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生产技术设计书V0.2(20070729)测绘信息网网友收集整理2007年7月 目 录1 概述 22 已有成果资料 23 作业技术依据 24 数据规格与精度 25 作业流程 25.1 工作流程 25.2 人员、设备安排 25.3 数据采集基本原则 25.4 正射影像生产流程及要求 26 具体作业要求 26.1 作业流程 26.2 DTM制作 26.3 DOM制作 26.4 拼接线选取 26.5 裁图 27 成果检查 28 提交成果 2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设计书1 作业技术依据本项目作业主要依据以下标准和规范:1) 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 GB 6962-86《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3) GB 7931-8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4) GB 7930-8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5) GB 15967-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6) GB/T 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7) 本设计书2 数据规格与精度1) 平面坐标:平面坐标系采用UTM32 Euref89;2) 高程系统:DVR90;3) 图幅规格:按2×2km提交无接缝痕迹的彩色正射图,按照COWI的片索引命名;4) 摄影比例尺:1:17500;5) 辐射精度:给定区域内的所有邻接的正射影像块都必须在图幅边缘都必须色彩平衡、保持一致的外观。
3 作业流程3.1 工作流程针对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提供及时的情况下,数据生产即可开始如果数据由于运输等非人为因素延误到达武大吉奥空间数据部,将由项目联络人员与COWI公司联络人协商相关数据提交事宜3.2 数据采集基本原则1) 保证处理范围包含本次数据整理范围,避免出现丢漏、有缝隙等现象2) 影像接边处理应遵循统一原则,保证地物对象不被图廓线打断,无错位3) 特征点、线必须完整采集,特征线不与接边线相交4) 保证地面模型精度3.3 正射影像生产流程及要求1) 数据接收与分析:对原始数据(JPG格式)进行分析,按照COWI提供的数据区域划分图(大小:2000 X 2000,格式:MapInfo8.7 tab),以下简称:图廓线,划分工作区域² 质量记录: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2) 空三(软件:SSK)² 对影像数据进行空三加密,将像主点加入图廓线中(图廓线数据转为DGN格式),生成模型3) DTM生成² 采集特征点、线:作业小组内分配具体作业区域,领取数据(影像和图廓线)恢复立体模型,在模型上采集地貌特征(点、线)测图相关规定:点、线存放层次要求:点位于第3层,线位于第4层。
格网间距设定:根据所在区域地面上地物的复杂程度确定格网间距一般缺省为30米,图幅中平地大于75%且无较大起伏可设定网格间距为50米² 构造TIN:地貌特征(点、线)采集完毕,作业员在本机自查完毕,申请作业组长检查检查通过的数据(DGN格式)交由作业组长进行整体接边处理后,构造整个区域的TIN² 生成DEM:将整体TIN存储为DTM格式² 质量记录: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4) 影像纠正² 纠正影像(软件:B.R.):设定影像分辨率:0.25米(特殊区域D Funen设为0.2米),逐图幅纠正图像(要求备份纠正后的影像)5) 拼接输出(软件:I_RAC S)² 绘制拼接线:在立体模型上,绘制拼接线先纵向,后横向各层分层设色要求:纵向为红色,横向为蓝色;纵向位于11层,横向位于12层² 拼接线提交要求:根据COWI的块索引命名AAABBB(AAA=图廓最小Y坐标/10000,BBB=图廓最小X坐标/1000),划分为20 x 20 km的块,提交格式:AutoCad DXFR12² 参照拼接线,按照图幅范围输出图像(非压缩TIFF格式),影像命名根据COWI,如AAABBB(AAA=图廓最小Y坐标/10000,BBB=图廓最小X坐标/1000),块索引影像规格2km×2km。
² 质量记录: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6) 后续编辑、成图(软件:PHOTOSHOP、I_RAC S)² 图像对变形较大的大桥等地物进行重新帖图² 影像的色调调整² 填写元数据(Microsoft Excel 2003格式)7) 质量检查² 针对成果检查要求进行质检² 质量记录: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出具质检报告8) 质量检查² 针对成果检查要求进行质检4 具体作业要求4.1 作业流程4.2 DTM制作1) 采集特征点时DTM格网间距设为30m,平地大于图面75%且无较大起伏可设定网格间距为50米2) DEM数据采集范围应外扩100米,以确保DEM数据无漏洞、覆盖全部测区,最外范围线为外扩后的范围3) 先采集完地貌特征线(用断裂线表示),再采集DTM点4) 所有点、线高程必须贴准地面采集,不能有重复点、重复线5) 采集的特征线不能交叉,结点采集要均匀;格网点与特征线交叉、或相距太近时,应删除6) 在地形高差超过1m处要求采集特征线7) 大片植被中要采集地面DTM点8) 架空桥上不采集特征线和DTM点大红色表示桥面的特征,紫红色表示桥边和桥下的特征9) 河流水面特征线采集保证同一高程(双线河流采集尽量用单线采集一边,另一边拷贝完成,保证两边高程值一致);海岸线水面高程也保持一致,按高程0.1m锁定表示。
