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基础整合-副本(1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4755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基础整合-副本(1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选读》基础整合-副本(1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基础整合-副本(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基础整合-副本(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诲人不倦(2)文学:子游,子夏)今义:今义:7、熟语积累上知下愚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悱不发 举一反三贫而无谄富而无矣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各得其所(二)文化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 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三大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等,就如现在我们所说的陕 西调、山西调、河南调等。“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 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 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 的。“颂”

2、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在古代,诗经还有政治上的作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经 常用歌诗或奏诗的方法来表达一些不想说或难以言喻 的话,类似于现在的外交辞令。诗经开启了中国数 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的 文学创作方法。(一)文言基础1、通假字(1)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2) 女与回也孰愈(3) 吾自卫反鲁(4) 其斯之谓与.(2、实词虚词(1) 抑为之不厌(2) 趋过而庭(3) 不愤不启(4) 不排不发(5)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6) 女与回也孰愈(7) 如切如磋(8) 如琢如磨(9) 始可与言诗已矣(10) 巧笑倩兮(11) 美目盼兮(12) 素以为绚兮(13) 起予者商也(

3、14) 由也兼人(15) 则小子何述.焉(3、一词多议r若圣与仁(1) 与 吾与女,弗如也(s其斯之谓与.(始可与言诗已矣(弗如也(2) 如、如切如磋(子如不言(:告诸往而知来者(3) 诸 I闻斯行诸(正唯弟子不能学也.(4) 也丿赐也闻一知二(何谓也(鲤趋而过庭(5) 而丘陈亢退而喜曰(富而无骄(信而好古(-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6) 其-其斯之谓与(雅颂各得其.所(4、词类活用(1)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2)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3) 告诸往而知来者(4) 文,行,忠,信.(5) 故进之(6) 故退之(5、古今异义(1)言语:宰我,子贡古义:(3) 尝独立古义:(4) 则小子何述焉古义: 今义:_6、特殊句式(1)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2) 则小子述何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