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47711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强化练 17植物激素调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强化练(十七)一、选择题1. (2018 北京四中期中)生长素渠道化假说用来解释叶脉的形成。在幼叶的顶端 和边缘合成生长素,并运输到叶基部(叶柄)。生长素流经细胞时会诱导细胞成为 更有效的生长素运输载体,最开始具有稍高浓度生长素的细胞成为更好的载体, 并从周围细胞中汲取生长素,使得生长素运输的差异进一步拉大。这些生长素运 输的渠道成为叶脉的基础。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运输量与生长素运载体的发育之间呈负反馈B. 生长素由叶边缘到叶基部的运输是极性运输C. 实验研究时可用外部施加的生长素替代来自叶顶端的生长素D. 该假说内容不涉及生长素的两重性答案 A 依题意,生长素运载体是由

2、生长素流经细胞发育而成,且生长素运输量 随着其发育程度的加大而增大,说明生长素运输量与生长素运载体的发育之间呈 正反馈,A错误;生长素在幼叶的顶端和边缘合成,并运输到叶基部(叶柄),因此 生长素由叶边缘到叶基部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B 正确;实验研究时可用外部施加 的生长素替代来自叶顶端的生长素,以排除内源性生长素的干扰,C正确;该假说 内容只涉及生长素的运输方向、生长素运输载体等信息 ,不涉及生长素的两重 性,D正确。2. 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 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与激素有关C.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D. 用一定

3、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答案 C 植物激素具有调控生命活动的作用 ,因此脱落酸能调控细胞的基因表 达,A正确;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是生长素作用形成的顶端优势现象,B正 确;顶芽生长占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使得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而并不影响侧芽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 香蕉,可促其成熟,D正确。3. 下图表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 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心K妳拥对會处A. 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 b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幼苗部位的细胞体积大C. a点生

4、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由b、c点对应的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 致D. 若将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 长答案 C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种子,即生长活跃的 部位,A正确;a点属于芽尖位置,细胞形成不久,体积较小,B正确;芽尖属于生长 活跃的部位,a点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是自身合成的,而不是由其他部位生长素 运输到a点所致,C不正确;与芽相比,根对生长素的作用更为敏感,若将a点对应 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对应的细胞,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正确。4.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分别处理豌豆黄化苗茎切段一段时间,

5、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oooooo KAA. 激素的浓度和处理茎切段的时间分别属于自变量和无关变量B. 在50 umolL-1浓度时,赤霉素比生长素促进伸长的效果更好C. 250 umolL-i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共同使用促进伸长的效果最佳D. 106 umol L-i的生长素对茎切段的作用可能与诱导乙烯的产生有关答案 C 根据图形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的浓度和激素的种类,处理茎切段 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A正确;在浓度为50 umolL-1时,用赤霉素 处理的茎切段长度大于用生长素处理的茎切段长度,因此,浓度为50 口molL-i 时,赤霉素促进伸长的效果更好

6、,B正确;图中所示为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的 结果,无法判断二者共同使用时的作用效果,C错误;据图分析,106 umolL-1生 长素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茎切段短,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对茎伸长有抑制作用, 可能是因为较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乙烯合成,从而抑制细胞伸长,D正确。5. (2018北京通州区期末)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对照组用H O)分别处理2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与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 32P的磷酸盐溶液(见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的32P放射性强度并统 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处理受精幼铃脱落率(%)

7、未受精幼铃脱落率(%)放射性强度(cpm)受精幼铃未受精幼铃GA3.3181424214399HO3.3100966773362A. HO处理组在该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2B. 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没有影响C. GA处理后32P放射性在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中的强度差异不明显D. H O处理后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无关2答案 D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赤霉素对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脱落率与营养物 质运输的影响,H O处理组在该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A正确;据表可知,H O处理和22GA处理受精幼铃脱落率相同,说明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没有影响,B正确;GA 处理后32P放射性在受精

8、幼铃与未受精幼铃中的强度分别为14242. 14399,差异 不明显,C正确;受精幼铃可以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促进含32P的磷酸盐向 棉铃的运输,H O处理后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2关,D错误。6. 为研究赤霉素、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和茎生长的影响,以雌雄同株异花的苎麻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茎生长的增高率=(实验组-对 赤霉素或乙烯浓度 雌花率=雌花数/开花总数赤霉素乙烯赤霉素乙烯00.4950.49500500.1810.5890.379-0.008 31000.2170.6280.575-0.076 5(mg/L)照组)/对照组下列对该实验结

