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77077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攻坚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j):麻鞋。缟(go):白绢,鲁人用缟做帽子。履(l):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xin):赤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而欲徙于越(_)(2)或谓之曰(_) (3)以子之所长(_)(_)2翻译下列句子。(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_(2)以子之所长,游于

2、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_3那个人劝阻鲁人徙越的理由是什么?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2. 阅读训练。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选自列子(注释)善:擅长,善于。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峨峨:高。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若:好像。洋洋:形容广大的样子。所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必:一定。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地知道。谓:认为。觉得

3、。知音:本义指能听懂琴声的人,这里指理解自己心意、志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绝弦: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不复鼓:再也不弹琴。复:再,重新。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1)伯牙善鼓琴 善:_鼓:_(2)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_若:_(3)乃破琴绝弦 乃:_绝:_2请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主要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起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3. 课内阅读。蜀

4、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宝贝)B.拊掌大笑(拍手)C.今乃掉尾而斗(翘起尾巴)D.处士笑而然之(认为是错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A.艺术也是源于生活的,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B.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可以不符合实际C.知错就改是一种可

5、贵的精神品质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_则晨去夕反_此为小物_何足甚耽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_的人。5.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小题。童趣(节选)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

6、,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下面词句没有“看”的意思的一项是( )A.定神细视 B.神游其中 C.见二虫斗 D.观之正浓2让作者觉得有趣的事情是( )(多选题)A.神游土墙花台 B.挑逗虫蚁 C.观二虫斗 D.鞭蛤蟆3读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我们仿佛看到_。6. 文言文阅读。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说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7、注释:何许:什么地方。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因:因此,因而;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甚解:刻意求深的意思;嗜酒:非常爱好喝酒;亲旧:亲戚朋友;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或:有的、有时;置酒:准备酒。1请你说出五柳先生名号的来历。_2五柳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请你简述他的几个特点,并说说自己喜欢五柳先生的什么特点。_7. 文言文阅读。1杨震“四知”杨震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

8、者或欲令治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字词解释:迁:_之:_举:_ 谒见:_ 遗:_知:_何谓:_公:_或:_治:_2公孙仪不受鱼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字词解释:相:_嗜:_谏:_唯:_色:_ 枉:_给:_3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

9、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字词解释:或:_诸:_弗:_ 尔:_ 与:_4拷打羊皮露真相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于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ji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xi,惠曰:“知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字词解释:负:_薪:_释:_且:_藉:_ 未果:_ 讼:_咸:_遣:_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10、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绝”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请将对应意义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D气息中止,死亡 E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斩尽杀绝(_)悲痛欲绝(_)破琴绝弦(_)超群绝技(_)2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少 选 之 间 而 志 在 流 水,钟 子 期 又 曰:“善 哉 乎 鼓 琴,汤 汤 乎 若 流 水 。”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人们通常用“_”这一成语比喻知

11、音难遇或乐曲高妙。9. 课内阅读展示。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加点的词。(1)惟弈秋之为听。(_)(2) 思援弓缴而射之。(_)(3) 虽与之俱学。(_)2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使/弈秋/诲/二人弈。(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_)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_)的语气。A疑问 B反问 C否定 D肯定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10. 阅读理解。一轴鼠画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皆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摘自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注释)东安:县名,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