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66181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单元测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单元测试一、2016冀州中学周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送,行丧冢庐三年,繇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馀。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专以振施贫穷赴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埽除沐浴,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

2、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彻去酒食。”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毕葬。其周急待人如此。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亦足矣。”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更

3、始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君,何壹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涉欲亡去,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涉,悬之长安市。(节选自汉书原涉传,有删改)注赙(f):送财物助人办丧事。昳(di):太阳偏西。劳俫:劝勉。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B天下殷富

4、/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文言断句的题目,要注意考虑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以此判断语句的停顿点。如“殷富”的主语是“天下”,其后要停顿;“二千石”是修饰“死官”的,中间不能断开;而“受”的主语是“妻子”、宾语是“之”,可以判断“妻子”前、“之”后要停顿。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冢庐”指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

5、护坟墓而盖的屋舍。B“吊”指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C“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此后重要性减少。D“长安”为古都城名,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汉高祖七年定都于此,隋、唐、北宋等朝也于此定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北宋未在长安定都,其都城为汴京。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退还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母亲生病的那一家避居在里宅,便去看望,得

6、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屠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一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屠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说的是“斫伤屠者,亡”,意思是原涉的家奴用刀砍伤屠夫并且逃跑了,选项中的“致其死亡”错误。且根据原文,“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可知尹公大怒还有原涉没有拜见他的缘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7、)(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5分)译文:_(2)申屠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5分)译文:_答案(1)这时茂陵的守令是刚上任的尹公,原涉没有去拜访过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大为恼怒。(2)申屠建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解析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1)是时,这时。视事,刚上任。谒,拜访。(2)耻,意动用法,以之为耻。阳通“佯”,假意。易,改变。参考译文原涉,字巨先。其祖父在汉武帝时以豪杰的身份从阳翟迁徙到茂陵。原涉的父亲在汉哀帝时担任南阳太守。当时

8、天下非常富裕,担任大的郡县的太守死在官位上,所收到人家送来助办丧事的钱财都在千万以上,妻子儿女全数得到这笔钱,便可以用来置办产业。当时又很少有人能够为死者守丧三年的。等到原涉的父亲死后,原涉不仅退还了南阳郡人赠送的助丧钱财,还住进了冢庐,为父亲守了三年丧,因此他在京城有很大的名声。由于受到大司徒史丹的推荐,说他能处理繁难事务,原涉便当上了谷口县令,当时他才二十多岁。谷口县的百姓早就听到过原涉的名声,他没有发什么号令,谷口就安定了。原涉专门将赈济施舍穷人和为人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要务。有人设宴请原涉,原涉刚到里门,客人中就有人告诉他说,他所知道的母亲有病的那一家,现在因病避居在里宅。原涉立即前往探

9、望。敲开门,听到家中有哭丧声,原涉于是进去吊唁,又询问治丧的情况。这个人家里一无所有,原涉说:“只管打扫台阶和沐浴更衣,等着我。”回到宴会的主人那里,对宾客叹息说:“人家母亲去世了,躺在地上不能收殓,我怎么有心思享用这些酒食啊!请撤去酒席吧。”宾客都争着问应该买些什么,原涉于是侧着身子席地而坐,削好木简开出了一份购物清单,详细地记下所需的衣服、寿被、棺材,甚至小到死者口中所含的物件,分交给宾客准备。宾客们分头奔走购买,到太阳偏西时都又回来会集。原涉亲自检查完毕,对宴请的主人说:“现在能接受您的赐宴了。”大家一起喝完了酒吃完了饭,只有原涉一人没有吃饱,就载着棺材等物件,率领宾客前去办丧事的人家,

