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76663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式微》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教学设计课题 式微单元三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诗经。2、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3、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传承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是我国第一 听讲了解诗部诗歌总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诗经中的一首 经、课下阅诗式微,从而开启我们学习诗经的一把钥 读诗经。 匙。让 学 生 快 速 走进文本,吸引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称“诗”,汉代时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 篇诗歌,又

2、称“诗 三百”。1、诗经的分类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民谣、土乐,有十五国风,160 篇,大多数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 色。“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根据音学 生 默 读 感 知。阅读了解诗 经了解诗经的分类、形式、方法、 内容。便于更好的理解诗 歌 内 容 和 主 题。节、律吕分为大雅、小雅,共 105 篇,多为贵族、 士大夫所作。“颂”多采用庙堂祭祀舞曲,有商颂、周颂、 鲁颂, 共 40 篇。“风”代表着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与屈 原的离骚并称“风骚”。2、诗经“六艺”“六艺” 即“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

3、“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 中共有 十五国风。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 般看作“正声”。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 商颂。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即比喻。如魏风硕鼠通篇用比。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3、诗经的题材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形式多样,题材十分广泛,它反映了周的建国、周初的经济制度、生产状况以及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少民间创作还揭露了统治阶层的剥削丑行, 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再现了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悲

4、喜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从整体上来看,它也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史诗。是周代社会的 一面镜子。二、注释:式:作语助。微:昧,黄昏。胡:为什么。微:非。中露:露中。露水之中。倒文以协韵。躬:身体。三、诗歌大意: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不是为了官家事,怎会顶风又饮露!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不是为了老爷们,怎会污泥沾满身!四、诗歌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微,是指减弱,也就是天色将要黑,却还没有黑下来的时候。白天明亮的日光渐渐的减弱下学生记忆理解学生齐读添加词语注释,帮助了解诗意。诗歌大意让学生更系统的了解这首诗。来,可是被等待的那个人,却还没有回来。用“微”字,来写这种天色的变

5、化,而不是用“暗”、“黑”这种表示状态的词,其实是描写了一种等待的过程。因为等待而关注了天色的变化,又因为天色渐晚而心生焦虑,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会发问“胡不归?”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呢?这句话的重点,在“胡”上面,因为天晚,所以按照常理,应该是归去的,可是却没有,那么自然 是发生了一些什么。“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五、仔细品味1.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受奴役者的非人处

6、境以及他们对统治 者的满腔愤懑之情。2.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明确: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 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学生理解培养学生欣赏诗歌 的 方 法 和 能 力。理解诗歌主题六、艺术特色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

7、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 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七、细读品味理解力这首诗的意思后,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 次领悟诗的意境。式微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 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 中!八、拓展延伸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后,让我们欣赏诗经 中的其他诗歌,品味诗经的经典魅力。静女学生思考理解理解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8、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 美,美人之贻。【注释】静:贞静娴雅。姝:美丽。城隅:城角。爱:同“菱”,隐藏。踟蹰:犹豫徘徊。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笔管,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炜:红色的光彩。说怿(yu y):喜悦。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洵:诚然, 确实。异:特殊。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 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 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 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1)解释加黑词语的意思。俟我于城隅贻我彤管(2)“搔“搔首踟蹰

9、”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3)“说怿女美”,这里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 彤管的喜爱吗?(4)这首诗与课文中的两首诗在主题上有什么朗读、理解课下阅读以读促进诗歌主题的理解。增大阅读量,对诗经有一个更 加 全 面 的 理 解。共同之处?参考答案:(1)等待;赠给(2)“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的焦灼、紧张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我”对“静 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3)“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男青年托物抒情,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姑娘的喜爱之情。(4)都表现了真挚、纯洁的爱情。九、方法归纳诗歌鉴赏方法: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

10、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 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 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 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 怀远的秋思。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

11、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 解诗答题。十、作业: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触类旁通课下阅读诗经,希望我们在诗经中 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阅读、理解,学会方法课堂小结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诗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一连串学生默读感知再次感知整首诗的主题内涵。的疑问、质问,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板书式微诗经 邶风式微学生记笔记再次感知诗歌意境主题对首诗的结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 知。君之故天晚不归苦于劳役君之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