9、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B. 赤霉素、乙烯对苎麻细胞基因表达均有影响C. 乙烯对苎麻茎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 乙烯能抵消赤霉素促进苎麻雌花分化的作用 答案 D 表中数据显示,赤霉素处理组的雌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茎生长的增 高率却高于对照组,乙烯处理组的雌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茎生长的增高率却 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和茎的生长,乙烯可促进苎麻 雌花分化,但对苎麻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赤霉素可促进苎麻雄花分化,乙烯能 促进苎麻雌花分化,且二者没有共同作用的实验组,不能说明二者共同作用的效 果。7. 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

10、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 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 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 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乍)魁豆友丘畫.亠型o賢吃蜩 Jt披也或A宴变库 A光1ft色索h宴变萍PJW 娥度nwL * L-n250200150500【审一鎚皐妄示肆匸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B. 浓度为10-5和10-4 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C. 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

11、长均有促进作用D. 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答案B由地上部分相对长度图可知,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 增加而受到抑制,所以 A 选项正确;由主根相对长度图可知,三条曲线在某一个 PAC浓度下对于主根生长的影响,应与浓度为0时进行比较,浓度为10-5 mol L-i 的PAC对主根生长为促进作用,浓度为10-4 mol L-i的PAC对主根生长为抑制作 用,所以B选项错误;由图可知,在低浓度PAC时,即适当降低赤霉素浓度的情况下, 主根相对长度大于对照组,所以 C 选项正确;比较主根相对长度图的野生型和光 敏色素B突变体的两条曲线可知,在相同PAC浓度下,

12、光敏色素B突变体水稻比野 生型水稻主根相对长度大,即光敏色素B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 抑制减弱,所以D选项正确。二、非选择题8. (2018北京朝阳二模)矮化栽培是现代苹果生产的趋势,为研究矮化苹果(M9) 砧木致矮机理,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1)生长素在植物茎内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运输称为 运输;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尖合成并运至地上部分,通过促进细胞进而促进植物生长。(2)研究者将富士苹果(非矮化)、M9和八棱海棠(非矮化)三种植物进行嫁接,如 图1。一段时间后,检测富士-M9-八棱海棠不同部位PIN基因(IAA运输载体基因) 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显示,在富士

13、 -M9-八棱海棠中,表达量较高的两种PIN基因 为,其中可能与M9致矮密切相关。(3) 向富士-M9-八棱海棠的接穗叶片或基砧根部施加NAA(生长素类似物,其运输载体与IAA相同)后,以未做处理的富士-M9-八棱海棠作为对照,检测相关指标如下表。(NAA+IAA)接穗新梢细胞分裂素含量总含量平均长度接穗叶片 基砧根部接穗基砧对照+ + +接穗叶片施加+ + +NAA基砧根部施加+ + +NAA注:“+”代表检测指标的数值,“+”越多,数值越大。 与对照组相比,接穗叶片施加NAA组的基砧中(NAA+IAA)总含量几乎无差异,推测中间砧了生长素的运输。为证实这一推测,研究者将中间砧(M9)换成八

14、棱海棠后,基砧中(NAA+IAA)总含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支持/不支持)上述推测。 两实验组中,组的接穗新梢平均长度较短,请你结合(2) 实 验 结 果 解 释 原 因 , 以 提 示 M9 砧 木 致 矮 机 理:。答案 (1)极性 分裂(2) PIN8 和 PIN10 PIN8(3) 阻碍(抑制)支持接穗叶片施加NAA接穗叶片施加NAA,中间砧因PIN8表达较少阻碍生长素运 输,根部得到的生长素较少,导致细胞分裂素含量少,进而运输到接穗的细胞分裂 素量较少,对接穗新梢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显著解析 (1)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的运输库极性运输。细胞分裂素的 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2)分

15、裂图乙,在富士-M9-八棱海棠的不同部位,表达量较 高的基因是PIN8和PIN10。比较各部位中四种物质的表达量,M9中只有PIN8的 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非矮化品种,所以PIN8与M9的矮化有关。由于给接穗 叶片施加IAA后基砧中(IAA+NAA)总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IAA并没有从接穗运输 到基砧,因此推测中间砧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如果把中间砧变成八棱海棠后 , 基砧中(IAA+NAA)总量显著提高,则支持上述推测。由(1)可知细胞分裂素主要 在根尖合成并运至地上部分,分析表格,基砧根部 NAA 组的接穗叶片和基砧根部 细胞分裂素含量均较高,接穗新梢平均长度较长。接穗叶片施加 NAA 组的接穗新 梢长度较短,可以是因为接穗叶片施回NAA,中间砧因PIN8表达较少阻碍了生长 素运输,根部得到的生长素较少,导致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