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4799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与程序设计VB教案集MicrosoftW(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节 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一、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 讓學生瞭解演算法、窮舉法、程式設計語言、編寫程式和偵錯工具等概念。(2) 讓學生知道對現實問題的自然語言的描述,特別是類似程式設計語言的自然語言描述。(3) 讓學生理解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編寫程式、偵錯工具這一用電腦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認識其在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中的作用。2、 方法與過程(1) 培養學生發現舊知識的規律、方法和步驟,並把它運用到新知識中去的能力。(2) 培養學生偵錯工具的能力。(3) 培養學生合作、討論、觀摩、交流和自主學習的能力。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韓信點兵”這個富有生動情節的實例和探究、講授、觀摩、交

2、流等環節,讓學生體驗用電腦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二、 重點難點本節的重點用計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和上機偵錯工具等步驟。用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也是本節的難點。三、 教學環境1、 教材處理教學內容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2003年4月版)中資訊技術部分的選修模組1“演算法與程式設計”第一章的第一課“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選用廣東省普通高中資訊技術選修一:演算法與程式設計第三章第一節,建議“演算法與程式設計”模組在高中一年級下學期或高中二年級開設。根據2003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的闡述,“演算法與程式設計”是普通高中資

3、訊技術的選修模組之1,它的前導課程是資訊技術的必修模組“資訊技術基礎”。學生在“資訊技術基礎”模組裡已經學習了電腦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啟動程式、視窗操作和文字編輯等基礎知識。學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礎知識,用於本節課的啟動Visual Basic程式設計環境,輸入程式碼,運行程式等操作。本節課“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演算法與程式設計”模組的第一節課,上好這節課是使學生能否學好“演算法與程式設計”這一模組的關鍵。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理解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編寫程式和偵錯工具等用電腦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認識其在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後續課程如模組化程式設計、各種演算法設計等課程的

4、基礎。讓學生在人工解題中發現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等步驟,並把它應用到用電腦解決問題中去,這是構建主義中知識遷移的方法。本節課還採用了探究、講授、觀摩、交流、閱讀材料等多種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的方法。2、 預備知識本節課相聯繫的舊知識是電腦的基本操作中滑鼠、鍵盤操作,啟動、關閉程式,視窗、功能表操作和文字編輯等基礎知識,還有解決數學問題的步驟等知識。3、 硬體要求可以進行螢幕廣播的多媒體電腦室。教師自行設計製作的課件。準備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活動表。4、 所需軟體學生機要安裝VB6.0或以上版本。5、 所需課時2課時(100分鐘)四、 教學過程(一)引入 教師:“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到處都可以

5、看到電腦的蹤影,感受到電腦給學習、生活帶來的方便。然而,在驚歎電腦的神奇和享受的歡樂的時候,你是否瞭解計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有沒有思考過其中的奧妙呢?下面我們先看一個古典的問題:” 學生觀看約1分鐘的電視劇漢劉邦片斷,內容大致如下:“韓信是我國西漢初著名的軍事家,劉邦得天下,軍事上全依靠他。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不僅如此,還能經常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在與楚軍決戰時韓信指揮諸侯聯軍,在垓下十面埋伏,擊敗楚軍,楚霸王項羽因此自殺。”片斷結束時螢幕出現“韓信點兵”問題:“相傳漢高祖劉邦問大將軍韓信統禦兵士多少,韓信答說,每3人一列餘1人、5人一列餘2人、7人一列餘4人、13人一列餘6人。劉邦茫然而不

6、知其數。你呢?”(二)問題教師:“下面我們先助劉邦解決一個簡單的問題。”展示題目:“韓信點兵”問題1:求整除3餘1、整除5餘2、整除7餘4的最小自然數。(三)探究把全班分成16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同學一起探究、討論問題。利用已學過的數學知識找出題目已知什麼求什麼、明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和寫出求解問題的解題步驟。並填寫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活動表中的“探究問題記錄表”。如下:探究問題記錄表分析問題(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寫出解題步驟結果給5分鐘學生討論,教師在這過程中到各學習小組中,引導個別學習小組分析問題、寫出解題步驟。教師提問23個同學,從中逐漸引導出類似如下的分析問

7、題和解題步驟,並給出演算法的概念。分析問題(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寫出解題步驟 設所求的數為X,則X應滿足:X整除3餘1X整除5餘2X整除7餘41、令X為1。2、如果X整除3餘1,X整除5餘2, X整除7餘4,這就是題目要求的數,則記下這個X。3、令X為X+1(為算下一個作準備)。4、如果算出,則結束;否則跳轉2。5、寫出答案。教師解釋第3步“另X為X+1”並指出它與數學中的區別,並從上面的解題步驟中總結出窮舉的演算法。教師:“剛才有些同學把題目解出來了,答案是67,韓信作為大將軍,統率士兵當然不止67人,下面我們來解決一個資料量稍大的問題。”展示題目:“韓信點兵”問題2:

