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68224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实验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实验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实验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理实验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实验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实验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及方法探讨(甘州区小满中心学校 马学忠734000)摘要:本文通过揭示“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思考怎样推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总结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实验教学应增强实验的研究性,注重实验的生活化和提高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 以发现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自始自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培根说过:“凡是希望对于在现象背后的真理得到毫无怀疑的快乐的人,就 必须知道如何使自己献身于实验。”中学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日标的基本手 段,是

2、实现手、眼、脑综合运用的过程。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实验教学的任 务,并把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日的之一,力求通过实验来加 强中学物理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 在“新课改”下的今天,强化实验教学就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物理新课程 标准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精神中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等在 物理实验中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一、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1. 物理实验的趣味化:物理实验根源于假设加验证的探究性质,这决定它具有极大的动机,来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但是以往物理课程教学因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和“知识

3、系统”,使物理实验的“学术化”偏向十分明显。国内外的各种调查显示,很多 中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正在明显降低,甚至一些学生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导 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物理实验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求知 欲望和动手学好,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反要求的,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有 教师创新关于“力”的实验:设计了筷子提米、瓶口吞蛋、不沉底的针等实验, 这些实验简单易行,趣味性强,效果也明显。有效地提高了物理实验的趣味性, 创设趣味实验等新的实验形式,使实验系列化、多样化,这是今后教学中需要强 化的教学日标和教学途径。2. 物理实验的微型化微型实验同常规实验相比,具有仪器简单、村料少、省时

4、省力、现象明显等 特点。由于微型实验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 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由于微型实验的器材来源广泛,取材容易, 可达到人手一套器材,从而能实现人人动手。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和自制教具或 学具,既训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又增强了自信心;既体验了自主实验的成 就感,又强化了实验的参与意识。3. 物理实验的生活化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物理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物理 知识广泛地渗透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我们有理由创设一些新的 物理实验形式,如“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家庭小实验”等,使学生认识和理 解物理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营

5、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在潜移 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和“生活中的科学”教育。4. 物理实验的社会化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的物理”这些理念落 实到物理教学中,要求整个课堂教学中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 的物理”。作为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尤其要注意联 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因此,通过物理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 际问题,对于拓展物理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学生的致用能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新课改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1增强物理实验的研究性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

6、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空前高涨。我也将研究性和 开放性学习的理念渗透并运用于物理实验教学。实验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 生自己动手、动脑,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例如:弹簧劲度系数的研究。该实验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测量弹簧的劲 度系数。学生通过思考和研究确定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第一,静态法。根据弹 簧受力F作用时的伸长量S在弹性限度内有F=KS;第二,动态法。根据弹簧下端加 质量M的重物时上下振动周期T2=4H2(M+m)/k, m为弹簧质量。学生用两种方法 测出K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写出研究性的实验报告。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7、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多种能力。在观察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 个现象产生的条件、发生的过程和现象的典型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时,要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手帕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手帕摩 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别摩擦 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得出了 “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结论。通过对上述物理现 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 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2注重实验的生活化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物理

8、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这 意味着实验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 物理实验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例如: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 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表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 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通过该现象,学生容 易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因此,物理实验 教学应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注重实验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物理实验可以通过学生

9、自己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和小制作,此时学生的思维 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强。例如,在浮力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首 先让学生自制学具,即几块形状不相同的木块和一块铁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 以利用演示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 提出新问题,例如,形状不同的同材料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吗?同一物体分别放在 水里、油里,它露在液面上的体积相同吗?等等。课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自 制的学具在课外进行实验,找到答案。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会提 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积极开展实验的信心。总之,通过课内、课外情景的设置, 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有机联系,

10、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实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3强化实验教学的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想和科学 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 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 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 表的连接特点及“+”、“-”极的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 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使电流烧坏仪表。学生掌

11、握了基 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 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 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可以通过视觉符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课本中各种各 样的运动图像、物态变化图像等,都是从画图、识图以及图像与实物转化的角度 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学习“导体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内容时,可启发学 生联想“右手拿镰刀割麦子”的情形。根据“右手定则”,磁力线方向(麦子)、导体运 动方向(镰刀)、导体中感生电流方向(四指)的关系就十分明确了。上述例子可以 看出,想象可以使学生头脑出现一些超乎他们自己经验的形象,由于想象的材料 来源于实践并与感知、记忆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识图、观 察图表和模型等,来帮助学生对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 形成清晰的认识表象,以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总之,物理实验应该吸取新课程理念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 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中学物理实验成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 高能力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物理实验教 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物理学习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