10) 接边时接左边和上边,保证模型之间接边不重复、不丢漏11) 必须检查、去除采集数据中的“飞点”、“飞线”,确保DEM数据的正确性12) 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层名属性层号采集要求特征点点3l 格网点匹配高程切准不正确时,应删除格网点,重新切准地面采集特征点如:格网点定位在房屋范围内,则改为采集附近的地面点;不采水中的点l 闭合线范围内,无高程变化时不在范围内采集高程点特例:在森林覆盖区域不见地表,采集森林范围区域线,及可以看到的地表特征点陆地特征线(用断裂线采集)线4l 地形特征:路堑、陡坎、土垄、堤坝等比高大于2m应采集坎上沿线和下沿线(坡底线),比高小于2m的不采集山脊线、山谷线、山脚线等需要采集l 道路:宽度大于4m的用双线采集,其余不采集采集时必须切准路面,保证道路边线的高程精度,防止道路飞离地表水系特征线(用断裂线采集)线2l 水塘边线:池塘采集应量取准确高程,锁定高程值采集水塘边线,呈封闭面l 河流/海岸线:河流、水渠宽度超过2m以双线表示,小于2m的用单线采集水边线与陆地线高差超过2m应表示上沿线与下沿线,两岸的深度保持一致河流应从下游向上游的方向进行采集。
l 水域内不采集特征点,如有格网点应删除桥梁、涵洞(用断裂线采集)线1l 桥梁、涵洞:经过桥梁、涵洞的特征线归于特定层4.3 单模型DOM制作1) 应用软件I/RASC,对纠正后的单模型影像进行检查检查纠正过的影像是否失真、变形;房屋、桥梁和道路,是否有房角拉长、房屋重影、桥梁和道路扭曲变形;茂密植被地影像是否拉花、变形、扭曲等;特殊地貌如悬崖、堤坝、高架立交桥是否变形、扭曲;单模型影像内是否有漏洞等情况若有此情况,则要重新采集生成DEM,重新纠正,确保影像无误2) 影像纠正时分辨率设为0.25米,纠正时需要生成影像定位文件(*.tfw)3) 每个人采集的模型,负责将模型的左片单张影像给纠正出来,如果右边已经达到图廓边缘,则将左右两张单片影像给纠正出来4) 纠正出来的影像要求保证范围线以内部分的平面精度,并且无变形、拉花等现象5) 纠正好的影像在拼接后,根据图幅范围坐标进行影像裁切6) 裁切后进行拼接线颜色(如拼接明显痕迹、颜色不一致等)检查、图面颜色(如模糊、偏色、缺色等)检查、图幅精度检查(如变形、拉化、扭曲、重影等)、接边检查(要求无缝接边等)7) 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
4.4 拼接线选取匀光后的单片影像选取拼接线、进行影像拼接,保存拼接线*.dgn文件拼接线选取注意事项:1) 拼接线统一放在第11(横向)\12(纵向)层.2) 在相邻两片中间选取,尽量避开建筑物、工矿设施、道路等线状地物如道路贯穿整个重叠区域无法避开时,尽量沿道路边线选取拼接线,在道路边线选取时尽量避开路灯、汽车、电杆等线状地物;拼接线直接穿过道路时承垂直道路方向选取 3) 在横向、纵向拼接线选取时要做到拼接线与拼接线相接、呈网状表示提交画拼接线时要经常的调换片子的重叠次序查看拼接线在影像的位置,尽量不要横穿面状和线状地物,要从颜色反差较大的地方走,绕过影像拼接处模糊、不清晰、变形、拉花等不符合精度的影像尽量不压盖房屋、道路等线状地物,注意高层建筑物、高架桥的变形4) 拼接线选取时保持线圆滑的同时,要注意结点不要太密集,以免发生线相交,影像拼接错误5) 影像拼接时羽化参数值一般给“4”左右,拼水域时可以给到“10-15”左右(可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6) 如下图:4.5 裁图、颜色调整1) 拼接后的影像根据图幅范围坐标进行影像裁切2) 裁切后进行拼接线颜色(如拼接明显痕迹、颜色不一致等)检查、图面颜色(如模糊、偏色、缺色等)检查、图幅精度检查(如变形、拉化、扭曲、重影等)、接边检查(要求无缝接边等)。
3) 影像污点处理标准参看附件24) 填写相关质量记录《项目检查记录》5 成果检查1) 检查分为两级检查:自查互查和质检室抽查;2) 影像外观检查:主要是影像的整体视觉外观和质量² 只要图片覆盖允许,有些海岸和海也被包含进来内陆水体都必须覆盖到,即使整个影像片覆盖的都是水也要包含进来² 地物模糊程度明显的影像属不合格影像,每个影像块(2km²)范围中的95%区域都必须没有地物模糊的情况² 灰度级在0~9或246~255范围的象元数超过总象元的0.05%,则是不可接受的(除了是模糊阴影或特殊的特征引起的之外)曲线上9~246范围的高象元数将按照图像外观规则来评价² 对于由渐晕引起的条带缺省,提供的块的颜色也必须保持一致² 图像外观必须真实的描述地物的真实颜色² 几何精度检查:影像数据必须真实正确显示地物² 正方形的地物在图像上必须保证是正方形² 地面的直线在图像上必须是直线² 在接边线处地物必须无错位² 相邻的地物必须保证比例一致和方向一致3) 对影像区域、提交的数据大小、邻接图幅色调接边、拼接线是否符合要求等进行检查,最后形成检查报告6 提交成果(具体参看模板)1) DTM数据采集以块(20KM*20KM)为文件夹存放,以图幅为单位提交,格式:ASCII(XYZ),*.dgn(V7)和*.DXF(R12)2) DTM数据引入如进行修改以块(20KM*20KM)为文件夹存放,以图幅为单位提交,格式:ASCII(XYZ),*.dgn(V7)和*.DXF(R12) ASCII XYZ码提交,其编码如下:0 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