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68482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中直线与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说 课 稿内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学校:简阳市实验中学说课人:郑珊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四川简阳 设计理念:高中立体几何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为主要目标。在处理方式上,加强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获得教学结论的过程,把合情推理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推理方式。注重对典型实例的观察、分析,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活动,在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活动后,再进行演绎推理、逻辑论证。另外,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向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问题带动在进行更加主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从实际背

2、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和几何问题的过程,注重探索空间图形性质的过程。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这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本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数学必修2第二章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的内容。鉴于本节课的重要性安排两个课时教学,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内容:1、异面直线的概念。2、平行关系的传递性。本课地位是体现公理化思想平行公理,为空间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学习打基础。以长方体为载体,让学生直观认识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异面直线的定义,以空间四边形为载体来讲平行公理

3、的应用。本节课是对学生原有的平面知识结构基础的拓展,也对今后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异面直线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本章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理解异面直线的概念,并能判断各种位置关系;理解公理4并能应用它证明简单的几何题。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事物,引出两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又由观察导出公理4,遵循了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通过学习经历异面直线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借助平面的衬托,体会异面直线的直观画法,并指导学生画两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借助长方体的模型,发现与感知平行线的传

4、递性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运用空间直线各具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不同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感悟数学的奇异美、和谐美、简洁美,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异面直线的概念;(2)公理4及其运用。教学难点:异面直线的概念、异面直线的画法,公理4及其运用。教学准备:自制教具,教学课件二、 教法分析在内容的处理上,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应用”的认识过程展开。先通过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的方法,概括出异面直线的概念、公理4。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实验和画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空间的直线与直

5、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关系的传递性,学会准确的使用公理4解决一些简单的推理论证及应用问题。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三、 学法分析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1) 对照比较学习法:学习空间直线间的关系,处处与平面直线位置关系相对照。2) 探究式学习法: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异面直线的定义。3) 反馈练习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四、 教学过程分析在认真

6、分析教材、教法、学法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如下:(一) 异面直线1、 问题思考情景引入思考问题:1.同一平面内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几种?那么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小组活动,用两支笔摆出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由教科书第44页“思考”中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诱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师生活动:(虚拟)教师放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客厅茶几所在直线与墙面挂画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立交桥所在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发现,直线与直线有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位置关系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是:课题PPT板书: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 自主合作探索新知观察:如图21-13,长方体A

7、BCD-A1B1C1D1中,线段A1B所在直线与线段C C1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是相交吗?还是平行?)学生:既不相交,又不平行教师:这种关系我们定义为异面直线(1) 异面直线的定义: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关键点: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概念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同学思考后回答:如图a) A1D1平面,BC平面问AD1,BC是否是异面关系。b) A1B 平面A1ABB1 ,D1C 平面D1DCC1,问A1B,D1C是否是异面关系。教师:同学们要理解定义中关键词“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虽然直线A1D,BC是不在同一底面上,但它们却在对角面A1BCD1内,因此,它们不

8、是异面直线。由学生归纳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且仅有三种:(2) 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 .平行 .异面(3) 异面直线画法:(ppt给出图形及小标题)(小组交流活动,画异面直线并相互指正)一个平面衬托画法: 两个平面衬托画法 动画设置:(教师与学生互动)(虚拟)把衬托平面移走,再看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的异面关系是否直观?很显然,当把衬托平面移走后,异面直线很不明显,所以异面直线的平面衬托是很重要的。(4) 练习:如图,a 与b 直线什么位置关系?3、 合作交流应用提升探究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B与哪些棱是异面直线,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关系?师生互动:(教师先给学生演示动

9、画,去掉和直线AB相交和平行的直线(去掉共面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和AB直线异面的直线,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找异面直线的方法)例题1: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所在的直线中,与直线A1B异面的有哪些? 答案:(抽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在PPT上公布答案趣味问答六根火柴怎么样才能拼接四个三角形?思考:图中AC与BD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探究:(学生活动)(用纸做成教具)图21-15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成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 )对(互动):由一名学生上台把(教具)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二名学生上台画还原图;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规律:1选取一个正对面,然后

10、确定左右两侧面,上下底面,最后定对面;2这些线段都是面对角线设计意图:1让学生养成借助长方体模型的判断问题的习惯;2克服平面内两直线定势思维的影响(二) 平行公理1、 自主合作探索新知师生活动:(1)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BB1,CC1BB1,那么AA1与CC1平行吗?AC与 A1C1 是什么位置关系?(虚拟互动):由幻灯片闪烁AA1BB1,CC1BB1,再闪烁AA1CC1,由学生观察得到结论公理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即 若AA1BB1,CC1BB1,则AA1CC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出:公理是判断空间直线平行的依据;平行线的性质是具有传递性若ab,bc,则a

11、/c2、 交流合作应用提升例题2 如图21-17,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师生互动:(虚拟)教师先给学生观察空间四边形的教具,分析与回顾平行四边形定义,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线与等式的传递性,要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需要什么条件?请学生口述,教师写板书证明:连结BD, EH是ABD的中位线, EHBD,且 ,同理,FGBD,且, EHFG,且EH=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更上一层楼,变式探究:在例2中,1)若加条件AC=BD,那么四边形EFGH又是什么图形? 2)如果再加上条件ACBD呢? 3)课堂小结

12、如果再加上条件AC=BD,ACBD呢?(三) 归纳小结知识整合填空:1、 空间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 _、 _三种。2、 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可能是_直线,也有可能是_直线。3、 和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的直线与另一条的位置关系有 4、 和同一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_判断对错:1.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2. 空间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 )3. 连接空间四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四) 课后作业巩固提高:1. 完成教科书第48页上练习12. P51 A组 1-3 B组 1 3. P51 A组 6(五) 板书设计: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 2. 异面直线的画法 例题1 3. 公理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若ab,bc,则a/c例题2: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