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822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24时记时法?教学反思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本课时内容较多,学生又不易很好地区分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在时刻上的对应,成为两种记时法的障碍。我在上好这节课时初步做到:一、用巧妙的的方法突破难点采用合作拨钟以互相启发、联系生活来帮助理解的方法,加之钟面2时时提醒学生两种记时法的相互对应,巧妙地突破了难点。拨钟后学生反思,有利于学生整理探索过程,提升思维。二、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本节课,教师屡次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每一次的引导中去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大胆猜测的习惯,增强信心,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乐趣。三、充分利用有效生成资源如果让学生的真实思想得以充分展示,将有很多生成资源。我有效地利用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给学生带来了探究的冲动。四、合理利用生活经验善于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拨动时针时,问:“应该从哪个数拨起,几时才是一天的开始?引导学生想象出“妈妈说过,夜里的12时就是第二天的0时,应该从十二时拨起。小学生年龄虽小,但数学知识的起点不是零。因此要善于唤醒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的数学知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数学解释与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感知数学,将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