of underground mining program for Anqing Copper Mine has been completed.Key words: Anqing Copper Mine ;underground mining; shaft opening up-system ; vertical crater retreat stoping第一章 总论1.1 矿山概况 龙岩马坑铁矿与1958年发现,先后有多家地质队在矿区做过普查找矿工作。矿区位于龙岩“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其

8、东为天山凹断层,西界为溪马河断层,东西长约4000m,南北宽7001000m。勘察中将矿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 中矿段的详勘工作由福建省原121煤田地质勘探三中队完成,于1976年提交了福建省龙岩县马坑铁矿中段详细勘探地质报告;西矿段的详勘工作,由福建省地质8队(冶金三队参加)于1976年3月至1982年4月完成,1983年6月提交福建省龙岩市马坑铁矿西矿区详细勘探地质报告。 上述地质报告,其中福建省龙岩县马坑铁矿中段详细勘探地质报告是由地质、设计、生产部门组成的“三结合”会议形式,于1976年9月26日审议通过的。西矿段地质报告经福建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并以闽储决字(1987)003

9、号决议书批准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批准的储量见表3-1。 矿区勘察工作对象为主矿体(铁矿体),采用100100求B级,200100150m求C级,200200m求D级的钻探网度。单钼矿体主要产生于磁铁矿体之上的矽卡岩蚀变带中,距主矿体垂距在数十米以上,常成群出现。勘探工作中仅用100100m(铁矿主矿体)的网度对单钼矿进行了圈定,控制程度差,各剖面间的对应关系没有查明。钼矿体勘察控制程度低。单工程控制的矿体279个,一个剖面上有2个以上钻孔控制的16个,有2个剖面控制的矿体9个,有3个剖面控制的2个,有4个剖面控制的矿体4个。 表3-1储量级别中矿段西矿段1. 磁铁矿石(万t)B+C+D级其中

10、:B级 C级B+C级D级2. 铁矿中伴生钼金属(t)C级D级C+D级(Mo 0.073%)(Mo 0.079%)3. 共生单钼矿金属(t)D级(Mo 0.073%)(Mo 0.108%) 矿区的辉钼矿主要产于矽卡岩蚀变带和磁铁矿主矿体中(包括其夹石、夹层)。辉钼矿床的形成与“辉绿岩类”关系密切,是受岩浆岩(闾州大洋含黑云母花岗岩)、褶皱及断裂构造、有利的围岩等三种地质条件复合控制。即矽卡岩化强烈、成矿裂隙发育的地段钼矿化强,反之钼矿化则弱。 本矿床中的辉钼矿体,系指主矿体(铁)上下盘围岩中的单独矿体,他与铁矿床是共生关系。 根据现有地质资料,西矿段辉钼矿体赋存于以下四个部位或矿带:矿带位于59

11、61线栖霞组与文笔山组地层接触界面的矽卡岩蚀变带中;矿带位于5962线主矿体顶板灰岩的中上部矽卡岩蚀变带内;矿带位于5968线主矿体顶板灰岩下部的矽卡岩蚀变带中;矿带位于5970线主矿体内辉绿岩类及火山岩类夹层中。此外,在主矿体底板下的砂泥岩中也有相当数量的零量辉钼矿体分布。 中矿段主体矿上、下盘围岩中同样有钼矿体分布。因为该矿段钼矿体规模较小,用铁矿床勘探类型的钻探网控制钼矿体,显然网度过稀,控制程度偏低。因此,中矿段只选择了28个钼矿体计算D级矿量。 由此可以看出,马坑铁矿西矿段的钼矿体相对较集中,而在西矿段200450m标高范围内,钼矿体相对集中的地段为线5964线。矿区伴生、共生钼储量

12、已达到中型矿床规模,但只做了钼的基本分析、钼物相分析,未进行必要的可选性试验及回收试验工作。因此,影响其开发利用价值的评估。由于矿区勘探工作是针对铁矿主矿体展开的,因此单钼矿体的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都很难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考虑到建设方的迫切需要,且目前再投入大量的勘探工作并不实际,仅以福建省龙岩市马坑铁矿区西矿段详细勘探地质报告作为设计依据,但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生产勘探,减少盲目性。1.2 设计依据1)设计文件依据(1)毕业设计任务书。(2)马坑矿业地质报告及附图。2)设计的法规、规程、标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年10月ll日国务院批准,1996年10月30日劳动部发布;(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l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年10月4日劳动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1996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第三号令颁布;(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全国七届人大十一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7)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

14、全专篇编写提纲;(8)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l64232006;(9)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90;(11)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5007094;(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l2002;(14)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5号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l687(2001);(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l4090(1997);(18)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1.3 设计指导思想本次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充分合理利用矿山现有生产生活设施及自然条件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