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65321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酵母菌处理赖氨酸生产废水 1水质、水量情况 赖氨酸生产过程中正常排放的生产可进行浓、稀分流,其中浓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30%,经浓、稀分流后的水质水量情况见表1。表1 赖氨酸生产废水水质水量情况项目浓废水稀废水合并后水量(m3/d)3070000CODr(mg/L)2003600000BOD5(mg/L)1600100552SS(mg/L)220260硫酸盐(mg/)0008665106H8. 2 酵母菌生化试验2.1 装置与材料主要试验装置:摇瓶机,3000m三角瓶,超净台,无菌室,恒温室,菌种操作器材等。主要试验材料:酵母菌种,浓废水,盐酸。化验器材:COCr测定装置,酸度计,离心沉降机,

2、分析天平,化学药品等。2.2试验方法在16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00mL浓废水,按试验要求调节pH值,然后按要求比例加入预先制备好的酵母种子液,置于摇瓶机上进行恒温摇瓶,发酵一定时间后取出化验。控制参数为温度、H值、接种量和发酵时间。.3 试验结果讨论2.3pH值的影响 pH值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见表。表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pH3.54.455.5进水CD(mg/L)268006826800268006800出水ODc(m/L)52810286831087615430去除率(%)4.26.8670494434注温度2,时间20h;接种量0%。表2的数据表明:p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非常明显,最

3、佳发酵的pH值为4.0左右。当H值50时,处理效果明显下降。2.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见表3。表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温度()8303234进水Ccr(mg/L)2562760268026342出水CODcr(mg/L)601085129254去除率78069.864.9注 p4.0L;时间20h;接种量10 表3的数据表明: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最佳发酵温度为32左右。当温度30时,处理效果明显下降。2. 发酵时间的影响发酵时间对COr去除率的影响见表。表 发酵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发酵时间(h)68202X24进水r(mg/L)26800268002600280

4、6800出水CODcr(m/L)4256113081028647988去除率(%)46.257.69.870.2注 温度32;H4.0;接种量1%。表的数据表明:发酵时间越长,处理效果越好,20h时已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20h后去除率增加不明显。 .3.4接种量的影响 接种量对CODr去除率的影响见表。表5 接种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接种量(%)511进水CODcr(mg/L)56806805680出水CO(m/L)52780327805去除率(%)39.468.70.注 pH值.0;温度32;时间2h。 表的数据表明:接种量越大,处理效果越好,接种量为10%时已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10后去除率增

5、加不明显。2.4试验结论 最佳工艺控制参数为:p值4;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0h;接种量10。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酵母菌处理工艺对COCr的去除率可达到70%,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耐硫酸盐抑制作用性能。 工程应用情况3. 工艺流程 将该技术应用于3003/d规模的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其流程如图1。3. 工艺控制条件 根据试验研究的筛选结果,各工艺参数确定为: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0h;H值.;接种量10%;接种周期7d。3.3运行结果分析工程调试正常后,前10d的运行结果见表6。 表6数据表明,CODCr的去除率在628%6.8,基本达到试验研究的水平,为后续进一步处理达标排放

6、提供了基础,同时还可酵母蛋白约950kd,其市场售价为300元t,即酵母蛋白的价值约为2850元/d。表6 工程运行结果序号水量(3/d)进水CODcr(mgL)出水CODcr(mg/L)去除率(%)酵母产生量(kg/d)131273839026.01102654217.9960313242686364.49304242567980238.87022530841767.39063262528587710207275249856.89808823213162.989236286963.48010332563093963.93注 酵母产生量数据为折干量。3. 经验体会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很大,

7、在调试过程中曾因生产车间浓、稀废水没有分流清楚,导致pH值较高的稀废水混入,使酵母菌生化池的p值达到0,结果该天的处理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对生产管理的要求应十分严格。 温度的控制对运行效果明显,温度过低酵母菌生产缓慢,影响处理效果;温度过高则菌体生长迅速,菌种容易老化,必须频繁换种。 由于酵母菌生长的最佳H值为4.0,在此H值下其他细菌难以生存,因此无须对废水进行消毒杀菌,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酵母蛋白的价值扣除运行成本后,还有约80元/d 的经济效益,可达到以废养废的目的。 本技术需与好氧处理工艺结合,才能使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至达标排放。单一的酵母菌处理不能直接使处理出水达标排放,因此本技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前处理,以降低整个废水处理过程的运行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