10、为死者入殓,劝慰家人,把丧事全部办完了。原涉就是这样急人之难、诚心待人的。原涉派仆人到集市上买肉,仆人仗着原涉的气势和屠夫争吵,用刀砍伤了屠夫,然后逃跑了。这时茂陵的守令是刚上任的尹公,原涉没有去拜访过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大为恼怒。他知道原涉是有名望的豪侠,想借这件事来显示威严,严肃风纪,他派了两个差役守候在原涉的家门两侧。到了中午,仆人还没有出来,差役便想杀了原涉再离开。原涉非常困窘不知该怎样做。恰好原涉约好一起扫墓的朋友乘着几十辆车到了,他们都是当地的豪杰,便一起去劝说尹公,尹公不听。这些豪杰就说:“原巨先的仆人犯法,不能缉拿归案,那就让原巨先本人脱衣自缚,到衙门前谢罪,这对维护您的威望也

11、足够了。”尹公答应了,原涉按照豪杰们所说的办法去谢罪,尹公让他仍穿着衣服回家去。更始帝的西屏将军申屠建请求原涉与他相见,对原涉大为器重。曾经捣毁原涉坟墓房舍的那个原茂陵守令尹公,现在做了申屠建的主簿。原涉本已不再怨恨尹公。当他从申屠建的官府出来时,尹公故意迎上去拦住拜见原涉,对原涉说:“改朝换代啦,不应当再怀着怨恨了!”原涉说:“尹君,你为何专把我当成鱼和肉任意宰割啊!”原涉因此而被激怒,便派宾客去刺杀了主簿尹公。原涉打算逃走,申屠建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我要和原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宾客把此话传给原涉,并让他去自首投案,向申屠建谢罪

12、。申屠建同意这样办。于是,宾客们便乘着几十辆车一同送原涉去监狱。申屠建派兵途中拦截,在车上将原涉拘捕,护送的车辆一时分头疾驰逃散,于是当即就将原涉问斩,头颅被悬挂到了长安市上。二、2016冀州中学热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勤政,而内耽宴嬉,外盘游畋。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臣等忝备谏官,不胜忧惕,伏愿稍减游纵,留心政道。伏闻陛下晨夜昵狎倡优,近习之徒,赏赐太厚。夫金缯所出,固民膏血,可使倡优无功滥被赐

13、与?愿节用之,以所馀备边,毋令有司重取百姓,天下之幸也。”帝不怿,顾宰相萧俛曰:“是皆何人?”俛曰:“谏官也。”帝意解,乃曰:“朕之阙,下能尽规,忠也。”因诏覃曰:“阁中殊不款款,后有为我言者,当见卿延英。”时阁中奏久废,至是,士相庆。宝历初,擢京兆尹。文宗召为翰林侍讲学士,进工部侍郎。覃于经术该深,谆笃守正,帝尤重之。覃从容奏曰:“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以正其阙。”从之。覃虽精经义,不喜文辞,病进士浮夸,建废其科,曰:“南北朝所以不治,文采胜质厚也。士惟用才,何必文辞。”又言:“文人多佻薄。”帝曰:“纯薄似赋性之异,奚特进士?且设是科二

14、百年,渠可易?”覃曰:“亦不可过有崇树。”帝尝谓百司不可使一日弛惰,因指香案炉曰:“此始华好,用久则晦,不治饰,何由复新?”覃曰:“救世之敝,在先责实。比皆不摄职事,此本于治平,人人无事,安逸致然。”帝曰:“要在谨法度而已。”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覃之侍讲,每以厚风俗、黜朋比再三为天子言,故终为相。然疾恶多所不容,世以为太过,惮之。以病乞去位,有诏解太子太师,许五日一入中书商量政事。俄罢为尚书左仆射。武宗初,李德裕复用,欲援覃共政,固辞,乃授司空,致仕,卒。(选自新唐书郑覃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5、3分)()A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B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C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D覃清正退约/与人未尝串狎/位相国/所居第不加饰/内无妾/媵女孙适崔皋官/裁九品卫佐帝/重其不昏权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可找出各项差异处,然后通过语法分析及句意理解,确定正误。如“位相国”中“位”为谓语,“相国”为宾语,指郑覃居相国之位,其前、后均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妾媵”为名词性词组,泛指侍妾,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D项。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