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682934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震救灾最感人事迹:吊瓶帅哥李阳“托吊瓶的帅哥”李阳的事迹震撼了许许多多的人。当见到李阳时,更多注意到的是他脸上的天真稚气,还有那友善而略带羞涩的笑容。这个17岁男孩非常爱笑,即使刚刚经历了一场梦李阳并不特别出众,假如不是这场大地震,他的日子应该会平静流过。但是这个男孩在这场大地震中“非比寻常”的举动,却成为一个关于生命和希望的符号。目前生活:一个人的高一二班“李阳从重庆回来了。”在位于绵阳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复课点门口,同学们这样半开玩笑地打趣,“这小子都成名人啦!”来到他所住的学生帐篷内,人不在,想到他是个热爱篮球的孩子,于是决定到篮球场去碰碰运气。略有些简陋的篮筐下,几个男生正玩得不亦

2、乐乎,场上身手最敏捷的那个果然就是李阳。虽然李阳坚称自己1米7,但是在对手面前他并没有占据空中优势,只是他的反响更加机敏,虽然赤脚穿着拖鞋在场上搏杀,却也频频出手得分。22日那天,李阳前往重庆看望被他救助的同班同学廖波,仅仅停留了一天时间,23日便乘坐长途大巴奔波一昼夜,24日就赶回绵阳。为何要把行程安排得如此匆忙?他很认真地答复:“因为我们高一二班只剩下我一个在校生了。”其他同学要么被父母接走,要么被转移承受治疗。地震中李阳的家倒塌了,父母目前住在绵阳九洲体育馆的安置点中。“假如有家长来找我们班的同学,我可以负责通知。”他说:“只要我在这里,我们班就还在这里。”兄弟情深:廖波的生日一辈子不会

3、忘篮球是李阳眼下排遣寂寞的最好方法,篮球也让他结识了廖波这个“最好的兄弟”。在球场上,李阳和廖波是一对配合非常默契的好伙伴。但在生活中,两人却有着比拟明显的差异。“我的性格比拟爽直,廖波和我不一样,他比拟内向。”李阳最崇拜的篮球明星是科比,他说不出廖波的偶像终究是谁。经历这场劫难,李阳将廖波视为“患难兄弟”。说起到重庆看望廖波时的情景,李阳说:“他看见我特别快乐,一直握着我的手,连说了好几声谢谢。”李阳对自己的兄弟说:“你很英勇,是个好样的!”此时,廖波的一条腿已经被截肢,但李阳说廖波的情绪很好,也可以坦然地面对这个现实。李阳的性格大大咧咧,他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哪天。5月24日是廖波的生日

4、,李阳说他以后可能还是会忘记自己的生日,但是他一定会记得廖波的生日。永远被铭刻的还有5月12日这个黑色的日子,用李阳的话来说,那一天他们两个人“得到了重新再活一次的时机”。将来目的:考上上海交大北川中学高一年级的复课时间未定,李阳已有些迫不及待,“间隔 期末已经很近了,我担忧已经学过的知识都快要忘记了。”复课值得期待的另一个原因,是班上的同学也将可以陆续重返校园,其中自然也包括好兄弟廖波。另外,谈到今后的理想时,李阳说自己的目的是想考入上海交大,“这是我和表妹都想考的学校,而表妹已经分开了,是我亲手从废墟里把她挖出来的”说到这里,男孩的脸上蒙上了悲伤的阴影,“这是为了两个人的目的。”惊魂时刻:

5、第一个念头是回学校救表妹周遭的建筑物陆续倒塌,余震还在不断持续,在焦急等待的过程中,惊魂未定的李阳得知北川中学已被夷为平地的消息。一个小时之后,情况略微稳定下来,活动组织者安排学生们分开,李阳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回家看看,而是迅速地向学校的方向飞奔而去。“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有个很强烈的感觉,我的父母肯定没事,但我很担忧同学校的表妹,我要去救她。”这段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此时却是那样艰险而漫长。当他回到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学校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完全惊呆了:每天传来琅琅读书声的教学楼从视野里消失了;赶到的医护人员正在残垣断壁中困难地搜救;平日里嬉戏玩耍的操场上,到处是满身血污的学生。李阳冲上了瓦砾堆,

6、他听见石板下传来了呼救的声音那里还有人!当他走近细瞧时,才发现被压在底下的竟然是自己的好兄弟廖波。最深感受:以后什么都不怕了由于被石板压住了腿部,廖波暂时无法被救出。赶来的医护人员为他打上了点滴,但是还有太多的伤者需要救助。此时没有人可以停下脚步照料他,李阳立即承当起手举吊瓶的重担。当时廖波的神志非常清醒,在痛苦地呻吟,李阳大声地在一旁鼓励着他,让他一定挺住。当时他说的一句话,事后感动了无数读者:“你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想你死!”在李阳的记忆里,尽管那个下午目睹了恐惧景象,但是仍然有几位同学和他一样,也在废墟中千方百计地救助着兄弟姐妹。事实上为廖波举吊瓶的也并非李阳一人,而是由几位同学接替完成的。当时余震仍在持续不断地袭来,脚下的废墟还在不时剧烈颤抖,但此时李阳的脑海中已不再有任何恐惧的感觉,“因为活了第二次的关系,我从此以后就什么都不怕了!”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