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82226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定市“脏腑推拿按摩”流派考证编者按: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特编辑此文,以提高大家对此疗法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推动其发扬光大,造福社会。因笔者掌握的资料和写作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望同仁指正。 “脏腑按摩”名词早已有之,但历史上一直没有以“脏腑按摩 ”命名的专门著作和相关的技法出现。自2007年段朝阳先生著述的段氏脏腑保健按摩一书面世并在“百度百科”上注释了“脏腑按摩”一词的概念,并根据“脏腑按摩”的定义,把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已有著述的、与定义内容相符的“骆氏腹诊推拿术”、“脏腑图点穴按摩法”和“段氏脏腑按摩疗法”三个流派归为“脏腑按摩疗法”,自始“脏腑按摩”

2、或“脏腑推拿”一词才广为流传,并被群众和专业人士采用和认知。“脏腑按摩”的定义是:脏腑按摩又称作脏腑推拿,是指运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躯干部位(以腹部为主)的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治疗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内科、妇科以及儿科等病症的中医外治疗法,是中医按摩疗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笔者认为此类技法称作“脏腑按摩”应该最为确切,因“按摩”一词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按则气血聚”,“摩则气血散”,“按为静”,“摩为动”,两种操作手法一动一静,一刚一柔,一聚一散,是此类技法的主要和常用两种操作手法,正适合于在人体的腹部操作,也符合腹部的生理结构的要求。而“推拿”一词在明代出现小儿按摩技法时才出现,其最初主要用

3、以对小儿按摩技法的描述,如明清流传下来的小儿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等书籍,多以“推拿”命名。“推拿”一词的在小儿按摩中的引用主要因为是小儿按摩的操作部位多在手和前臂,多用“推法”,又因小儿好动,故在按摩时需要一手夹持其手臂防止其活动以便操作,故称作“拿”,二者合在一起命名曰“推拿”。“推”和“拿”这两种操作手法因并不能发挥其在腹部治疗中的作用,也非各流派常用和主要手法,因此此类疗法称作“脏腑推拿”,应该有所欠缺。因今人已不同古人对文字运用要求之讲究,所以现在同用也无妨,只要大家知道二者表达的意思相同即可。至于何种按摩技法应归于“脏腑按摩”范畴,从“脏腑按摩”定义来看,应该主要包括以人体腹部作为

4、操作施治部位的一类按摩技法,因这一类按摩技法除了作用在腹部的经络穴位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手法直接作用在腹腔内脏腑组织器官来发挥对脏腑功能的调节作用,这也是区别于“经络按摩”的一个重要方面(“经络按摩”在施治部位上多采用对四肢经络穴位的操作实现对脏腑功能的调理作用)。谈到“流派”,在这里我不得不将“流派”一说简介一下。无论医学还是其它门类,如果能够成为一个“流派”,必须应该具有“流派”的特性。作为“脏腑按摩”流派必须在“理、法、技、果”上有其独特之处,即“有独特的治疗理论或见解,有为实现自身理论和见解的独特的治疗法则,有独特具体的操作技法和方法,有经过创立者和传承者多年实践和验证得到的治疗结果

5、”,只有符合这些特点才可以说形成一个派别。目前,在国内流传并有影响的“脏腑按摩”流派主要有广东深圳骆仲遥的“骆氏腹诊推拿”、河北保定段朝阳的“段氏脏腑按摩”和王雅儒的“脏腑图点穴”、天津胡秀璋的“胡氏腹部推拿”(源于保定“安纯如腹部按摩”)、河南郑州鲁淑娥的“鲁氏腹部推拿”、山西运城杨德恩的“揉肚疗法”等等,这些按摩技法都应归属于“脏腑按摩”。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色,有着不同的历史传承,因而也应该属于不同的流派。如:“骆氏腹诊推拿”具有独特的腹诊方法,并有自己独特摩法;段氏脏腑按摩有“百病皆可从气论治”的独特原理和“翻江倒海”、“健脾和胃”、“疏肝利胆”等独特的腹部按摩技法;“脏腑图点穴”独有“

