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造型发展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6499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造型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汽车造型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汽车造型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造型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造型发展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造型发展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加。除了以往人们买车时关注的实用性,汽车的外形设计也成了车族们所最为关注的因素。就如汽车造型大师乔治亚罗所言:“造型设计决定这一款车的命运,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汽车的造型是尤为重要的。迈入2010回顾一百多年来汽车外观造型的变化才发觉汽车已经变了那么多。人们的用车习惯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以国内目前还不算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为例,从刚开始的崇尚实用为主,到如今的崇尚舒适;从完全摒弃两厢车到两厢车大行其道,汽车造型的发展也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取向和实际要求。如今再来细细品味汽车造型走过的路程,也别有一番滋味。汽车作为一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

2、它的外形,外形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厂商的命运。汽车的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做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汽车造型主要涉及科学和艺术两大方面。设计师需要懂得车身结构、制造工艺要求、空气动力学、人机工程

3、学、工程材料学、机械制图学、声学和光学知识。同时,设计师更需要有高雅的艺术品味和丰富的艺术知识,如造型的视觉规律原理、绘画、雕塑、图案学、色彩学等等。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汽车造型便开始了其漫长的进化之路。从整体来看,一百多年来,汽车造型的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流线型汽车,船型汽车,楔型汽车到现在的复合型汽车等。下面就具体看一下汽车造型的发展史。马车型汽车汽车造型的开始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当西方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

4、。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箱型汽车设计的民主运动箱型汽车投入使用是建立在巴德制造工艺与流水线结合的基础上,以福特T型车为主,19151930年代,箱型车一直都唱主角。1915年,福特T型车首次将简陋的帆布篷换成木制框架的箱型车身,宣布了车身外形设计的开端。满足了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随着汽车从富人的玩具变成了平民运输代步的工具,乘客舱的后面加设了行李舱,形成了箱型车方方正正的

5、造型。在大型豪华车领域,为打破箱型的单调和呆板,色彩、图案与装饰已成为造型之焦点,192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建立“色彩与艺术”部,哈里厄尔出任主管,标志着职业造型设计师走人汽车行业。甲壳虫型汽车1934年,流体力学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采用模型汽车在风洞中试验的方法测量了各种车身的空气阻力,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试验。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首先采用了流线形的车身外形设计。1937年,德国设计天才费尔南德保时捷开始设计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从20世纪30年代流线形汽车开始普及到40年代末的20年间,是甲壳虫形汽车的“黄金时代”。流线型汽车最佳的精神安慰流线型风格起源于1920年代末,直到195

6、0年代,在长达二十余年中,风靡整个设计领域。从最初的飞机到火车、汽车,从电冰箱到吸尘器,从口红到饮料瓶,流线型风格成为带动销售最典型的因素。流线型风格起源于欧洲。设计师将飞机设计中的空气动力学概念引入汽车,以降低风阻提高速度。钢板冲压工艺的出现为流线型汽车大批量生产提供了条件。但将流线型风格发扬光大的却是美国人。汽车的物质功能正好与当时人们渴望飞奔、逃离现实的原始欲望相吻合。著名的Firebird概念车就是这一主题的综合体现。它在精神方面的价值大于它在物质方面的价值。船型汽车商业性设计船型车是吸取甲虫型后排舒适性与横风稳定性两方面教训,重新挖掘箱型车的布局优点而问世的。如1953年克莱斯勒Ne

7、wYorker、1949年福特V8等,由于启动性能、舒适性与布局合理性等综合性能最优,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汽车设计的蓝本。五十年代是船型车盛行的年代,那时的汽车宽敞、华丽,但耗油多,功能也不尽完善。船型汽车主要特征是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明显分三段,称“三厢式”,船型车外表简洁,为各种巴洛克风格的装饰件提供了尽隋发挥的舞台。由凯迪拉克首先推出的所谓飞行梦幻风格,灵感来自飞机、火箭等飞行器。汽车被加上尾鳍,车棚光滑地从车前沿向后掠过,尾鳍从车身中伸出,形成喷气飞机喷火口的形状,让它成为一种喷气时代高速度的标志。例如凯迪拉克的埃多拉多车,在汽车两侧、尾部装上尾翼、垂翼、水平翼等,而车头模仿鱼雷、

8、火箭。这些噱头注定是昙花一现,毫无功能意义可言。楔型汽车享乐主义楔形是汽车界追求速度的高潮,无论功能还是造型,楔形都是完美的,既适于高速安全行驶,又富于动感和冲劲。其主要特征是前低后高,头尖如楔。不少车型为了追求动感,在车头作楔形效果,为后来的现代复合型汽车提供了基础。1960年代是楔型汽车的天下,消费社会具有“年轻化”特色。当时福特公司项目主管艾柯卡看准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极力推动野马项目的实施,1962年,福特开始研发了野马的第一辆概念车野马I型车,取名自在二战中富有传奇色彩的北美P57型野马战斗机。野马车开创了中低档日常用车跑车化的新局面,其影响至今。它的初次亮相是在1962年10月,

9、赛车手丹格尼(DanGumey。)驾着它参加了在纽约举办的美国汽车大奖赛。复合型汽车多元化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应运而生的便是复合型汽车。1965年,拉尔夫那达在任何速度都不安全中指出那些巨大的美国轿车:“虽然装饰华贵,但不安全又浪费能源,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预示了一个更加理性的时代的来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汽车造型也大多饱满圆润,个别地方如腰线部分加入棱线,而前后灯等多位异形灯,不规则多变型,软中带硬。我们看到一个注重线条与面的时代正悄然而至。回顾整个汽车大工业时期,汽车造型具有的典型的文化特征,即汽车的造型美感确实是“超功利性”的,而这种“超功利性”必须建立在

10、其“功利性”上,必须满足技术实现与实用功能实现的大前提。功利性与超功利性缺一不可,而人对超功利性美感的追求是一直不懈的终极追求,这是汽车造型发展及引发下一场设计革命的根本内因之一。船型汽车时“商业主义”让我们认识到,设计师能敏锐捕捉到潜在的消费意向不够,还要发挥设计的引导作用,走健康、合理之路,“设计追随销售”是商品社会的顽疾,设计要超越此境地,才能回到为人类设计的本原。所有的新思想在取得了主流的位置之后,总会面临着下一个时代更进步的思想的挑战。19世纪末,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辉煌成果引发了新艺术运动那样的反叛型设计思潮。而世纪初期萌芽的包豪斯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到了四、五十年代已经演变成为了现代设计思想的主流。但是它强烈地主张纯粹的理性化和经济性观点,完全否定了人性的心理需求,这种设计思维模式使人们感受到的是烦躁不安。到了1960年代初期,社会上已经开始出现了逆反现象。时代的思想内涵也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而得以向前推进。相信在新世纪里必定将引发一场新的思想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