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4590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粉指示剂在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淀粉指示剂在直接碘法和碘量法中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前面那个是滴下去,滴定终点后,溶液变蓝色、后面那个是本来蓝色,终点时,I2被反应 完,淀粉的蓝色效应消失。碘量法是利用12的氧化性和I -的还原性测定物质含量的氧化还原滴定法,所 用指示剂为淀粉指示剂 。该法又分为两种:一种叫直接碘量法 ,也称为碘滴定 法,终点颜色由无色 变为蓝色 ;另一种叫间接碘量法也称为硫代硫酸钠滴定 , 终点颜色由蓝色 变为无色 变蓝后震摇不会再变为无色,用回滴液一至两滴滴入,溶液变为无色,是为终点。2、为什么直接碘量法滴定时要先加淀粉指示剂,而间接碘量法要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再加入淀粉指示剂?间接碘量法在接近终点时加入指

2、示剂使少量未反应碘和淀粉结合显色有利于终 点的观察和滴定精度的提高。3、用碘量法滴定硫代硫酸钠时,淀粉指示剂为何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 过早加入有何影响?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与其他大部分指示剂不同,它不能过早加入试样中,这与淀 粉特殊的结构以及淀粉变色反应的机理有关系。可溶性淀粉呈螺旋状结构,可以弱键结合游离碘,开始出现变色反应,随结合量 的增加,颜色由红紫色变为蓝色,这就是淀粉遇碘变色的机理。间接碘量法在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使少量未反应碘和淀粉结合显色有利 于终点的观察和滴定精度的提高。提前加淀粉指示剂的话,部分碘已经提前参与 反应,淀粉变色将会提前,影响到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对滴定终点的判

3、断会产 生误差。4、在用间接碘量法时,为什么在加入碘化钾后,再用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会是消耗了 0毫升的标液啊?消耗 0 毫升标液?我实在不愿相信这是真的。首先, 请加入淀粉指示剂;其次,请确认滴 加了过量的碘化钾;最后,用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读取消耗的标液体积即可。5、碘量法滴定: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时加淀粉指示剂多少毫升?如果是用1%的淀粉溶液只用ImL就可以了!如果是其他浓度,也基本在这个量上,因为它做指 示剂,用量不用太多的!6、为什么用碘溶液滴定硫代硫酸钠时应预先加入淀粉指示剂而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溶液时必须在将近终点之前才加入淀粉指示剂主要是利用碘离子的还原作用与氧化性物质反应

4、生成游离的碘,再用的还原剂硫 代硫酸钠的标准用业滴定从而测出氧化性物质的含量.简单的说,也就是用已知准确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用淀粉作指示剂, 至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为滴定终点,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可求出碘的量,近 而求其浓度.淀粉指示剂的加入要在近终点时加入是因为若加入过早,淀粉会吸附较多的碘, 消耗大量的碘,使滴定结果产生误差.7、硫代硫酸钠溶液被碘酸钾滴定至淡黄色,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这时才加入淀 粉指示剂?说明快达到滴定终点了 之所以这时才加入淀粉,是因为淀粉会吸附大量滴定剂,从而使滴定终点延迟出 现,对滴定实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因而,这时加入淀粉可以减小误差,减少淀 粉吸

5、附。提高实验准确度8、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时,硫代硫酸钠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碱式滴定管?硫代硫酸钠具有强还原性,应该用碱式滴定管 酸式滴定管是用来装氧化性试剂的硫代硫酸钠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应用棕色滴定管9、碘量法主要误差有哪些如何避免.1. 碘量法误差的来源有哪些?应如何避免?2为什么用12溶液滴定Na2S2O3时应预先加入淀粉指示剂?而用Na2S2O3滴 定 I2 溶液时,必须在临近终点之前才加入淀粉指示剂?3要是Na2S2O3溶液的浓度比较稳定,应如何配置和保存?满意回答 :1、碘量法的误差来源及避免见: http:/ 色消失。过早加入淀粉,它与碘形成的蓝色络合物会吸留部分碘 ,往往会使终 点提