6、澜门”一穴和腹部逐穴方通的操作法则;“揉肚疗法”以下腹部作为重点治疗部位的原理和操作手法等,这些流派在某些方面虽有相同之处,但各自又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各具特色,自成一家,大大丰富了中医“脏腑按摩”的内容。近年来,因笔者的兴趣和爱好,对流行于当前社会的“脏腑推拿按摩疗法”的发展时刻关注,并不断对国内的个个不同流派进行了解、学习和借鉴。现只将发源和流传于河北省保定区域内的几个脏腑推拿按摩流派根据笔者的了解情况归结如下,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指正。一、脏腑图点穴疗法该疗法创始人是王文老医师,河北省雄县人(约公元18401930年),享年87岁。早年以种烟叶为生,身长鹤立,性情耿介,不芍取与,落落寡言。中年

7、因患咯血病,养病于亲戚家,遇一游方道人,用推按方法为其治好了咯血之病,并授于推按精义一书。王文得书,如获至宝,朝夕钻研,数年不辍。尽明其精奥,即以推按为人治病,内、外、正骨、顽疾沉疴,应手辙愈,遨游于河北津沾各县,名闻遐迩。一生所收门徒只一人,是河北省雄县的王雅儒老医师,王雅儒继承其先师王文老先生的脏腑推按疗法,并接受了推按精义的宗旨及其学术观点,运用于临床实践,1962年由王雅儒名医师口述,其子王振国笔录,濮卿和先生系统整理、编辑,经河北省中医研究院审阅,正式出版了推按疗法专著脏腑图点穴按摩法一书。这是按摩推拿疗法的一种。此种疗法是根据经络穴位和脏腑部位,用点穴方法,从脏腑着手,调理脏腑气分

8、,恢复脏腑机能,故其书名为脏腑图点穴按摩法。它既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也治疗一些四肢和头面部的内科和外科方面的疾病,对妇科和小儿科,也有它适应症。根据笔者的了解,近年来“脏腑图点穴疗法”在国内的兴起,是在网络上出现王雅儒在1962年著的脏腑图点穴按摩法一书的电子版后出现的。 脏腑图点穴疗法亦被当今人多传为道家脏腑点穴术,目前多传到养生馆或按摩院一类场所,多用来做养生保健,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但真正的技术也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仍然发挥其治疗疾病的功效。目前与“脏腑图点穴疗法”类似的相关书籍有:1981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董好魁、李恩复著脏腑经络按摩。2009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山东人王英华

9、著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2006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北京人杨理存、王彦玲著杨氏脏腑经络点穴疗法。综上可见,起源于保定地区的“脏腑图点穴疗法”目前在社会上的影响是最广泛的,传播面也是最大的一个流派,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占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地位。二、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是段树林(19281998)从保定陈国华师父(生卒不详)那里继承来的。一九五八年,段树林身患肝硬化腹水,病情危重,多方医治无效,在走投无路之时,偶遇一人,经其介绍,求治于在保定市开设门诊的陈国华先生。陈国华先生自幼随其舅舅学习脏腑按摩之术,相传其外祖父曾经为清朝宫廷御医,但现已无法考证。陈国华先生用按摩之法为段树林

10、施治数日,疾病渐愈。段树林身体会和亲眼目睹诸多沉疴顽疾被陈先生手到病除,深感此术之神奇,遂留心学习。因二人相处日久,感情渐深,后来又得到了陈国华先生的点拨。段树林身体恢复后,随给乡里人们按摩治病,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被当地人称为“摸医生”。他在给人治病的同时还特别重注学习,阅读了许多按摩书籍,不断实践研究,使这一按摩技法更趋于完善。八十年代,经过考试获得了农村医生证书,后又被县医院聘请开设了按摩科。段树林之侄子段朝阳先生1991年师范院校毕业后,便利用业余时间跟随其学习脏腑按摩技法。经过段树林三年多的言传身教,段朝阳基本将他的治疗手法和多种脏腑疾病的治疗方法继承下来,得脏腑按摩之真谛,并记录了

11、大量的口述经验笔记和临床体会。后经段树林首肯,破密不外传之家训,历尽艰辛,对这一技法进行了抢救性挖掘整理,经过多年努力,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创立“段氏脏腑按摩疗法”,并著段氏脏腑按摩技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发行)和段氏脏腑保健按摩(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发行),将这一独特的中医脏腑按摩疗法公布于众,奉献社会,大大丰富了当今流传的脏腑按摩流派,使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疗法重放异彩。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源于宫廷,传于民间,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众多医家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中智慧的结晶,是祖国传统按摩医学的精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秉承中华五千

