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64909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8】含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阅读一百天28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评价 一、 古诗词阅读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古人写诗讲究遣词造句,“蘸”字用的好,试做分析。 2、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写出了诗人的闲适自得,你认为哪句话能表明这种情感?二、文言文阅读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欧阳公四岁而孤 孤: 及其稍长 及:唯读书是务 唯: 教以书字 书:4将下列句

2、子译成现代汉语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5“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表现了欧阳修的什么精神?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欧阳修最终学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三、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母亲的金手表 琦君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

3、。”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是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 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

4、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 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廉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

5、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金手表要新式多了。 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慈母之爱,昊天罔极。几十年来,我只能努力好好做人,但又何能报答亲恩于万一呢?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指针停在一个时刻上,但那绝不是母亲逝世的时间。她平时就不记得给手表

6、上发条,何况在沉重的病中。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放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7.文中第一段划线的句子中“郑重其事”用的好,请说出好在哪里?8试赏析第二段画线的句子。9.结合上下文,说说母亲为什么对金手表如此珍爱?10.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从母亲在厨房忙碌,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善良;从忍受病痛的折磨,不告诉子

7、女,可以看出母亲11.“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母亲希望我这样吗,你是如何得知的?12.“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你认为母亲会对我说什么?(二)说明文阅读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

8、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

9、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13试以第 段画线句子为例,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和严密的特点。14.选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15.结合文章内容,“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有可能实现吗?1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17说一说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有什么好处?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