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失调简述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48087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统合失调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失调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失调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失调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感觉统合失调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觉统合失调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统合失调简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理论起源于美国,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从而作出正确决策,使个体和谐有效地运作.感觉统合主要分为平衡统合、触觉统合、本体感统合、视觉和听觉统合五大方面。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司令部,内部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地运作,这种情况称为感觉统合失调.也就是说人类的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前庭平衡觉、运动觉等如同一个个“通讯员,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总司令部”大脑,大

2、脑对此作出协调、指挥。如果某一个“通讯员”开“小差”,无法正确有效地传递信息,就会出现某种征兆。若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会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家长应对这方面加以重视.(37个字)感觉统合 (SESORY INRTN) 是美国南加州的Je Ares于72年系统的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用来矫治儿童学习障碍和或缺乏自控能力等一些行为, 并了解其原因, 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感觉统合通常是在孩童平常的活动期间得

3、到发育和促进。但是,一些孩子,感觉统合没有有效的得到发展和促进。 因而在认知,发展或行为上会有明显的问题存在。 感觉统合,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也就象是交通指挥者或红绿灯管制者,在它的指挥下,各种信息有条不紊地在大脑的”高速公路上飞驰,大脑才能协调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没有它们,交通将乱成一团,事故不断。(3个字)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

4、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痛觉过分敏能感或

5、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防碍正常

6、的成长发育。 (7个字)测一测您的孩子是否感觉统合失调 1.不喜欢被人触摸或抚摩;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大热天也要穿长袖衣服. 2.不喜欢碰触某些粗糙的衣物或物品. 3。遇意外碰伤或流血时,自己常未察觉。 4。需要父母特别多的抚摩;过分喜欢碰触某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地重复某动作)。 5.害怕搭电梯;不喜欢玩秋千、跷跷板、旋转木马等特别喜欢玩旋转或援摇动的游戏,不会感到头晕。 6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7.特别怕黑,在黑暗处经常不知所措而哭闹.8.经常碰撞淤血或碰伤;拿东西时容易失手掉落。9动作笨拙,活动中经常发生困难。 0不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系鞋带

7、、拿筷子、写字或绘画,或者虽然会做这些,但比同龄的孩子慢很多。1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左右常混淆.12。常把数或字颠倒写,例如:把9写成6,把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13。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14.两三岁以后才会说话;有口吃或口齿不清的现象。1.有重听或语音分辨不清的现象.16.特别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17。个性孤僻、不合群,在团体中很难交到朋友。1.常觉得自己很笨,容易遭受挫折,甚至会自我伤害。个性顽固,容易冲动与人争吵;攻击性强,经常欺负别人。 (443个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育

8、方式有关。 1。都市化生活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母亲在怀孕期间情绪处于应激状态、长时间保持某一种姿势、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等是可能导致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重要的孕期因素。 早产、剖腹产等不良生产方式也可导致儿童触觉学习不足。.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如:发育迟缓,轻度大脑功能失常.4。 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多数家长对他的掌上明珠存在过分保护的问题。儿童应有的摸、爬、滚、打、蹦跳等行为,在发育的自然历程中被人为破坏。儿童该爬的时候没爬,日后可能出现协调性、平衡感差。该哭的时候不让哭,口腔肌肉缺乏锻炼,心肺功能弱,甚至语言表达差。有些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照顾孩子时,更容易出现过度保护的倾向。5.

9、缺乏同伴群体和游戏:独生子女家庭家庭人员少,缺乏兄弟姐妹,可模仿的同龄对象少。邻里往来少,缺乏与伙伴交往的机会,人际关系发展不佳.6.缺乏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缺乏大自然的熏陶:都市化使家长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成了一件难事,孩子大部分时间呆在家里玩.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然而居住面积过小,活动空间不足,导致儿童俯卧爬行少,活动少,平衡不佳,身体控制能力差。 7.另外,过早对儿童进行认知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不一致等也会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到了学龄期,就会学习能力和性格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

10、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家长应从孕育孩子起就应该避免这些问题,关注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治疗训练。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理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等行为问题. (77个字)怎样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如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再根据测查结果,针对性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

11、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且由于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只是一种生理上的功能训练,儿童在训练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7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近几年,国

12、内也已引进、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结合药物治疗的话显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用解决313岁有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儿童。(58个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运用一定的器材,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以前没有或缺少的感受,即进行“补课”.例如玩沙游戏、海洋球游戏、大龙球压滚游戏等可促进触觉功能的发育;平衡台、滚筒、吊缆等可促进前庭功能的发育;跳床、滑板、拍球等对于身体协调能力有促进作用等。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训练计划,寓训练治疗于游戏

13、之中。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脑的统合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动作较前协调,手的操作能力提高,情绪较稳定,暴怒行为明显减少,注意力改善.在低年级中,学习能力有长进,成绩提高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个疗程是20次,一次1个小时,一星期应不少于2次,重度失调的儿童练次数应更多一些。训练时间可以安排在孩子下课后和节假日,可以随到随练。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和记忆、思维能力训练两部分。心理专业人士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训练课程和时间。训练2次后免费测验,鉴定效果。(376个字)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有利于感觉统合的环境?(一)触觉方面 1。多爱抚孩子:情绪稳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均依赖于安定的触觉

14、系统,而爱抚是促进触觉系统安定的有效方法。 2提供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触周围物品,别老把婴儿放在学步车或婴儿车内,使其丧失爬行和用手触摸环境的机会. .对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睡觉前,以手或柔软的毛巾轻轻地触压或按摩孩子的手、脚或背部。 4对触觉迟钝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软毛刷子刷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唤醒其触觉;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有毛感的玩具,让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5。对触觉过分依赖的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的习惯,父母不要采用高压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应该先适当地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以加强亲子间的

15、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然后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习惯。 (二)前庭平衡方面 1善于用摇篮。 2多提供骑木马、坐电动玩具、滑滑梯、荡秋千、跳弹簧垫等活动。如果孩子前庭抑制功能不良,易出现头晕等反应时,家长仍应让他们参与上述活动,但要适度,要加强保护,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三)肌肉关节动觉方面 要重视孩子的运动,孩子玩弄或舔咬自己的手、脚,摔东西,敲打玩具,搬弄桌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从事有益的活动.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因为事后收拾麻烦,或怕孩子碰伤就全面禁止孩子活动,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使孩子得到适当的活动。(四)精细动作方面 1.婴幼儿期要提供丰富的触觉刺激. 2在上小学前,家长应让孩子有许多涂鸦、剪贴、捏泥巴和粘土、扣钮扣、握笔、做简单家务的机会。 (五)视知觉方面 丰富婴儿期的视觉刺激。 2.提供有益的视知觉玩具:如积木分类、卡片配对、走迷津、玩拼图等。 (六)听知觉方面 1对听知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训练孩子闭目倾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他们带上耳机听故事录音带,以提高他们对声音的敏感度. .对听知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