12、年按摩医学精髓,遵循 “治病求本” 和 “扶正祛邪” 的治疗原则,依据 “百病生于气”、“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百病多由痰作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诸病皆可从肝治”、“五脏病穷必及肾”等中医理论,以独到的按摩理论为指导,运用奇特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腹部经穴和腹腔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健脾胃以生化气血,疏肝胆以调畅气机,并化解消散清除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衡导致的滞留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内的病气、瘀血、痰饮、水湿、宿食等病理产物,全面修复和提高损伤的经络和脏腑组织器官机能,使人体气血旺盛、经脉畅通、阴阳平衡,故疑难杂证,按之皆愈,偶一不愈,病已转轻,成为以调理脏腑为主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

13、上乘中医按摩技法。因其具有成熟且独到的理论和技法而自成一派,雄居于中医按摩技法之林,引领未来中医按摩发展的趋势,被称为排毒养生保健按摩绝技、中医按摩之瑰宝。段氏脏腑按摩技法是目前社会上出版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以“脏腑按摩”命名的中医按摩专著,已成为国内“脏腑推拿”流派的代表,在全国按摩界和社会上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并被后出版的多种按摩类书籍为“脏腑推拿按摩”一派的典型技术所收集,对提高保定市按摩技术在国内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为推动保定市中医按摩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为保定的中医按摩业添光增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保定“脏腑推拿疗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流派,并且具有典型代表性。

14、三、安氏腹部按摩术“安氏腹部按摩术”为河北保定高阳安纯如所传。网络上关于安纯如先生和有关他的按摩技法的信息资料很少,现将看到的相关资料采集如下。安纯如先生一生有三大亲传弟子刘希增、胡秀璋、袁证道三人,曾名扬京津沪间。刘希增长子刘文成在天津 今晚报发表的再谈中医腹部按摩文章中对安纯如一派的由来进行简单的介绍,他提到“河北省安阳县的安纯如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按摩大师,也是腹部按摩术的卓越传承者。幼年时曾随舅父出家到山西五台山普济寺修行。期间,跟随寺内僧人学习了中国传统的按摩医术,特别掌握了腹部按摩这一独特的医疗技术。后尊其师父教诲还俗下山,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中医郎中,行医数十年,救治民众无以数计

15、。”这一说法应该是最可靠的。有人称安纯如为道长之说应该不妥,此说安纯如应该为僧人。文中并对安纯如腹部按摩术的理与法为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写道“推拿、经络按摩是用两手或一只手来完成操作,而腹部按摩则必须由医者左右二手的共同配合来完成。施术时,患者取仰卧位平躺在床上,医师立于患者之左侧。先是用右手从患者的胸膈骨处往下寻到腹部中线,将掌跟按在的腹部中线上、中、下三脘的具体穴位上,使患者腹中之气聚拢在掌跟下。待手下有气动感觉时,医者将右手掌跟轻轻抬起,并将左手的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轻放在右手掌跟的气动处,同时医者右手的掌跟再紧紧按压在这三个手指的指背上开始治疗(在腹部按摩中,医者的右手动作称为“按”

16、,左手动作称为“摩”。其功能,一是通过按法,调整患者呼吸,使患者身体放松,尽快达到“入静”状态,并将患者体内之气迅速聚于医师手下,为探病和治疗提供基础;二是通过摩法,寻出患者病症的具体位置,尔后再按照分属经络,对症施治)。”这些文字信息可以说是非常珍贵难得的,对研究该流派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刘文成还提到其父刘希增经过多年临床又对此术得以发展,并形成了“刘氏腹部按摩术”,在天津得以传承。另外,天津今晚报刊登仲一轩写的胡秀璋的“胡氏腹部推拿”报道中写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推拿按摩科主任胡秀璋(1914-1984),是著名的按摩专家,早年受业于河北高阳七代世传推拿大师安纯如先生门下,学习腹部按摩,他勤奋好学,刻苦训练,颇得真传。其后又拜河南开封府石汉卿先生为师,学习外伤按摩,并潜心尽收历代推拿著述,勤求博采,撷取众家手法之长,不断丰富自己的治疗手法,临床应用疗效显著,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胡氏腹部推拿”,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