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终南隐士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5671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访终南隐士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寻访终南隐士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寻访终南隐士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寻访终南隐士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寻访终南隐士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访终南隐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访终南隐士(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访终南隐士(2009-06-05 13:49:35) 文张剑峰在黄河和长江之间的群山里,在白云升起的地方住着一群人,他们芒鞋、纳衣、饮露、食草,他们洞彻天地智慧;他们保留着这个世界最初的秘密,过着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生活;他们“朝闻道,夕死可矣”;他们对待生和死像呼吸一样平常终南山名片终南者从长安南连接葱岭万余里。俗云:万里终南八百里秦岭。西域记云:终南山相属数千里未尝间断。其山为天下之祖。出异类之物,不可胜数。道家有人认为广义的终南山包括昆仑,崆峒,太白、华山,武当,嵩山等山。终南上逼诸天,觉红日之近。下睹渭水,绕长安之城。终南山也称太一、太乙、南山、橘山、楚山、秦山、周南山、地肺山,

2、在道教典籍中秦为大地的肺部。终南山诸峰中的华山,山中有洞可以通地心。诗经中有句子描述终南山: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自古中国流行的一句祝福长寿的话:“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南山就是终南山,南山本来长寿又生长一种不老松,也叫龙血树,它还有个绰号叫不才树。它们才质疏松,树身中空,枝杆上都是窟窿,既不能做栋梁,又不能做烧柴,点着后只冒烟不起火,樵夫们砍柴都不会青睐它们。它们几百年才长成小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它们是目前这个世界上被发现的最长寿的树。或许最初深山里的修道人曾经从它们这里得到过启示。整理为word格式止语十年参大道全真茅蓬在白云覆盖下的山谷深处,白云从那里升起

3、来像一朵莲花,而那个山谷就像莲花的根。茅蓬由三个水池、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圈篱笆和一间茅屋组成。这里没有人类的声音,只能听到泉水、鸟语和山风。空气里有流动的花香,我将手杖插在篱笆墙边,在茅屋前放下背包。茅屋上面盖着草,三面是土墙,房檐下的木牌上用毛笔写着:“终南子午全真庵”。门口的墙是用茅草做成的,墙上挂着斗笠。一位道士掀起门帘飘然而出,也不说话只是微微一笑。他很瘦,目如黑漆,头顶华阳巾,身穿道袍,他的身材像竹子一样清瘦。他拱手施礼请我进茅屋,屋子太小了,一进去是很狭小的厨房。他从瓦缸里盛了满满一碗面粉出来开始和面做饭,茅屋中有个更小的屋子,门口放着大石头作为台阶,我脱下鞋子,踩着石头坐到了炕

4、上。这个炕实际上是整个一间小屋子:屋子里有一架小蚊帐,里面是道士的卧榻;屋子后墙上开了个小窗户,从窗户望出去是我走过的山谷和河流;后墙上挂的木板上有诗句:“松枝带茅烧,野菜连根下。”这应该是这间茅庵修行生活的最好注脚。在炕上我发现一个笔记本,其中有一些句子,我将它们摘抄下来: 居庵闲人相访有何妨,唯恐闲人话短长。真乐真闲无议论,至微至妙绝商量。是非欲说气神散,名利谗言道德忘。不若澄心常默默,自然彼此得清净。 崇丹阳祖师迹 归山操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风萧萧兮木叶飞,声嗷嗷兮雁南归。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犹贪痴。伤人世兮魂欲飞,嗟人世兮心欲摧。难可了兮

5、人间非,指青山兮当早归。青山夜兮明月飞,青山晓兮明月归。饥餐霞兮渴饮溪,与世隔兮人不知。无乎知兮无乎为,此心灭兮那复为。天庭忽有双华飞,登三宫兮游紫微。 丹阳祖师马丹阳(1123一1183)金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从义,字宜甫,更名钰,字宫宝,号丹阳子。据说他很小的时候即能做诗乘云驾鹤诗大人很奇怪,一个小孩子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弱冠即中进士,充本军吏,摄六曹,皆孚群望。虽登第,却不乐仕进,以浮沉浊世为耻,雅志抱元守一,冀有所遇。每浪饮之时,常说“醉中却有那人扶”。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他遇到了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王重阳对他说:“不远千里,来扶醉人。”马丹阳恍然大悟,与妻子孙不二同

