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653283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及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答案及解析全科中级经济真题下载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商品或服务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的是()A.销售小汽车B.基础电信服务C.有形动产租赁服务D.增值电信服务【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第14章。通过口诀“电信行业很特别,基础是9%,增值6%”可做选择。本题中销售小汽车、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2、2012-2018年期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的时间序列如下: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外汇储备(亿美元)33115.938213.

2、238430.233303.630105.231399.530727.1按照时间序列的分类,该时间序列属于()。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点序列C.时期序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第27章。本题是外汇储备总量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因此属于绝对数时点序列。3、为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需要查阅的会计报表是()A.资产负债表B.收入支出明细表C.利润表D.现金流量表【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第30章。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本题通过“资产结构”即可选择资产负债表。4、通常情况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是用()计算的GDP。A.虚拟价格B.不变价格C.现价D.基期价格【答案】C【

3、答案解析】考核第8章。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1)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2)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5、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是()A.均值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第24章。众数适用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中位数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均值、标准差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6、关于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B.在纯公共物品领域,应当而且能够实行

4、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配置C.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D.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在生产上并无任何区别【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第6章。本题较为灵活,考核很细致。(1)本题首先排除B和C,因为纯公共物品领域,只能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不能实行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配置,而准公共物品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准公共物品的领域,应当而且能够实行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消费者更愿意搭便车,消费者表明的需求曲线一般低于其实际水平,进而无法加总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也不能求出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2)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A项错

5、误。(3)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生产公共物品与生产私人物品并没有任何区别,因而公共物品的供给曲线也是由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横向加总得到的。D项正确。7、下列经济因素变化中,通常情况下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是反方向的是()。A.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规模的变化C.货币供应量的变化D.总产出的变化【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第9章。根据费雪方程式MV=PT,可得货币供应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V与物价同方向,总产出T与物价反方向变动。8、在分析经济波动状况的指标体系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指标称为()A.核心指标B.领先指标C.滞后指标D.一致指标【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第

6、8章,本题通过“预测”两个字即可选择“领先指标”9、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说法,错误的是()A.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B.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的在加工C.我国小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D.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第29章。小企业可以不编现金流量表。C项错误。10、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不包括()。A.存款人缴纳的保费B.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C.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心分配的财产D.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第20章。存款

7、人不需要缴纳保费,A项错误。11、我国国内旅游总花费2018年为51278.3亿元,2017年为45660.7亿元,则2018年国内旅游总花费的增长1%绝对值为()亿元。A.512.783B.51278.3C.456.607D.?【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第27章。增长1%的绝对值=2017年旅游总花费45660.71%=456.607亿元。12、根据失业的分类,因总需求不足而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是()。A.周期性失业B.自愿失业C.摩擦性失业D.强制失业【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第9章。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因总需求不足而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13、

8、以纵轴代表价格、横轴代表产量绘制某种消费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在坐标图上表现为这种产品的()。A.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第1章。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导致需求量增大,商品价格不动的情况下,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14、张某24岁,是间歇性精神病人,他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将自己所有的一幅国画出售给李某,收取画的费用,并将画给了李某。事后张某的配偶对该买卖不予承认,要求李某返还该画。张某出售该画的行为属于()。A.无效B.可撤销C.待定D.有效【答案】D【答案解析】

9、考核第35章。张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认定为有效。15、下列合同中,属于从合同的是()。A.保管合同B.租赁合同C.买卖合同D.抵押合同【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第35章。根据有关联的合同之间的主从关系主合同不依赖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从合同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的合同所有担保合同均属于从合同,从属于主债权债务的合同。16、关于综合性金融危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的金融危机都属于综合性金融危机B.发生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外部债务结构不

10、合理,无法按期还债C.综合性金融危机通常指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D.综合性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一国经济金融利益,且极易升级为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第21章。综合性金融危机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综合性金融危机一方面严重损害了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且极易升级为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危机国家所在的深层次结构问题。17、关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获取更高利益,商业银行可将所吸收的资金全部加以运用,不做留存B.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C.消费贷款属于资本贷款D.票据贴现业务不是信用业务【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第20章。本题采

11、用直接挑选法,B项正确。干扰选项的说法会较难一些。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既要考虑盈利性也要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所以只能将部分资金加以运用,A项错误;按贷款的用途,贷款分为资本贷款、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C项错误;票据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D项错误。18、关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可以计算最终消费率B.运用生产法核算国民收入,可以计算最终消费率C.运用支出法核算国民收入,可以计算最终消费率D.计算最终消费率需要三种方法综合运用【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第7章。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运用支出法核算

12、GDP,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是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关于现行中央地方支出责任的划分,正确的是()A.公检法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B.民兵事业费由中央财政承担C.地质勘探费由地方财政承担D.外交支出由中央财政承担【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第16章。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支出。20、会计计量的目的是()A.确定经济业务发生时涉

13、及会计要素变化的数量B.在会计报表上对外反映会计要素变化结果C.确定会计要素如何计量在会计报表上D.选择进行会计要素记录的方法和手段【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第29章。会计计量目的是进一步明确一项经济业务所带来的某一会计要素变化的数量为多少,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定量化特点。21、按照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决定A.消费者预期B.消费者偏好C.相关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收入【答案】B【答案解析】考核第2章。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22、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的方差小于其他的无偏估计量的是()A.有效性B.一致性C.重要性D.无偏性【答案】A【答案解析】在同一抽样方案下,对某一总

14、体参数,如果有两个无偏估计量1、2,如果1的可能样本取值较2更密集在总体参数真值附近,则认为1比2更有效。由于方差是独立分布密集或离散状况的重要指标,估计量方差常用于描述抽样误差。估计量方差越大,说明可能的样本估计值之间的差异越大,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效率就越低,抽样误差越大。因此,1比2更有效,必然有1的方差小于2的方差。23、某研究项目,通过抽样调查来了解我国住宿业固定投资?投资完成额是()A.总体参数B.样本统计量C.样本D.总体【答案】A【答案解析】考核第25章。本题不太完整,调查的是固定投资,所以投资完成额应该是总体参数。24、下列财务,以指标中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是()。A

15、.资产负债率B.应收账款周转率C.营业利润率D.流动比率【答案】C【答案解析】考核第31章.根据“盈利”和“利润率”的关系,可选择C项。A项和D项属于偿债能力分析指标、B项属于营运能力分析指标。25、关于税负向后转嫁的说法,正确的是,A.后转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B.后转是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C.纳税人通过抬高购入商品或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进行的D.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答案】D【答案解析】考核第13章。后转是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税负转嫁。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税负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