8、求整除3餘1、整除5餘2、整除7餘4、整除13餘6、整除17餘8的最小自然數。給2分鐘學生分析上述問題並寫出演算法,不用計算。學生有了第1題的經驗,很快會寫出和第一題類似的演算法。如下:分析問題(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係)寫出解題步驟 設所求的數為X,則X應滿足:X整除3餘1X整除5餘2X整除7餘4X整除13餘6X整除17餘81、令X為1。2、如果X整除3餘1, X整除5餘2, X整除7餘4,X整除13餘6,X整除17餘8,則記下這個X。3、令X為X+1。4、如果算出,則結束;否則跳轉2。5、寫出答案。教師:“上面的結果超過1萬,人工計算要很長時間,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你想到什麼

9、?”(用電腦解題)(四)用電腦解決問題教師:“電腦怎麼樣解決問題?用電腦解決問題,同樣要經過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兩步驟。”在講授過程中展示人工解題中分析問題和設計演算法這兩個步驟。 教師:“用電腦解題,是不是輸入上面的演算法?上面用自然語言描述的演算法,電腦不懂,必須翻譯成電腦的語言,這就是程式設計語言。” 教師展示與用Visual Basic語言編寫的程式作對照。簡單解釋變Y的作用,並提示學生程式設計語言是我們以後學習的重點。本例用Visual Basic語言編寫的程式請看教材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X As Integer, Y As Int

10、eger X = 1: Y = 0 Do If X Mod 3 = 1 Then If X Mod 5 = 2 Then If X Mod 7 = 4 Then If X Mod 13 = 6 Then If X Mod 17 = 8 Then Y = X End If End If End If End If X = X + 1 Loop Until Y 0 Print 韓信統禦士兵數:; YEnd Sub教師:“程式編好以後,通過鍵盤輸入電腦,並運行程式查看結果這個過程叫偵錯工具。”(五)觀摩根據前面編制的程式,啟動Visual Basic程式設計環境,輸入程式碼,進行調試,最後得到運行的

11、結果。具體操作步驟請看教材(第4、5頁)。要求同組內先完成的同學幫助還未完成的同學。幫助的時候不能代勞,只能動口不動手。教師演示操作步驟。學生上機偵錯工具,教師作個別指導,時間是10分鐘。操作時有些學生很快完成,有些學生則很慢,解決案是佈置操作快的同學閱讀教材並完成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活動表中的填空題。較慢的同學在他們調試了約8分鐘後告訴他們可以通過網上鄰居下載程式。以便能在10分鐘內調試出程式。(六)交流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用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它和人工解有什麼關係呢?同一學習小組的同學一起探討人工求解問題和用電腦求解問題的異同,並把討論結果記錄在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活動表的“討論記錄

12、”表中。如下:關於求解問題的方式討論記錄求解問題的方式相同點不同點人工求解問題用電腦求解問題 教師提問23個小組的討論結果,並引導出大致如下的形式結果:求解問題的方式相同點不同點人工求解問題分析問題、設計演算法、得出結果、驗算結果等對題目進行解答、運算速度慢、不需要電腦等用電腦求解問題編寫程式、偵錯工具、運算速度快等五、 課外拓展相關資源技術課程標準介紹:http:/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網:http:/ 1-2节 1-2節 演算法和演算法的描述一、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1) 瞭解演算法的定義及其表達方法;(2) 認知流程圖的六種基本符號;(3) 理解電腦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2、 方法與過程

13、(1) 理解用不同的表達方法描述演算法的優缺點;(2) 掌握用流程圖描述簡單的演算法。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演算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二、 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1、 演算法的定義;2、 演算法的三種表達方法;3、 流程圖的六種基本符號;4、 用流程圖描述簡單的演算法。(二)教學難點5、 演算法的描述(三種);6、 用流程圖描述演算法。三、教學環境1、教材處理通過物理學中的實例瞭解演算法的概念和演算法的描述方法掌握用電腦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用多媒體教學網開展教學;用“先自主探究,後教學指導”的方法進行教學。2、預備知識學生已掌握了用電腦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了電腦運用基礎。3、硬體要求建議本節課在多媒體電腦教室中完成,最好有廣播教學系統或投影儀,為拓展學習,學生機應允許上互聯網。4、所需軟體學生機要安裝VB6.0或以上版本。5、所需課時:2課時(100分鐘)四、教學過程教學內容預期目標新課內容:一、對演算法的初步瞭解1一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