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65137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泡菜生产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样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3000吨泡菜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项目单位:四川省 XX有限公司联系人: 电话:139地 址:报告日期:二一五年八月概论四川省XX有限公司是2011年注册成立的一个农产品加工 企业,主要从事蔬菜制品(酱腌菜)的加工生产和销售。公司 在建厂初期一直是小规模的试生产,同时办理相应的手续。截 止目前为止公司已经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和QS认证等相关的资质。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公司决定增加投资,在现有的 基础上进行技改扩能,扩建一条年产 1000吨真空包装酱腌菜的 生产线,并配套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现将项目可行性分析如 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泡菜生产线建设项目2、项目业

2、主:四川省 XX发展有限公司3、项目建设地址:4、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在原址基础上实施技改扩能,新建办公楼、仓库和食堂等建筑面积平方米,新建污水处理装置及设施一座,购置(补充)安装洗菜机、真空包装机、 杀菌机和检测等设备台(套)。泡菜加工采取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进行质量品种和规模化生产。项目达产后可形成年产 3000吨泡菜加工生产能 力。5、项目建设工期:4个月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流动资金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7项目经济效益: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利润 万元,税收 万元,增加就业人员人。二、产

3、品标准、生产工艺及设备流程1、产品标准公司生产泡菜系列产品卫生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如下:生产标准为SB/T 10439其中引用如下标准: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14酱腌菜卫生标准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5009.54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75 号令生产产品为盐水渍菜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1项目指标色泽具有应有色泽香气具有应有香气,无不良气味滋味无酸味及异味体态整齐、规格大

4、小一致、厚薄均匀、不混浊、无杂质质地具有各种产品特有的脆、嫩质地生产产品为盐水渍菜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的要求。表2项目指标水分 / (100g)93食盐(以氯化钠计)9总酸(以乳酸计)/ (g/100g)2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 GB2760的规定卫生指标卫生指标应符合GB2714勺规定。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75号令的规定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2、工艺方案技术路线及流程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晾晒:青菜砍收后就地摊晒24小时以上。 入池腌制:将菜均匀的放入池中,一层菜一层盐,并在池

5、角或中部留下抽水口。 倒池:待腌制盐水盛出后,用泵抽盐水浇于菜面 封池:当菜腌制成熟后,用塑料薄膜封池。生产工艺流程图无腐烂选岀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原料腌渍清洗T化验灌装杀菌检验出厂3、主要生产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台(套)备注1洗菜机2真空包装机3杀菌机4喷码机5锅炉6检测设备7变压器8电子称9泡菜池10污水处理设施11打包机12运输车辆三、环保治理1、环保设计的意义兴建污水处理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和保护周边环境,造福 人民,但它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单位,建成后对周围的环境也 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设计拟采用以下措施将影响减至最 低,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2、水污染防治(1)泡菜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进

6、行处理,处理后达到或优 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2)本工程的处理构筑物均采用砖混结构,在建设过程中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管理,并做了防渗漏处理,因此, 污水通过池体渗漏进入地下水体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保证了污 水的全额有效处理。3、大气污染防治(1)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水本身因含有的污染物质所散 发的恶臭,在本污水处理工程中,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采用密封 结构设计,避免了恶臭的随意散发;好氧、兼氧生物处理工艺, 可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CQ)和水(H2O)等 无色无味的物质,是一个很好的除臭系统。(2)定期对污水处理工程卫生死角喷洒药剂, 消除

7、蚊、蝇、 鼠、虫滋生的场所,减弱其尸体腐败变质所散发的臭味对站内 空气造成的影响。(3)在本污水处理工程的平面布置规划中,各构筑物的周 边覆土设置有绿化带,可在绿化带内栽植一些可吸附异味气体 的绿色植被,既增加了污水处理工程的生态氛围,又有利于大 气的污染防治。4、固体废弃物防治(1)该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污泥干化池中 自然干化的污泥,将其集中收集后外运处置。(2)设置垃圾收集箱,对污水处理工程操作管理人员或外 来人员丢弃的生活废弃物进行及时、集中收集,定期交由环卫 部门,统一处理。5、噪音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站内的噪音主要来源于工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为减少噪音危害,本项目主

8、要采取以下措施:(1)提升泵尽量采用潜污泵或低噪音的机泵。(2)风机尽量采用低噪音的鼓风机或者作防噪措施。(3)提升泵和风机基础/管道之间增设橡胶垫,缓冲设备 运行时的震动,减弱其震动的传递系数。(4)加强对工艺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及时补充润滑油 / 脂,减弱机体本身的运行磨擦。(5)污水处理工程上面设置的绿化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 轻噪音的污染影响,有利于环保污水处理工程的创建。四、项目背景AA常年气候温和,空气质量优良,无霜期 200天以上,适 宜各种农作物及花 卉、苗木的生长、培植、繁育。宜林山地以 柏树为主,柑桔、枇杷、桃、李、梨、枣等水果四季林立。宜 种耕地广阔,生产药材、油菜、花生、

9、水稻、棉花、萝卜,青 菜等各种粮食蔬菜。交通便利,水源和电力资源充足,通讯条 件较好,劳动力充足,非常有利于公司项目的建设以及将来的 发展壮大。五、产品市场分析四川人做泡菜历史悠久。在巴蜀,几乎家家有泡菜坛、 人人爱吃泡菜,筵席上有名的酸菜鱼是利用泡菜为辅菜制作出 来。清朝年间,川南、川北民间还以泡菜作为嫁妆,足见泡菜 在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地位。四川泡菜不仅已积淀成一种脍炙人 口的时尚饮食文化,其制作工艺还堪称我国悠久而精湛的烹饪 技术遗产。我国泡菜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竞争、质量竞争、原 材料竞争等方面。我司生产的泡菜类属于快速消费品,并且为 四川的特色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

10、日常生 活消费品中的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泡菜 单位价格较低,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忠诚度的提高可使酱腌菜加 工企业获得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因此泡菜加工企业竞争 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品牌的塑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我公司开发的泡菜产品,采用本地蔬菜在保留运用地道传 统风味工艺的同时,通过提高工艺水平,增加科技含量而加工 制成。产品使用四川传统泡菜和现代工艺技术自然乳酸菌发酵。 成品脆嫩逸香,酸度适中,老少皆宜。常佐食有健脾开胃,消 食化气的功效。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四川泡酸菜也从传统销 区西南、西北走向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例如:云南、甘肃、 陕西、广东和上海、重庆等省区城市也普

11、遍接受了泡酸菜食品。 因而本项目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六、项目建设条件1、政策条件2015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着力突出农村改革、现代农业、 农民增收、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扶贫攻坚等重点,有很多新政 策、新举措和新亮点,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型升级被放在重要位 置。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四川省省长魏宏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今年四川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并将加快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确保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有关专家认为,在四川省委多年持续部署和强力引导下,我省农业转型创新、提质增效效果明显,走出 了一条质量安全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新道路,“四川造”农 产品开始迈向品牌时代。目前,全省地标农产品达到165个,集群效应初显;全省“三品一标”产品达到5277个,居全国第二。优质特色农产品是食品产业的物质基础,四川夯实了这个 基础,可以确保食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而食品工业导向农业, 增值农业,反哺农业。农业、食品工业两大基础产业良性互促, 将对四川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正能量。公司的“年产3000吨泡菜生产线建设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的,同时也符合符合2015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 新局面的意见。2、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在3、原辅材料项目原材料为蔬菜及其他辅料。4、建设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