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65417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遵义市国土资源局二一四年一月目 录前 言3第一章 评估总则5第一节 评估目的5第二节 评估依据5第三节 评估原则6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时点7第五节 基础数据来源7第二章 规划编制情况8第一节 区域概况8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背景9第三节 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战略10第四节 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10第三章 规划实施情况12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2第二节 规划实施定性分析14第三节 规划实施定量分析31第四节 规划期间试点政策执行情况34第四章 中心城区规划实施情况37第一节 规划目标与发展方向37第二节 规划实施情况38第五章 规划对未来经济

2、社会发展适应性评估39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39第二节 规划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评估43第六章 规划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50第一节 规划实施成效50第二节 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53第七章 评估结论和相关建议57第一节 规划评估结论57第二节 相关建议61附表附表1 土地利用结构表65附表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规划调控指标情况表66附表3 截至评估时点耕地保有量指标情况表67附表4 截至评估时点建设占用耕地占补情况表68附表5 截至评估时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情况表69附表6 截至评估时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情况表70附表7 截至评估时点建设用地总规模目标情况表71附表8 截至评估时点城

3、乡建设用地规模目标情况表72附表9 截至评估时点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目标情况表73附表10 截至评估时点农村居民点目标情况表74附表11 截至评估时点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目标情况表75附表12 截至评估时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目标情况表76附表13 截至评估时点新增建设用地占农目标情况表77附表14 截至评估时点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目标情况表78附表15 截至评估时点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情况表79附表16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执行情况表80附表17 2013-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表81前 言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自批准实施以来,在贯彻落实保护资源和保障发

4、展目标、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能力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障城乡发展合理用地和生态环境用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规划实施已愈7年,在此期间国家提出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通过实施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支持贵州实施水利、生态、石漠化治理,努力消除工程性缺水和生态脆弱的瓶颈制约,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贵州省也提出了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全面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遵义市属于黔中经济区和黔北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

5、成区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提出,按照“黔中带动、黔北提升、两翼跨越、协调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黔中率先崛起、黔北加快跨越”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把遵义建设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市和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为此,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紧紧围绕实施“开放开发、改革创新、三化同步”的“三大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遵义,以“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努力实现两个率先”为总基调、总目标,以“稳中求快、快中争先,快中求好、更好更快”为总要求,以提高经济增长质

6、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和发展态势均已发生深刻变化。为客观分析规划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适应能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要求,编制了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规划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客观研判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深入分析规划对“四化”同步发展的保障程度,提出促进规划实施的建议和措施,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第一

7、章 评估总则第一节 评估目的全面评估规划目标的实施情况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客观分析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适应程度,及时了解规划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对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适应能力,更好地发挥土地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为完善土地规划实施管理、开展土地规划适时修改和规划修编提供科学依据。第二节 评估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1年);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二、规范性文件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

8、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325号);2、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41号);4、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黔国土资发201347号);5、2006-2012年遵义市政府工作报告。三、相关规划1、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3、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遵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5、遵义市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9、)。第三节 评估原则1、综合评估,突出重点。系统回顾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评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情况,重点分析各项约束性指标和重要预期性指标的实现程度,总结规划实施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2、立足评估,保障实施。规划实施评估是规划适时修改的前提和基础,如需修改规划,则须先行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围绕规划核心内容和主要指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评估规划对未来发展需求的保障程度,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3、统筹兼顾,多方参与。加强组织协调,评估过程中开展调查并充分听取建设、林业、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统筹兼顾,对评估中涉及的问

10、题,应在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办法,确保评估成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4、客观真实、科学严谨。评估采用权威部门发布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等数据和资料,如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保证评估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理顺各项数据之间关系,评估分析方式要严谨、逻辑思路要清晰。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时点一、评估范围遵义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共涉及红花岗区、汇川区、赤水市、仁怀市、遵义县、桐梓县、习水县、湄潭县、绥阳县、凤冈县、余庆县、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14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3076687.14公顷。 二、评估时点评估时点为2012年12月31日,评估实施期限为2006年1

1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第五节 基础数据来源一、土地基础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及相关土地数据,采用2005-2012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基本农田数据采用各县(市、区)基本农田统计台账数据。二、人口经济社会数据采用遵义市统计部门数据,部分采用相关规划确定数据。第二章 规划编制情况第一节 区域概况遵义市地处贵州北部,是“黔中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走廊,属于国务院批准为促进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协调发展而成立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也是贵州省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城市,在全省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遵义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36-10813、北纬278-2912之间,东面与铜仁地区和黔

12、东南自治州相邻,东南面与黔南自治州相邻,南面与省会贵阳市接壤,西南面和毕节市相邻,西面与四川省交界,北面与重庆直辖市接壤。市域东西绵延247.5公里,南北相距232.5公里,中心城区南到省会贵阳市144公里、北达重庆市239公里。土地总面积为30780.73平方公里。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在云贵高原的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全市平坝及河谷盆地面积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境内河流较多,水力资源、能矿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丰富。近年来,遵义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

13、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部署,紧紧抓住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国家在贵州省启动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三位一体”建设规划,黔中经济区(含遵义市5个县市)作为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已纳入国家重点经济区之一,以及加快建设黔北经济协作区,即以遵义、铜仁为节点城市,以黔北、黔东北为腹地,积极构建连结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战略,按照“共建黔中,融入成渝,深化与泛珠、长三角、东盟合作”的思路,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背景2004年

14、6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标志着全国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2005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意见(黔国土资发200534号)的要求,遵义市开展了前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2006年开展了规划大纲编制工作,2008年开始规划文本的编制,同步开展了规划数据库建设,2010年5月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评审,2010年12月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加强

15、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宏观凋控和管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规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依据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遵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编制的。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是指导全市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第三节 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战略遵义市的土地利用战略确定了以融入成渝、衔接泛珠、拓展东南亚、成为区域节点城市的发展战略,根据联合贵阳、协作周边、共同构建贵州经济隆起带的发展思路,以及全面发展、提升壮大黔北综合经济区的目标,加快建立全方位开放和协调发展的区域土地利用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