6、拜王重阳为师,抛下巨大家业修道于昆仑山中。整理为word格式【山中问答】一会道士也坐上炕,我们的对话从纸上开始,他写到:全真庵中无事人,尊贫重道闲居处。客至夜宿心无碍,随闲随处得逍遥。我连忙道谢,打算在这里住一宿,第二天再下山。问:师父为什么要止语?说与不说又有何区别?答:止语闲人不相干,一心静悟太上经。多言数穷不若无,会得个中妙自知。问:如何修炼?答:每天吃饭,睡觉,鸟鸣而起,鸟息而睡,闲来坐坐,有空闲走,无事自安。问:以什么为经典?答:以道德经为专修,依丹阳祖师诗言论为行持。全真道初祖创立时,祖师所行是最直截了当行持道德经的方法。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已经完全说明,大道要说仅此而已,关键在行持

7、。禅宗为佛门宗派,实际上若依佛观之无顿渐,一切皆顿法,这是坛经所言,道门亦如是。龙门派丘祖所立(后人说的)当时无此分别,都依重阳祖师所教而行,重阳祖师羽化后将其正法眼留至丹阳祖师,并言“丹阳已得道”为授记,因此要真正了解全真正脉,当依丹阳祖师诗词最明了。直截了当最上一乘丹法当追随全真道当初“全真七子”所承载,再往后则有许多参杂,各抒己见,我等后学当依照最初祖师心法方见正脉,若随后来,难识真伪,着力大而无功。“终南子午全真庵”即依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教化而来,亦是慢慢踪迹祖师行过之路,即太上云:“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贵在行,不在说。问:得道的标准是什么?答:愚未得道,也不知道,只知道日日如是而已

8、。问:我看到一些大的道观里很多师父们活跃于社会中,为人安家、看风水,这些也是修行之一吗?答:古仙师有言:整理为word格式“历劫度人”,道有体、用,体即全真初祖们所行持之道,用即你所说等等,是为世间众生而显用。问:听说终南山中有道士炼气,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已达到日食一松子或一松针的境界,你知道他在哪吗?答:“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自古是仙乡,现在亦复如是,至于在哪里,有缘自会。问:佛教修到能够入定时讲究“闭关”,与道教的“闭关”有何不同?答:“闭关”亦是常事,平常日用即是“闭关”。没有区别,是你自己分别的,“闭关”全真教叫“坐钵”或“坐环”,或“居环墙”,自有道

9、理。问:为何古代有很多神仙,到了近代却鲜闻某人得道成仙?答:祖师悲心关怀众生,只因我人妄心求取,难得闻受教化。“历劫度人”是仙道自然之理,现世劫难正切,因此至诚者自可得遇得闻。问:听说终南山五百多位住山修行人,每人每月八十元供养,都由香港一位大居士造册发放是这样吗?答:那是佛教,道教未听说。问:你生活来源从哪里来?答:损有余而补不足,常携竹杖逍遥游。无则街道长展乎,余则有施随难处。清苦是大乐,末法时期,各有所好,各有缘生。问:你住山不觉孤独吗?比如每逢佳节,山下花花世界,热闹非凡,一人住山独坐对清影,情何以堪?(我提问时道士神思悠远,望向门外的青山,很久落笔回答)答:“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10、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大道无形】全真庵道士长于岭南,曾经学习气功,十多年前他出家于华山玉泉院。在那里,他跟着师父修道十多年。后来到了这里,他带我去看他开始来到这里住过的茅屋,那是个四面走风的屋子,不同于旷野它只是有个顶而已。那是山民以前遗弃的,后来他自己动手建造了这个茅屋,茅屋顶上是茅草和木头,木头被用树藤绑在了房子的檩条上。炊烟从厨房芦苇杆编织的天窗里出去,鸟鸣从天窗里进来。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决定止语十年体悟大道。他说在华山东峰对面的王刁岭,有道士在住山洞,可以去碰碰运气看看能否得遇。我想问他的师父是谁,他只是告诉我道都是有师承的,道门中独特的传承,非

