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8148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础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方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结果惠及全体人民。全方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方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方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镇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友好发展、统筹我国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步骤、各个方面相协调。可连续发展

2、,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友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方面进步和人的全方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需着力提升经济增加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停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连续性。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

3、需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要牢靠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2、要牢靠树立节省资源的观念;3、要牢靠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停探索、不停创新、不停跃升、不停形成共识和协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主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础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进教育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标、内涵和要求的总体见解

4、和根本看法,它不但包含要发展教育,而且包含为何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以为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要大力推进教育当代化,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停满足大家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这正表现了“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有关发展的要求,表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进办学

5、条件,加紧教育当代化步伐,不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2、要主动深化教育改革,全方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确保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主动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方面推进教育创新,不停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加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3、要建设高素质老师队伍,扎实教育发展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老师是优秀文化的关键传输者,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全方面提升老师队伍整体素质,扎实教育发展的基石,推进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4、要坚持以人为本,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关键内容;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主要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必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方面实施素质教育,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学生全部成人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