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6144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第1-30小题,每题1分,第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则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A B C D2每次考试可能都需要同学“冥思苦想”,此时直接参与该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细胞有多种细胞器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

2、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5.下列四组生物中,结构最相似的是( ) A. 变形虫、水绵、蓝藻B. 烟草、草履虫、烟草花叶病毒C. 念珠藻、颤藻、蓝球藻D. 念珠藻、衣藻、蓝球藻6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

3、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7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A麦芽糖、维生素D、磷脂 B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C糖原、淀粉酶、糖蛋白 DATP、DNA、RNA8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喷洒N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生长素类似物D喷洒生长激素9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叶绿体吸收CO2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D、肾小管细胞对NaCl的重吸收10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

4、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1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精细胞变形成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12在植物幼茎的向光性生长中,单侧光照的作用是A促进植物体合成生长素 B抑制背光侧细胞的生长C促进背光侧细胞的生长 D影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13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最终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A麦芽糖 B糖元 C纤维素 D乳糖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产生有

5、性生殖细胞 D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15. 研究人员分别对颤藻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种类核仁核膜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颤藻蛔虫A 颤藻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16大部分细胞的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物质直接提供A葡萄糖 B脂肪 C三磷酸腺苷D二磷酸腺苷 17甘氨酸(C2H5O2N)和另一种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二肽分子式为C7H12O5N2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 ) 18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着丝点的分裂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A减数分裂间期、减数分裂间期 B减

6、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C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9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蛋白质、 核酸、 细胞、 脂肪 B核酸、 蛋白质、细胞、糖类 C核酸、 蛋白质、 糖类、 细胞 D蛋白质、 核酸、 细胞、糖类20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 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21下列核苷酸中,不可能是 RNA水解产物的是 ( )2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

7、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精细胞变形成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23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A脱氧核糖核酸 B免疫球蛋白(抗体) C麦芽糖 D 纤维素24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病,不属于其致病原因的是A脂肪摄入过少 B脂蛋白合成受阻 C肝功能不好 D磷脂合成受阻 25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B细菌因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D核孔实现核质之

8、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6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D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27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52个肽键B图2中含有的R基是C从图中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4个羧基D从图中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3个氨基28青蛙胚胎的发育顺序是A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蝌蚪B受精卵原肠胚囊胚组织器官分化蝌

9、蚪C受精卵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蝌蚪成蛙D受精卵囊胚组织器官分化原肠胚蝌蚪2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 B C D30植物新叶生长过程中可以从老叶中获得的矿质元素是 K Ca Mg N H P C Fe OA B C D31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

10、环境B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C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32正在开花的桃树,其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促进果实的发育 B光合作用 C枝叶的生长 D蒸腾作用33xx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4人体内将氨基酸分解产生尿素,必须通过的生理作用是A转氨基作用 B消化作用 C氨基酸缩合作用 D脱氨基作

11、用3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B.线粒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有氧呼吸的酶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36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不同之处在于R基不同B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合成多肽C人体内所有的氨基酸均可以由自身合成D肽链要经过盘曲折叠才能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37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体38用酵母菌酿酒,正确的方法是 A先通气后密封 B先密封后通气

12、C通气 D密封39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40用含180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0转移的途径是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50分)41.(8分)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实验观察对象染色剂实验结果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苏丹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吡罗红甲基绿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健那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无叶绿体呈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