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分四个时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58179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分四个时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唐诗分四个时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诗分四个时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分四个时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诗鉴赏常识一、唐诗分四个时期:初唐(618-712):代表王杨卢骆,陈子昂等。盛唐(712-765):黄金时代。代表为李杜,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中唐766-835):盛唐的延续。代表是韦应物、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贾岛、柳宗元等。这时期诗人们的创新精神与个性风格异常突出。晚唐(836-906):李商隐、杜牧。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创作风格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动静、虚实、明暗、正侧、渲染、白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技巧(艺术手法):起兴、烘托、象征、衬托(正衬反衬)、联想、想象、借古讽今、欲扬先抑结构手法:首尾、总分、过渡、铺垫。修辞手法:对偶、比喻、借代、夸张、排比、比拟、

2、反复、反问、对比、设问、反语、互文、用典。注:渲染与烘托诗歌中的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

3、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铺垫与伏笔二者区别是细微的,都是写作的技法,讲究一个行文的前后呼应。区别在于,铺垫是前面有所交代,打好基础,以便后面的高潮。而伏笔是埋下关子,设下包袱,你后面得抖开包袱。三、谢冕教授谈读诗诗歌鉴赏五步:泡找进猜补读诗是一种再创造,“泡”就是把诗中的形象还原到生活中来,就象喝茶,我们不能喝那个茶叶,而是要把茶叶用开水“泡”开。所以我们要把诗里的形象用我们的想象与联想“泡”开。然后去“找”到这些形象背后作者的影子,就象喝茶“泡”开后才知道是什么茶。“进”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猜与补”指诗歌篇幅小,思维有一些跳跃,我们要把这些跳跃的地方补出来,了解作者省略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