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4665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一、立项背景 (一)项目建设地点简介 (二)产业发展概况 二、立项目的与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如何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普基地的建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建设科普基地,将可在基地内开展试验、示范活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实现科普工作的虚实互动与供求结合,使广大农民看有实物、学有目的、干有方向,大大提高了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现代农业走规模化种植、高效化生产、多样化经营之路,是建

2、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科普基地的建成,将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打造了新的服务平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积极作用。 三、项目建设内容 立足x现有特色优势水果产业,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建成xx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亩。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把基地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效益化,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期限为2年,项目总投资万,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100人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无公害水果万余亩,全面提升项目内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果农

3、增收致富。具体建设内容: 1、建成xx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亩,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生产所需的水利配套和路网建设工程,建立无公害防治设施10处和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和防治害虫,确保果品无农药残留。 2、在基地中心区建设50米长的科普画廊,设置科普展示栏50个。重点介绍有关果树管理和新品种培育方面的技术,以及绿色安全食品的生产过程等 3、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果品展示厅,以图文和实物的形式向村民、游客展示果园的新品种及优质果品。另有多媒体设备展示果树的管理、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等,使村民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使游客感受丰硕成果和绿色田园景象。 4、加强科学管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果

4、树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果树地下管理、培肥地力技术。果树修剪技术。果树嫁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灌溉技术。 果树新品种培育技术、幼苗栽植技术。 四、现有工作基础一是自然条件优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地点县xx乡望城村紧邻x云台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境内无工业污染源,植被丰富,优越的环境基础符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二是果树资源丰富。二是果树资源丰富。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建成以x县乡望城村为核心的精品示范示范带00余亩,尤其以项目地最为突出,项目区内现有果树品种18种,其中澳李王李子、红心猕猴桃、黑珍珠葡萄等优势品种已经在x县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益,现在xx县境内种植面

5、积已达到30亩,年产量00万斤,实现收入20万元。22X年,该基地本列为黔东南州“6个20”建设工程项目着力建设成为全州的典型产业,同期被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黔东南州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三是技术成熟。目前,基地生产的葡萄已经省农委审核为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成熟。四是科普工作基础扎实。多年来,x县浦发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开展果树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果树种植技术科普工作经验丰富,合作社内拥有果树种植专家18名,专业种植技术人才50余名,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五、项目主要技术考核指标 (一)科普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标 、建成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 2、建成

6、科普画廊50米; 3、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果品展示厅。 (二)科普基地管理技术指标 1、果树嫁接成活率100%; 2、果品优质率90以上;3、园区果树无病虫害,单株果枝、营养枝比例合理; 、全面落实节水灌溉技术,物理和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5、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等设施的建设达到园区内道路畅通,及时排灌的标准。 (三)科普推广技术指标 、开展科普培训8次,知识讲座1次; 、制作科普图书50册; 3、举办科普活动次。 六、组织措施与实施方案 (一)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项目实施管理组,根据人员专业特长和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安排,明确项目实施技术责任人、研究责任人、管理责任人,明确目标任务,搞好职

7、责分工,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确保项目实施有专人负责,具体技术有专人研究,田间操作有专人管理,项目材料有专人编写,项目培训有专人推进,积极打造统筹协调发展的科研队伍。 2、依托合作社推广作用,着力开展技术推广。依托x县浦发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普活动,推广果树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壮大产业,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政、企、民多方共赢。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动员各级农业推广、教学、科研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特别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着力落实科技惠民的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技术推广作用,增

8、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 (二)实施方案 该项目分三个层次逐项实施。 1、高产栽培核心示范基地建设。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2X年12月02X年2月) 组建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项目考察组深入实地进行项目前期调研,对项目点的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规划,形成基地规划细则。同时完成项目材料的招标工作。 第二阶段:核心基地建设阶段(202X年3月202X年10月) 根据项目规划方案要求,完善道路系统、排灌系统、现代病虫害系统建设工作,高标准建成科普基地000亩、科普画廊0米、精品水果科普展示厅0平方米。 第三阶段: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阶段(0

9、年月02年9月) 组建xx县精品水果科普服务团队,聘请县内外果树专家为科普技术顾问、果树种植技术员为科普推广技术员,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制作科普资料,定期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现场会、交流会,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在推动产业不断壮大的积极作用。 第四阶段:项目总结阶段(22X年0月02年11月) 组织人员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认真总结,收集资料,撰写总结报告,提请验收。 七、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必将推动x县周边地区精品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种植培训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产业区农户生产有保障、技术有支撑、销售有门路。项目区100亩科普示范基地的建成,年产量水果万斤,实现年收入220万元,项目区内农户年增收30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产业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辐射带动其他配套服务业协同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就业人口,逐步推动精品水果产业成为引领周边地区的龙头产业,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社会和谐的发展目标,为早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