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语故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6410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成语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成语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成语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成语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成语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成语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成语故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成语故事中考成语故事1 之乎者也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打算拓展外城。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望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知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出处文莹湘山野录古汉语的文言虚词,借为讽刺人说话喜爱咬文嚼字,不讲实际。 宋文莹湘山野录中卷:(太祖)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

2、乎者也助得甚事?”中考成语故事2 死而不朽 说明:指身虽死而声名、事业长存。 成语故事: 公元前4年,鲁国的大夫穆叔奉命到晋国去访问。晋国的卿范宣子接待了他,并且与他交谈起来。范宣子问穆叔道:“古人有话说:死而不朽。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穆叔不清晰范宣子提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没有立刻口答。范宣子以为穆叔答不上,得意他说:“我的祖先,虞舜前是陶唐氏,夏朗后是御龙氏,在商朗是象韦氏,在周朝则是唐社氏。周王室衰败以后,由晋国主持中原的盟会,执政的是范氏。所谓死而不朽,唯恐说的就是这个吧!”穆叔听他这样说,觉得很不中听,便说:“据我所听到的,这叫做世禄,也就是世世代代享受禄位,而不是不朽。鲁国有一位已

3、经去世的大夫,叫藏文种。死了以后,他的话世世代代没有被人们废弃。所谓不朽。说的是这个吧。”他接他又说:“我听说,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假如能做到这样,虽然死了也久久不会被人们废弃。这叫做三不朽。若只是保存和接受姓氏,用来守住宗庙,世世代代不断绝祭祀,那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不能说是不朽。中考成语故事3 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学问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从中吸取了丰富的学问,学

4、问大有进步。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岁的时候,曾有人举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旧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当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经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志向: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飘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

5、,他们最终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方有志之士,刚好振作。中考成语故事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汉献帝时,曹操独揽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次,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孙权,孔融(孔子后代)反对,劝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听,孔融便在背地里发了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常与孔融不睦,得知这个状况后,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报告,并挑拨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祢衡对您无理谩骂,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听,大怒

6、,当即下令将孔融全家抓起来一并处死。 孔融被捕时,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个个胆怯得不行,但是他的两个八、九岁的孩子却在那儿玩琢钉的嬉戏,没有一点惶恐的样子。家人以为孩子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们赶快逃跑。孔融也对执行逮捕任务的使者请求说:“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两个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说:“爸爸,你不要请求了,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请求有什么用?”结果,两个孩子镇定自若地和父亲一起被抓去处死。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语用,比方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亦不能保全。中考成语故事5 道听途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

7、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行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行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也许是3只鸭子吧。”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始终加到10只。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削减一些不行吗?” 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丈长。”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行能的。”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那也许有丈长吧。” 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丈长、1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

8、掉下来的。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先秦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依据的传闻。中考成语故事6盲人摸象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非常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许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化诱导他们。镜面王叮嘱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

9、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叮嘱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立刻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其次天上午,镜面王召集全部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窃窃私语,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忽然宁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解并描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

10、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当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的确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如同簸箕。最终,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辩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论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的确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

11、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比方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阅历,就乱加揣测,想做出全面的推断。中考成语故事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时期,有一个名将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作战特别英勇,被称为“飞将军”。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猎,突然发觉草丛中蹲伏着一只猛虎。李广连忙弯弓搭箭,聚精会神,用完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肯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细致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态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入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入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异,他不信任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

12、是想再试一试。他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的箭头破裂了,有的箭杆折断了,而大石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人们对这件事情感到怀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学者扬雄。扬雄回答说:“假如诚意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中考成语故事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专擅长人物画。一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托付,画一幅九耀星君图。他专心将图用笔勾好,人物活灵活现,衣带飘飘,宛若仙姿,只剩下着色最终一道工序。恰好此时有挚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细致看了好一会,觉得还算满足,便对弟子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色,你们须当心些,不要着错了颜色,我去挚友家有

13、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孙知微走后,弟子们围住画,反复观看老师用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高妙,相互沟通心得。 有人说:“你看那水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而威。”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综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人肃然起敬。” 其中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弟子,平常特地卖弄小聪慧,喜爱哗众取宠,只有他一个人装腔作势地一言不发。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非这幅画有什么缺欠?” 童仁益故作高深地说:“水暖星君身边的童子神态很传神,只是他手中的水晶瓶似乎少了点东西。” 众弟子说:“没发觉少什么呀。” 童仁益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在瓶中画一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或许是急于出门,来不及画好

14、,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色吧。” 童仁益说着,专心在瓶口画了一枝明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挚友家回来,发觉重子手中的瓶子生出一朵莲花,又气又笑地说:“这是谁干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足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童子手中的瓶子,是水暖星君用来降服水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一般装花的瓶,岂不成了天大笑话。”说着,把画撕个粉碎。 众弟子看着童仁益,静默低头不语。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本想耍弄聪慧,结果做了蠢事。中考成语故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西汉的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举荐了擅长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

15、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愿就范,就同萧何协商。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成功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举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方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造成。中考成语故事10拔苗助长古宋国有个人,他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很乏累的样子回了家对家人说:“今日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听说后连忙到地里去看苗,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方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中考成语故事11 精忠报国释义细心忠诚;报效祖国。语出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成语故事 2岁的岳飞已经是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他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 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 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