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48357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相关背景: 1、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对传统课程观进行了的继承、反思与批判,这使得班主任老师的课程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对德育课程观的新认识,不再是老师向学生灌输一些价值的过程,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新内容,融入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在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由此不断构建 新的道德意义,实现智育、德育共同成长的过程。 2、思考来自于学生的对话: 甲生。这两天,我和爸爸妈妈又要去上坟扫墓了,每次都是点香磕头,一点都没劲,不好玩。 乙生。我们家呀,是爷爷奶奶在家祭拜的,还织了很多锡箔,说是烧给老祖宗的,让祖宗们也生活富裕点,真是不懂

2、,怎么会有个清明节的。 引发深思: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小学生德育课程

3、的对接就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网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二、案例正文 这次班级主题活动,我们充分挖掘了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自主活动、探究、体验、反思、感悟中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祭典先烈,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的精神。我们整个活动的设计安排是这样的: 一、活动启动:宣传倡议 1、3月27日(星期五)班会课,我(班主任)向全班

4、师生发出清明节活动倡议。 2、下发“告家长书”,动员家长一起积极参与学校的这个主题活动。 3、设计好活动的宣传栏 二、活动内容:分层分块 1、“清明历史”的黑板报: a.要求:通过活动使班级学生要对清明节有不同的了解,见附件一(具体如下) b.活动时间:3月30日4月4日 c.总负责人。班长、宣传委员。 2、“做清明小食”: a.要求。通过在班级开展“做清明食青团”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清团的来由,明白清明与“寒食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b.活动时间:4月2日 c.活动形式。在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指导下,每生制作一个青团,品尝一个青团。 d.活动准备: (1)制作材料(生

5、活委员负责) (2)使学生明白吃青团的由来,见附件二。(班主任负责) 3、“古诗词朗诵”: a.要求。通过诵读革命或清明的诗篇,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了革命传统教育。 b.活动时间:3月30日4月10日(早读课、自习课) c.活动总负责人:语文课代表 d.活动形式: e.早读课。读学习过的2-3首革命古诗词。(内容结合清明,也可以是有关革命) 3月30日4月10日期间的自习课进行古诗词的朗诵比赛,见附件三。 f.活动准备: 查找有关的革命古诗词 4、“祭扫烈士墓” a.要求。通过扫烈士墓,缅怀先烈,增强爱国家、爱民族的情感。 b.活动时间:4月1日,见附件四(下午第三课后) c.活动总负责人

6、:学校领导 d.活动形式: 初一、二、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到烈士纪念碑前祭扫烈士墓 5、“清明之我见” a.要求。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b.活动时间:4月5日4月10日 c.活动负责人:全体班委 三、活动附件: 附件一: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 内容总结(1)我们家呀,是爷爷奶奶在家祭拜的,还织了很多锡箔,说是烧给老祖宗的,让祖宗们也生活富裕点,真是不懂,怎么会有个清明节的(2)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3)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小学生德育课程的对接就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网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