6、前且不明显。3、因为 Na2S203 5H20中一般含有少量 S, Na2S2O3 , Na2SO4, Na2S2O3 ,NaCl 等杂质,且 Na2S2O3 易风化、潮解,因此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Na2S2O3 溶液易受空气和微生物等作用而分解。配制 Na2S2O3 用新煮沸并冷 却的新蒸馏水并加少量Na2S2O3 (Na2S2O3在pH=910之间最为稳定)放置 几天后标定。当pHv4.6时即不稳定。它在中性、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因此常用新煮沸的水(除去CO2,杀死细菌。)加少量Na2CO3,抑制细菌生长。 溶液贮存于棕色瓶中放在暗处,以免光照分解。10、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碘量法主要误差

7、来源是碘量法误差来源主要有二个方面:1 、碘的挥发措施防治措施如下:a、对于直接碘量法,配制碘标准溶液时,应将碘溶解在KI溶液 中(碘单质会和碘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对于间接碘量法,应加入过量KI, (一 般比理论值大 23 倍)b、反应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温度升高,不仅会增大碘的挥发损失,也会降低 淀粉指示剂的灵敏度,并能加速Na2S2O3的分解。C、反应容器用碘量瓶,且应在加水封的情况下使氧化剂与碘反应。 d、滴定时不必剧烈振摇。2、碘被空气中氧氧化措施a、溶液酸度不宜太高。酸度越高,空气中氧气氧化碘的速率越大。 b、碘与氧化性物质反应的时间不宜过长。C、用Na2S2O3滴定碘的速度可适当快

8、些。d、Cu2+、NO2-等对空气中02氧化碘起催化作用,应设法避免。e、光对空气中的氧氧化碘亦有催化作用,故滴定时应避免长时间光照。11、什么是碘量法?听说误差很大,是吗?怎样避免?满意回答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电对I2-I-的标 准电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为氧化剂而被中强的还原剂(如Sn2+,H2S) 等所还原;碘离子也可做为还原剂而被中强的或强的氧化剂(如H2SO4,IO3-,Cr2O72-,M nO 4-等)所氧化。化学实验上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像这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实验方法,精度并不 要求很高,因此也说不上误差很大了追问 请问产生误差大概有哪些原

9、因呢?回答 如果有误差,也是实验时操作所造成的,也就是偶然误差,系统误差还 没有12、为什么直接碘量法滴定时要先加淀粉指示剂,而间接碘量法要在滴定接近终点时再加入淀粉指示剂?间接碘量法在接近终点时加入指示剂使少量未反应碘和淀粉结合显色有利于终 点的观察和滴定精度的提高。13、为什么淀粉指示剂要在临近终点是才加入?指示剂加入过早对标定结果有何影 响?淀粉指示剂用于指示溶液中游离的碘的含量,其颜色蓝色表明含有游离的碘。 应该要在溶液为淡黄色的时候加入,也就是说即将到反应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此 时游离的碘已经大部分反应掉了。如果加早了,因为游离的碘的浓度比较高,和淀粉产生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其 他的一

10、些副反应,会使本来在溶液中的游离碘消耗掉一部分,导致结果明显偏低。 而在接近终点时再加淀粉,此时碘浓度已经大大下降,发生的副反应可以忽略, 这样滴定的结果才是准确的。14、碘量法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时,到终点后蓝色为什么不能全部消去向各位高手请教:碘量法测定水体中硫化物时,标定0.1M硫代硫酸钠时出现了与标准方法 不相符合的现象,不知原因是什么。取1g碘化钾,加入50ml水、15mlO.1N重铬酸钾溶液 5ml(1 + 1)盐酸溶液,密封好于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呈淡黄色, 加入1ml1%淀粉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在实际滴定时看不到淡黄色,只是以前的颜色变淡,加入淀粉后再滴

