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7606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气候综合题专题练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大气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台风常形成在温度超过26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以下列图为2021年9月14日*时刻亚洲局部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阴影局部为台风大风围区(1) 简述图中H、L两个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6分)(2) 分析图中台风大风区主要出现在图中阴影区的原因。(6分)(3) 试预测图中市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6分)2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1) 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4分)(2) 描述A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3以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的是_

2、。(2分)4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6分)3读图文资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方案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方案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工程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4分)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4分)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

3、基因特性。(6分)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纳米比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枯燥的沙漠之一,分布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地带,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长达2100千米。遍布的沙丘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成 串,单一的沙丘长达16-32千米,高240米。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极小,几乎无降雨,但空气总是到达或近饱和。纳米布沙漠植物稀少,但在海岸地带可见多肉质植物。读图11。 (1)分析纳米布沙漠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长达2000多千米的主要原因。 (6分)(2)纳米布沙漠上的沙丘多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成事,解释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 (4分)(

4、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阐释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昼夜气温变化极小的原因。 (6分)(4)纳米布沙漠沿海可见肉质植物,推测其沿海肉质植物能够顽强生长的水分条件。(4分)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展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爆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以下列图为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

5、源地和运动方向。(6分)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6分)3岛五指山海拔1867米地区白天雷暴活动明显多于周边地区。从地形角度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4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它灾害。假设你方案暑假到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衍生灾害.(4分)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形区,平均海拔 2400 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缺乏 1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中广泛分

6、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以下列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8分)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8分)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8分)7读*月*日14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答复以下问题。1比较乙地和丙地的风力和风向。(4分)2判断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3判断图中甲处锋面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6分)4图中虚线

7、处能否形成锋面.请说出判断依据。(4分)82021年2月,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2021年俄罗斯世界杯,索契也将作为比赛会场之一。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读索契的位置示意图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完成以下各题。(1)结合上图,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6分)(2)结合索契气候资料图,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4分)(3)结合材料分析索契作为冬奥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4分)(4)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6分)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比较甲、乙两地在

8、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2)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6分)10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城市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材料二:*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材料三:以下列图城市水循环示意图。1比较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原因。

9、 (4分)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涝的原因。 (4分)3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涝。试分析解决城市涝问题的措施。(6分). z.-参考答案11H天气系统:9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南移,亚欧大陆北部纬度较高地区(如蒙古高原)气温降低,空气下沉形成冷高压系统。L天气系统:9月中旬,太阳直射点虽然在南移,但仍在北半球,距离图示L天气系统所在地区仍较近,该地区纬度较低,仍保持较高的气温,气流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系统。2图中阴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风力等级高;海洋区域,下垫面摩擦力小。(答出两点即可)3冷锋降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增大

10、,可能出现降水。【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天气系统的判读。【详解】1H为冷高压中心、L为热低压中心,它们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密切相关。H天气系统:9月14日,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亚欧大陆北部纬度较高的地区(如蒙古高原)气温迅速降低,空气受冷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系统。L天气系统:9月14日,太阳直射点虽然在南移,但仍在北半球,该地区纬度较低,距离图示L天气系统所在地区仍较近,仍保持较高的气温,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热低压系统。2分析图中台风大风区主要出现在图中阴影区的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摩擦力是影响风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图中阴影区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

11、力强,风力等级高;海洋区域,下垫面性质单一,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3图中显示冷锋即将降临,冷锋过境时,将会出现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增大,可能出现降水。2(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每日日照时数长。(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半年多雨,冬半年少雨。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部的东南季风控制,枯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枯燥少雨)。(3)(4)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比照拟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

12、,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解析】【分析】考察气候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日照时数较短,中部、西部较长。甲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2A地位于澳大利亚的北部,夏半年东北信风南移过赤道,风向偏转形成西北季风,给A地带去大量降水;冬季A地受到来自澳大利亚陆的东南风的影响,降水少。3C地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地、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7月份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该地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是地。地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

13、热带沙漠气候。应选。4D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岭淮河以南,其差异的原因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小的角度分析。我国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也最典型。31 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2 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部是面积广阔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于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3原因:绿化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本地原有的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开展的作用。特性:比本地

14、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有利于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北非荒漠化的防治。【详解】1此题主要考察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非洲的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绿色长城以北的沙漠地带是热带沙漠区,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2此题主要考察影响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部的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少雨,蒸发量很大,地表严重缺乏水分,不利于植被生长,形成荒漠;北部是面积广阔的撒哈拉沙漠,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3绿色长城的主要作用是

15、遏制荒漠化的蔓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才能有效遏制荒漠化。而这里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与热带沙漠气候的交接地带,旱季干旱缺水,土壤水分含量低,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且无法密集生长,所以要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来遏制荒漠化开展。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可见该类树种的根本特性: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能够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41纳米布沙漠因热带沙漠气候而形成;流经非洲西南沿岸的本格拉寒流对纳 米布沙漠气候形成起着重要降温减湿作用。因而本格拉寒流流经的沿 岸形成沙漠,本格拉寒流流程较长,纳米布沙漠也延伸了 2000多千米。 2南回归线穿过纳米布沙漠中部,纳米布沙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东南信风成为纳米布沙漠的盛行风。在东南信风的长期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沙丘顺风向从北一西北向南一东南排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