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5123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试题一、填空题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 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2、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时间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 合。3、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作业危害分 析法JHA法)、(风险程度分析法MES法)、(事故树法FTA法)等。4、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级别最高。5、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 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

2、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6、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303号)第 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由负有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 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 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 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 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 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

3、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8、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企业主 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所分管部 门和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各职能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9、隐患治理应符合DB37/T 2883-2016第7.4.1条的要求,并保证整改措施、 (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10、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 (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二、单选题(55题)1. (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A. 事故控制B. 风险管控C隐患排查D.

4、安全培训2. 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 )级,其中( )级最危险。A. 5、1B. 4、1C. 5、 5D. 4、 43. 风险级别中( )级别最高?A. 红色B. 橙色C黄色D.蓝色4.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A. 公司、车间、班组、岗位B. 公司、部门、车间、班组C. 公司、专业、车间、岗位5.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 )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或它们的组合。A. 精神损害B. 健康损害C. 身心损害D. 心理损害6. 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

5、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A. 个体行为B. 人为因素C. 环境因素D. 光线因素7.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的组合。A. 严重性B. 适应性C. 必要性D. 有限性8.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A. 风险分析B. 风险评价C. 排查风险点D. 风险分级9. 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A. 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B. 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C. 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D. 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10. 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A. 应统一B. 同行业应统一C. 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D. 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

6、法规要求有关11. ( )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A. 企业B. 中介机构C. 安监部门D. 主要负责人12. 企业应建立以( )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A. 主要负责人B. 分管安全负责人C. 安全机构负责人13. 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A. 基层单位、责任人B. 所在单位、责任人C. 责任单位、责任人D. 各级单位、责任人14.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 )。A. 效果验证B. 效果验证与更新C. 效果评价D.

7、 效果验证与评价15. 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 评价,根据( )划分等级。A. 风险评价B. 评价结论C. 评价结果D. 风险评估16.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A.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 级落实具体措施。B. 风险越小,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 落实具体措施。C.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 落实具体措施。D. 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下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 落实具体措施。17. 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

8、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 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 ) 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A. 应急预案B. 应急电话C. 联系方式18. 企业应对( )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A. 一级风险点B. 二级风险点C. 三级风险点19. 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A. 较高级B. 相匹配C. 同级别20.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的学习义务。A. 本岗位风险点及危险源B. 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C. 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

9、管控级别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 )、落实分工四个步骤。A. 考试B. 培训C. 教育22. 危险源分级,遵循( )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A.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B. 定量计算C. 定性分析23.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 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 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 )的任务。A. 制定风险管控责任制B. 编制风险管控清单C. 编制风险点管控计划2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 设实施

10、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 )等。A. 风险点排查方法B. 危险源排查方法C风险排查辨识方法25.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A. 危险源分级B. 危险源排查C. 危险源辨识26.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 )等 4个步骤。A. 隐患辨识、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B. 隐患排查、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C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27. 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 )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 )组织一次。A. 每月、每周B. 每月、每日C. 每季度、每月D. 每季度、每周28

1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 )。A.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B.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持续改进管理制度C.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2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 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二是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建设具体工作,确保能够将所属范围的风险点全覆盖辨识,及时向风险分级管 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 )。A. 制订所有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

12、彻落 实B. 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C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表,并组织员工培训、贯 彻落实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B.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C.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D.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实现零风险、零事故。31.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需要消减的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 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风险等级为( )。A. 重要风险B. 关

13、键风险C. 中度风险D. 低度风险32.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轻微风险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无需采 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为需保存记录风险级别为( )。A. 3 级B. 2 级C. 4 级D. 5级33风险分级采用LEC法,中度风险色为()。A. 红B. 橙C黄D. 蓝34.1 级风险( 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 )。A. 无需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B. 必须立即整改,可以继续作业。C. 制定整改计划后,可以继续作业。D. 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35. 三、四级风险点可由( )级监管,班组、车间管控;四级可由班组或岗 位管控或因风险较小可直接忽略。A. 公

14、司B. 班组C. 车间D. 岗位36. 企业应根据排查组织级别,结合风险点及危险源特性,确定符合企业实际的 隐患排查( )。A. 责任人B. 周期C. 内容37. 车间、班组的隐患排查内容,可根据所管辖区域隐患排查的数量、风险等级、 分布等因素,进行重点关注,侧重于( ),并应确保区域内所有风险点及危 险源均能等到监控。A. 风险较低的风险点隐患排查B. 风险偏高的风险点隐患排查C. 风险较高的风险点隐患排查D. 风险偏低的风险点隐患排查38. 排查风险点:排查伴随风险的部位、()、设备、设施或区域。A. 方位B. 地点C. 场所D. 位置39.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中度风险应采取

15、行动/控制措施( )。A. 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B. 需要立即停止作业,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C需要消减的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D. 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40. 工作危害分析法能够全面地分析出()所有可能的风险,并针对可能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A. 作业活动B. 设备设施C. 安全设施D. 工艺操作41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一般多是针对()。A. 作业活动B. 设备设施C. 环境因素D. 管理因素42. 当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企业风险的危险性分值大于()时,属于显著危险,需要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