11、定,只能滴定到浅蓝色。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是淀粉指示剂加早了,一定要滴至黄色很浅时再加淀粉,然后再滴至蓝色消失。一定要 耐心滴直到看到浅黄色的时候再加淀粉。过早加入淀粉,它与碘(I2)形成蓝色络合物会吸留部分碘(I2),往往会使终点提前且不 明显(也就是你看到的浅蓝色)。回复本贴I回复主题编辑 举报/管理开始时我也有过这样的怀疑,就尝试了一次晚些时候加淀粉,但是发现随着硫代硫酸钠的加 入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不过一直没有出现淡黄色,却逐渐变成了浅绿色。我现在怀疑那时三 价铬离子的颜色。你说呢?不太清楚,不敢妄自下结论。回复本贴】回复主题编辑 举报/管理Tp我标定采用下面的方法:硫代硫

12、酸钠溶液C(Na2S203)=0.025mol/L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035H20)溶于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 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重铬酸钾,C(1/6K2Cr207)=0.0250mol/L标准溶液标 定,标定方法如下。于250ml碘重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和lg碘化钾,加入10.00ml0.0250 mol/L重铬酸钾标 准溶液,5mL 2 mo1/L(1/2 H2S04),硫酸溶液,密塞,摇匀,于暗处静置5 min后,用待标 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 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尽 为止,记录用量。标

13、定反应:K2Cr207+6KI+7H2S04=Cr2(S04)3+3I2+4K2S04+7H20(硫酸铬,绿色)I2+2Na2S203=2NaI+Na2S406(连四硫酸钠,无色)回复本贴I回复主题编辑 举报/管理令可以选择用碘酸钾来标定呀,我们实验室都是用这个的,最后的终点是由蓝色变成无色,终 点很明显,又容易判断回复本贴I回复主题编辑聶举报/管理冷我同意楼上的用碘酸钾好一些再就是硫代硫酸钠容易过期一月内用完15、关于间接碘量法的操作步骤想用间接碘量法来测不饱和双键,即利用溴酸钾法和碘量法来测。具体的操作步骤大致如下:(1)取过量的溴标准溶液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一定时间(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14、碘化钾溶液,反应一段时间(3)先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之后加入淀粉试剂,滴至蓝色消失可是,我在实验中出了一些问题,使得这个现象一直不明显,(1)关于反应中的pH的问题,首先产生溴的反应,需要的酸性较强,但是后面与碘化钾 反应,和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时却要求弱酸性的pH,查过资料如果酸性过强,碘易被氧化。 可是我照着实验书上做,用淀粉指示剂时,不显蓝色,而显红色,不知这该如何解决?查过 资料说,淀粉显红色,是由于酸性过强,淀粉变为糊精,与碘显红色。我想请教一下关于酸 的具体用量和浓度要求,最好是微量滴定的用法。(2)关于碘的显色问题,据资料表明,碘的显色很灵敏,但是我做实验时,碘的显色不明 显,因

15、此要求先用硫代硫酸钠滴成淡黄色,这步做不好。我想了解一下,实际操作中,碘大 约多少浓度时才能显色明显。(3)关于淀粉指示剂的问题,我新配的淀粉溶液,可是反应时显色成紫色,据字资料表明 这是指示剂失效,但是我的淀粉溶液是新配得,不知道配置淀粉指示剂,是否有一些注意事 项。4)如果我的有机物不能溶解,用这种方法测不饱和度是否能行?能否把方法的详细步骤贴上来?具体操作步骤:(1) 取溴标准溶液0.05M 2mL,加入1+1的盐酸1毫升,避光反应5分钟(2) 加入1M碘化钾溶液2毫升,避光反应5分钟(3) 此时,溶液呈淡黄色,(所以我无法做到先滴硫代硫酸钠至淡黄),如果我此时直 接加淀粉指示剂,指示剂呈现紫色(书中说应该显蓝色,县紫色表明淀粉已失效,可是淀粉 是新配的)配制淀粉溶液的操作步骤:取0.2g淀粉,先用少量水调为薄浆状,然后先将20毫升水, 烧至沸腾,然后倒入淀粉,搅拌,再沸腾两分钟左右,取出放冷,现配现用。出现的问题是:碘的颜色不是很明显,并没有显现为棕色,而只是淡黄色;还有就是淀 粉指示剂都是显紫色,而不显蓝色。淀粉遇碘的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