11、世人所能知。当你真心求道时师父会来找你,至诚感通,关键在自己平时用什么心。【全真庵邻居】我们在纸上对话,抬头时已经到吃饭时间了,他说该去烧饭了,复又让我去看茅屋旁的鸟巢。那个鸟巢建在树枝的最中央,这棵树不是很粗,山上的风很大,鸟巢在风中像一只风筝,看着让人担忧。一会儿饭就好了,放在院子里的凳子上,板凳是砍柴用的树墩。午饭是面条,道士的面条擀得异常劲道,调料里没有盐,盐罐里也见了底,我们以吃米饭的方式开始吃面条。炒菜是道士自己种的莴笋,味道极好。道士看我饭量大,又给我单独加煮一把挂面,结果我很惭愧地吃剩了,我想我是太贪婪了。吃完饭,道士带我看鸟巢,讲了他的这个邻居的故事:整理为word格式“这只

12、喜鹊为了筑巢,花了半年时间还未搭上一根枝,所有枝都试过,就是搭不上。可能因为这个椿树旁枝太少了,树枝又非常光滑,若在别处是很容易的事。(它为何不选择别的树去搭,我想这是这只喜鹊与道士之间的秘密)。到去年过年后终于搭上了,不到十五天已经大体完工了,第一步就这样难,我们搭庵修道也一样。”巢搭好了,也有小鸟了,在地震的前一周,鸟突然又开始搭巢加固。他带我去看这只喜鹊搬的树枝,顺着他的手我看去,在那个巢下面又搭了几根拇指粗的树枝,这些树枝比喜鹊身体重两倍不止,想象不出喜鹊是如何做到的。道士说,人不如鸟,人若能有此专一之心,何事不办?【“无心石”】下午,道士在茅庵中打坐,见院子里有砍刀,柴已经烧完,我便

13、从门外拉来几根树枝,开始劈柴。我的身边是那块挡在门口的大石头,道士说这块石头叫“无心石”。这是地震前一周移下来的,很平坦的地面但三个人移到门口怎么也移不动了。地震后,见本来要将石头移到的位置被震开了个大缝。如果当初把石头移到那个位置,石头岂不滚下河谷里去了,石头有心无心?【三个水池】随道士去菜地拔草,草长得与菜一样高,菜地边是三个水池,饮水就从这里取来。这三个水池品字形分布,上下错落。最上面的水池,有溪水从草丛中渗过来,水质清澈,能透视池底,水池周围没有杂草,水中没有任何虫子。第二个水池低一些,第一个水池的水流满自溢,流入其中。第三个亦如是,不同的是水质依次不同,第二个水池中有几只蝌蚪,第三个

14、则更多,我问道士这水池有何玄机,他拿来一把锄头放在第一个水池里开始搅动,水旋转起来,过了一刻浑浊的水逐渐变清澈,恢复如初。道士告诉我,这三眼泉犹如人身中上(神)、中(气)、下(精)三丹田。【归 去】太阳收起翅膀,夜色开始进入山谷,道士开始在院子里走动,他挥舞着手,抬脚,舒展手臂,像要飞翔,又像在散步、在舞蹈,他的动作很优雅,如是往复。我想他在行太极拳。夜色彻底落下来,人似乎掉进墨汁里了,茅屋里没有点灯,我们各自晏坐。第二天早晨,我在满山的鸟鸣声中起床,我想道士平时不用依表看时间,就在这鸟声和花香中与草木一起醒过来。他的蚊帐非常狭小,或许每天夜里他都是这样打坐的。早饭是在瓦罐中煮出来的玉米红薯粥,瓦罐下的炉子通向火炕,柴火的烟都进入炕里变成热量。虽然我向来排斥喝粥,但这粥被我喝得干干净净,就差去舔碗底了。吃完饭,披上了挂在门背后的蓑衣和超大的斗笠,于是我变成了一个“盗版”的隐士。他说这附近还有一位道士也在止语,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满目青山,除了清风过处,林海如潮,什么也看不到。他建议不要去打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